人不管走到哪一步,總得找點樂子,想一點辦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樂子,想的辦法!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
導讀:
4月5日會迎來清明節,作為中國最隆重的祭祀節日之一,民間人們非常重視。清明節祭祀,主要是墳祭,這就有一個問題,帶過去的供品要怎麼處理?一直聽說「餓死不吃墳前供」這句話是真的嗎?祭祀完之後的供品,難道真的不能吃嗎?
上墳後的供品要怎麼處理?一般有三種方式
1、直接帶回家,這個也是我們當地的一個習俗,一般帶回家之後,能吃的話,就把它吃掉,遵循著不浪費的原則,尤其是一些果品,會直接給孩子吃,說是吃了這樣的供品,祖先能夠庇佑後人。
2、放在墳頭,聽朋友講過,他們當地,祭祀完之後,供品會留在墳頭,任憑蟲蟻吃掉,也算是積攢功德。
3、把它倒掉,祭祀完之後,還有的話直接把它倒掉,或者是在墳旁,或者是帶回家倒掉,意思是,祖先吃過的東西,活人再吃的話,不太好。
「餓死不吃墳前供」是真的嗎?
這句話源自哪裡,筆者不得而知,不過在很多地方都有這個說法,可見它在特定的環境當中,是存在一定的告誡意義的,並非只是單純的迷信。
從這句話本身來理解,人再餓也不要去偷吃墳前的供品,這更多的是告誡,其實指的並不是祭祀之人吃這個供品,而是第三人,比如一些流浪的人,或者是窮困潦倒的人,試想一下,如果你有供品上供,那顯然是餓不著的,只有那些沒法上供,甚至生活都有問題的,才會面臨著飢餓。
為此,這句話我們也可以把它理解為:即使是餓死,也不要偷拿別人墳前的供品吃。
之所以有這樣告誡,無非兩個原因
第一,祭祀的人認為,如果吃他們祖先墳前的供品的話,是對他們先人的不尊重,也是輕視了上供的人一片孝心,這個是出於私心的考慮;
第二,墳前的供品,如果時間放的過久,難免會變質發霉,當偷拿這樣的供品吃了以後,很容易引起禍端,尤其是醫療水平不高的時候,還容易失去生命。
結合供品最後處理的方式,再到「餓死不吃墳前供」,我們大概也可以了解到,這種情況只出現在第二種或者第三種處理方式上,供品留在墳頭,或者是供品在墳前倒掉的情況。
墳前供到底能不能吃呢?
對於祭祀的人來講,如果是祭祀完之後,直接把供品帶回家的話,那麼只要供品,沒有受到污染,仍然比較乾淨的話,是可以食用的,並沒有什麼不妥;如果你當地的傳統,墳前供必須要留在墳前,那麼這裡建議,想吃別人墳前供品的,還是不要吃的為好,一來容易吃壞肚子,二來被人知道也添晦氣。
當然,如今的生活條件好了,偷拿別人墳前的供品,基本上很少有出現了,也就是說,即使放在墳頭也少有人拿。
最後,墳前供到底能不能吃?從「餓死不吃墳前供」的理解來看,意思就是能不能偷拿別人墳前的供品吃。筆者認為墳前供是不能偷拿來吃的,因為你並不知道放了多久,也不知道祭祀的人是否知曉,俗話說:「沒有規矩,成不了方圓」,如果沒有規矩地偷吃別人祖先墳前的食物,也等於說是偷拿別人家的東西,自然也不符合規矩。
【本文由「小談食刻」原創,未經許可不得刪改、盜用,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