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帶大家看一下長安逸達。其實這個緊湊型車型,長安家裡面已經有好幾台了,為什麼還要出一款逸達呢?我們一會邊聊邊給大家解決這個疑惑。
外觀和動力
首先整個逸達設計它有UNI化的傾向,整個前臉採用了無邊界的設計,然後造型也是比較低趴,整個造型採用了轎跑的形式。
如果單看外形來說,這個車估計得10個W往上走,但實際上入門的8.79萬起,高的也就10萬出頭。
前幾年我跟你講,七八萬你想弄一個自動擋,而且再弄一個1.5T,再加7速雙離合的自動擋,估計沒戲,但是現在它的入門級版本就是這個配置。
發動機用的是自家的,藍鯨1.5T發動機,這台發動機能夠提供170馬力,260N·m的扭矩,而且它的油耗,能夠達到5.99升的百公里油耗。
乘員空間
除了動力之外,這個車子它既然定位到這個價位,就要考慮到家用的問題。
說到家用必提空間,它整個車長達到4米77,軸距2米76,所以整個車內的乘員空間表現,其實還算是可以的。
對於大多數家庭,就普通的用車來說,這個空間基本上是夠用了。
內飾設計變化
它這次在內飾設計上,改變其實比較大的,跟原來的UNI家族,包括逸動是有所區別。
尤其是中控台這一塊大屏,以前它們都是用的長條的橫屏,這一次是用了一塊,豎向的13.2英寸的高清大屏。然後中間這一塊液晶儀錶,也是一個很長的長條的液晶儀錶。
方向盤這次它是用了跟UNI-V一樣的設計,上下都切了的特殊的方向盤,整個中控也採取了相對比較平直的設計。
除此之外,很重要的一點變化就是,只保留了一個檔把,P檔和雙閃,其它的實體按鍵基本上都沒有了,全部都集成到了中控大屏裡面。
由於取消了大量的按鍵,所以整個中控台這邊的設計,就顯得比較簡約平直了。
所以它在包覆材料上,就基本上使用了軟性材料包覆,而在顏色的搭配上,這次整體採用了黑色色調為主,然後輔以了一些銀色的一些鍍鉻。
座椅的柔軟度
然後它的座椅特別軟,後排的座椅,比前排座椅還軟一些,坐起來很像那個軟沙發。這種軟座椅,如果短途坐很舒服,但是長途坐得話,時間長了,這個地方因為太軟了,會顯得腰疼。
地台這個地方,也是我個人相對比較喜歡的,低地台的話,它整個中間這個座位,可用程度就會比較高一點。
尾部設計
最後,看一下尾箱,它這個尾箱的開法比較有意思,直接往這標一戳,它就彈起來了。
尾箱空間縱深稍微小了一點,因為下面是放了備胎的,它整個徑深還可以。
總體從空間上來看,在這個價位,算是一個比較中規中矩的空間,家用也能夠滿足。
在尾部設計上,沒有用到貫穿式尾燈,然後上面那個高位剎車燈,做了一個小尾巴。
整個尾燈的燈帶,也有過重新設計,整體從尾部來看,就是長安家族的特徵,還是相對比較明顯。
而且在尾部這個地方,做了一個小突出的一個假尾翼,所以整個車的營造,還是在傾向於一種,運動轎跑的營造。
輪胎和底盤
接下來看一下,輪胎和底盤結構,輪胎它用的是玲瓏的,205的輪胎。
我看一下入門級的就是205 60 16寸的輪胎,這個輪胎後期的維護成本比較低,換一個估計就200來塊錢就能搞定。在底盤結構上,前面是用的麥弗遜的獨立懸掛,後面是用的扭力梁。
總結
通過,喵哥帶大家介紹一圈,大家也都看到這款車,其實優點挺多,然後當然在設計上雖然也有一些不太方便的。
但是它架不住8.99萬的起價,因為這個價格,確實定的比較低,最關鍵是除了這些東西之外,它的這個動力給的也還算是比較足了。
而且你別看它是8.99萬的入門級版本,就是我們常說的丐版,但是它基本上把很多舒適性配置,全都給你拉上了。
所以在這個價位,如果你不想為了太多的配置去糾結,而且你就想弄一個,相對比較成熟的一個品牌,而且對外觀,還稍微有一點追求,稍微運動一點,看起來稍微活泛一點,那麼其實長安逸達是可以考慮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