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助推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小康
「按照第六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精神,天津援疆工作將在助推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小康上升級加力。」7月12日,天津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總指揮,和田地委副書記張偉說。
張偉表示,今後天津將進一步加強與和田地區的工作銜接,重點突出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繼續實施安居富民工程,同步實施老城區基礎設施和市容環境改造工程。
扶持當地發展農牧產品深加工、紡織服裝、組裝加工、民族手工業等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較優勢的產業。重點為當地引進培育一批服裝、農產品深加工等勞動密集型企業,並加大對當地青壯年自主就業創業幫扶力度,促進當地群眾實現穩定就業、持續增收。力爭到2020年,為當地引進100個優質項目,實現投資額30億元以上,有效解決就業2萬人以上。
加快推進和田地區高等職業技術學院一期6.5萬平方米項目建設,同步開展兩地職業院校聯合共建,在學院管理、專業設置、師資配備等方面進行「組團式」幫扶。通過建立實訓基地,開展訂單式職業教育和委託培訓等方式,每年為當地培養不少於800名的專業技術人才。
張偉介紹,天津還將通過雙向掛職、兩地培訓、委託培養和「組團式」支教、支醫、支農等方式,加大對和田地區教育、醫療、科技、文化、社會工作等領域的人才支持力度,每年為當地培訓基層黨政幹部和教育、醫療、科技等領域專業技術人才不少於1000人次。同時,進一步推廣鎮、村、行業部門、學校、醫院直接結對幫扶,援疆幹部與地方幹部群眾、青少年與青少年結對子,搭建多層次的交往交流交融平台。進一步做好「天津和田交流季」活動,進一步支持和田各界人士到天津參觀學習。做好「津和號」旅遊專列和「百家企業和田行」活動。(記者張瑞麟)
河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突出民生建設探索扶貧思路
7月13日,河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黨委書記、指揮長,巴州黨委副書記李震國表示:「第六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的勝利召開,讓我們倍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河北省全體援疆幹部人才將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會議精神,繼續貫徹『五個必須堅持』重要原則,始終緊扣『六個更加註重』重點任務,緊緊圍繞『六個堅定不移聚焦』主要任務,全面做好援疆工作。」
李震國介紹,在今後的援疆工作中,河北省將繼續突出民生工程,發揮河北優勢,探索河北精準扶貧的新思路、新方法,援受雙方搞好對接,在惠及民生上再用力,在扶貧攻堅上精準發力。還要助力經濟發展,推進產業援疆,完善基礎設施條件,加快產業園區建設,改善企業投資發展環境,以產業發展促進就業,為巴州及整個南疆提供更充裕的就業崗位。
同時,河北也將繼續推進中學、高校、職業教育「組團式」援疆,進一步提高基礎教育、雙語教育軟硬體配備水平,培養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完善幹部考核辦法,用好乾部考核激勵機制,發揮好援疆幹部的特殊作用,激發他們幹事創業的內生動力。
「今後,河北省將好好發揮前指橋樑作用,主動加強與後方的聯繫和對接,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搭建多層次的交往交流交融平台。要實現援疆資金向基層傾斜,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政權建設,打造基層建設特點和亮點,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服務群眾、維護穩定、反對分裂的堅強戰鬥堡壘。要堅定不移聚焦人民健康,推進醫療衛生援疆工作,提高巴州整體醫療服務水平,培養一支高素質醫療人才隊伍,把『組團式』醫療衛生援疆打造成加強民族團結、促進交往交流交融的品牌工程。」李震國說。(記者張瑞麟)
山西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風勁正是揚帆時援疆征程譜新章
「第六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明確了今後援疆工作的重要內容和主攻方向。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揮部將切實把會議精神落實到援疆各項工作當中,堅持把助推受援地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頭號任務,進一步瞄準窮根、分類援助、精準給力,堅持合作共贏加大產業援疆力度,多層次促進就業。特別是要緊緊抓住山西綜改試驗區建設和新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機遇,從援受兩地實際出發,加大交流合作,實現優勢互補,讓援疆企業落地發展,吸納勞動力就近就業。」7月13日,山西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總指揮,昌吉州黨委副書記程銀鎖說。
從2010年開始新一輪對口支援新疆以來,山西省經過不斷實踐與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山西特色、行之有效的援疆工作思路,也就是「336」工作思路,圍繞「就業與產業、教育與人才、基層與基礎」三個工作重心,科學統籌「穩定與發展、輸血與造血、援助與合作」三方面關係,突出民生、基層、產業、就業、文旅、團結六方面工作,實現了大統籌、全方位、共贏式援疆大格局。
程銀鎖介紹,今後,山西省將繼續堅持把錢和物投向鄉鎮團場,夯實基層建設,多解決老百姓牽腸掛肚的難題,加快實施推進住房、道路、飲水、供熱、垃圾處理、綠化等項目。
同時,還將大力實施「組團式」教育援疆,推行好受援學校開辦「山西班」模式,把先進教育方法理念傳授到受援學校。繼續擴大「組團式」醫療援疆效應,以臨床診療+疾病預防+人才培養+科學管理等多層次合作模式,打好「組團式」援疆組合拳,努力實現援助一批醫療人才,帶出一批醫療人才。(記者張瑞麟)
浙江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弘揚「浙江精神」貢獻「浙江智慧」
「第六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已經落下帷幕,浙江省在會上作了交流發言,表彰的115位全國對口援疆先進個人中,浙江佔了9位,這是對浙江援疆的莫大鼓舞和有力鞭策。」7月12日,浙江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黨委書記、指揮長,阿克蘇地委副書記王通林說。
王通林表示,會議上,俞正聲主席從「廣度拓展、深度挖掘、力度強化」的角度,對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援疆工作提出了要求,具體來說,就是在脫貧攻堅、產業援疆、教育援疆、幹部人才援疆、交往交流交融、基層建設等六個方面「堅定不移聚焦」和「推進」。會議為進一步做好援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回首20年援疆路,總的來看,無論是原來對口支援和田地區,還是現在對口支援阿克蘇地區和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浙江援疆工作的方向是對的、措施是實的、力度是大的、效果是好的。」王通林說,今年浙江省援疆指揮部經過深入調研,提出了「3138」工程作為三年援疆總思路。接下來,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第六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精神,團結帶領全體援疆幹部人才,肩負起「舍家報國傾情援疆」的崇高使命,著眼打造援疆標杆省份、錘鍊一支援疆鐵軍,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新要求,弘揚「浙江精神」,貢 獻「浙江智慧」,整合前後方資源,繼續為阿克蘇地區和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的經濟 發展、民生改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記者王玉召)
吉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倡導「絕不相負」精神堅守「首惠於民」原則
第六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召開後,吉林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積極學習了會議精神,認真貫徹「六個堅定不移」的部署要求,同時大力倡導「絕不相負」的新時期吉林援疆精神,為下一步的援疆工作做好準備。
「我們堅守『首惠於民』原則,堅持『不濟民不做、不共贏不做、不傳創不做、不生態不做』的發展追求,堅持『民心驅動、黨建驅動、規劃驅動、產業驅動』的發展理念,會同受援地黨委、政府與有關央企開展戰略合作,聯合組建智庫、投資、產業三大聯盟,推動受援地基礎設施、旅遊服務、科技彙集、文化交流等領域全方位級次躍升。」7月13日,吉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總指揮、阿勒泰地委副書記孫立君告訴記者。
據了解,截至2016年底,吉林省共安排規劃內援疆資金9.52億元,重點實施了「四個工程」(安居定居工程、產業引導工程、生態建設工程和數字惠遠工程)和「三個計劃」(長白計劃、燈塔計劃、松水計劃),建設9大類298個援疆項目。
「下一步,我們將發揮黨的建設在對口支援工作中的方向性引領功能和基礎性支撐作用,精心謀劃黨建援疆工作,聯合共建阿勒泰地區基層黨建合作區,推動受援地基層組織建設全面進步。我們還將積極探索邊疆基層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發起設立邊疆建設產業基金,充分利用多種金融創新手段,系統謀劃產業援疆工作,因地制宜地引進和培育一批小微企業,吸收當地勞動力就地就近穩定就業,發揮就業在興疆、富疆、穩疆中的積極作用。」孫立君表示。(記者陳冠錦)
黑龍江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發揮兩地優勢共同推進援疆
第六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召開後,黑龍江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同時對今後的工作進行了部署。
「黑龍江省新一輪援疆工作將自覺服從國家大局,加大對口援疆工作力度,全面落實好援疆政策和要求,堅決貫徹黨中央關於援疆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各項工作集中向『六個堅定不移』聚焦,充分發揮黑龍江省在科技、旅遊、農產品加工、醫療教育等方面的優勢。」7月13日,黑龍江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總指揮、阿勒泰地委副書記李兵對記者說。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黑龍江省累計投入援疆資金14.79億元,實施項目達314個。「今年,黑龍江省財政預計安排計劃內援疆資金2.14億元,與去年持平。按照對口援疆資金70%以上用於保障改善民生的要求,支持阿勒泰地區和兵團第十師項目76個。」李兵對記者說。
「我們將根據受援地的特色優勢產業,積極為當地旅遊業發展助力,在舉辦培訓班、編寫發展規劃、策劃旅遊活動、推動企業洽談等方面為阿勒泰地區的旅遊發展提供幫助。同時我們還將為當地的農業產業化發展助力,利用當地牛羊肉品質好、數量多的優勢,積極與哈爾濱大莊園集團洽談,找准當地肉類加工共贏的契合點,推動項目合作發展。」李兵說。
李兵表示,黑龍江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將堅持以新疆工作總目標為統領,堅持凝聚人心夯實長治久安基礎,堅持突出重點精準發力,堅持發揮援受雙方的積極性,堅持健全制度科學管理。
上海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產業服務民生民生服務穩定
第六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召開後,上海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認真學習貫徹會議精神,並以此為指導制定了下一步的援疆計劃。
「我們將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堅持『民生為本、產業為重、規劃為先、人才為要』的工作方針,統籌做好產業、教育、衛生、文化和交往交流交融等各項援疆工作。」7月13日,上海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總指揮、喀什地委副書記楊崢對記者說。
據了解,自2010年以來,上海市在喀什地區及巴楚、莎車、澤普、葉城四縣累計投入139.58億元,實施項目951個。「今年,我們堅持『產業服務民生,民生服務穩定』的原則,力爭在農、工、商、旅等領域及公益性崗位實現新增就業1萬人。」楊崢對記者說,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今年上海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將在擴大農業產業化規模、開展招商引資、完善商貿合作平台、提升旅遊能級、加大金融服務力度、助力創新創業等方面下功夫。
楊崢表示,在教育援疆工作上,上海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將以雙語教育和職業教育為重點,進一步加強內涵建設,推進教育均衡化發展,探索教育人才「組團式」援疆模式,助力打造一支過硬的教育管理人才和教師骨幹隊伍。在醫療援疆方面,進一步深化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發揮喀什二院龍頭作用,以南疆新型醫療聯合體為紐帶,以「三降一提高」項目為抓手,帶動對口四縣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整體提升。(記者陳冠錦)
江蘇省對口支援克州前方指揮部打造江蘇品牌力推民心工程
「第六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彰顯出鮮明的政治性、戰略性、指導性,必將對對口援疆工作產生深遠影響。」7月14日,江蘇省對口支援克州前方指揮部總指揮、克州黨委副書記關永健說。
關永健表示,下一步,江蘇援克前方指揮部將按照會議部署要求推出一系列更加精準紮實有效的工作舉措,切實推動江蘇援疆工作符合中央要求、契合新疆需要、打造江蘇品牌。
「首先,我們要建好援疆項目,打造民心工程。從解決群眾牽腸掛肚的民生問題入手,推動援疆項目重點向民生、向基層傾斜,確保民生類項目資金佔到80%以上,50%以上項目安排在縣以下貧困鄉村;其次是助力脫貧攻堅,勇當扶貧先鋒。加大引進蘇南園區建設經驗,將受援地的四個園區打造成為產業聚集地,同時大力推廣種植沙棘、雜交構樹等經濟植物,成立精準扶貧產業基金,探索發行『連心券』,引導保障貧困農牧民按照訂單種植瓜果發展農業;最後,要健全人才體系,厚植髮展基礎。突出『訓、帶、引、育』,針對克州幹部人才培訓、援疆醫生帶徒弟、引進江蘇柔性人才、培育本土人才,分類採取一系列的工作舉措,為克州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關永健說。(記者劉翔)
江蘇省對口支援伊犁州前方指揮部更加堅定信心更加增強責任
7月14日,江蘇省對口支援伊犁州前方指揮部總指揮,伊犁州黨委副書記潘道津說:「通過參加第六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做好對口支援新疆工作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更加堅定做好援疆工作的信心和決心,更加明確今後一個時期援疆工作的目標和重點,更加增強做好援疆工作的責任和擔當。」
在江蘇省援伊前方指揮部接下來的工作計劃表上,首要的是「聚焦小康目標,持續推進精準脫貧」。圍繞精準脫貧,調整部署、精準施策,援建資金優先安排、援建項目優先實施、援建力量優先配置,深入推進援伊扶貧專項行動和「萬人幫萬戶、共同奔小康」幫扶活動,支持受援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其次,是「堅持就業富民,持續推進產業援疆」。潘道津表示,江蘇省援伊前方指揮部將搶抓「一帶一路」機遇,深挖蘇伊兩地產業優勢互補的潛力,繼續推動紡織服裝、旅遊、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等相關產業加快發展,為受援地各民族群眾就近就地就業、促進經濟發展貢獻力量。地區要發展,人才需跟上,所以持續推進智力援疆也成為江蘇省援伊前方指揮部接下來的重要任務之一,通過加大教育醫療「組團式」援疆力度,支持受援地全面推進雙語教育,提高職業教育水平和醫療保障水平,加強柔性引才力度,繼續組織「銀髮援疆」,發揮好各類人才傳幫帶作用,打造一支帶不走的人才隊伍。
在援疆工作中,兩地交往交流交融的通道更加廣闊。潘道津表示,要進一步拓寬兩地交往交流交融渠道,積極開展多層次多層級多形式互訪交流,深化「鎮村結對、部門牽手、平台合作」的滴灌式援疆模式。(記者劉翔)
福建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保重點攻難點創特色見實效
「今後福建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將結合援疆工作的新形勢、進疆以來的思考和實踐,按照『保重點、攻難點、創特色、見實效』的工作思路,進一步推進各項工作。」7月13日,福建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總指揮長、昌吉州黨委副書記黃鶴麟說。
黃鶴麟介紹,新一輪對口援疆工作開展以來,福建省緊緊圍繞兩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和第五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精神,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優先位置,突出就業、教育、人才三個關鍵點,穩步推進項目援疆、民生援疆、幹部人才援疆、教育援疆、產業援疆,有效促進新疆昌吉州經濟社會加快發展。
今年福建省援疆指揮部將安排援疆項目123個,計劃安排援疆資金4.07億元。重點聚焦定居興牧、安居富民、「雙語」教育、衛生、就業等一批改善民生工程,重基礎,顧長遠,讓群眾有明顯的獲得感。
同時,力爭在產業援疆方面開拓創新,做出獨有特色。搶抓「一帶一路」兩個核心區合作的歷史機遇,加強閩昌兩地產業合作,積極推進福建活躍的民營資本和新疆豐富的礦藏農牧資源有效整合。成立昌吉福建商會,召開福建企業投資昌吉工作聯席會,舉辦昌吉州福建商人節、昌吉發展論壇等活動,大力支持企業「請進來」和「走出去」,鼓勵外地企業投資昌吉、昌吉企業走出新疆發展。
此外,我們還將通過援疆幹部人才的努力作為,推動昌吉州經濟社會發展明顯加快,各族群眾生活明顯改善,城鄉面貌明顯改觀,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高,閩昌兩地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不斷加強。
「福建省援疆幹部人才將按照繪製的藍圖,履行好援疆使命,完成好援疆任務,突出打造富有福建特色的援疆模式,樹立各方認可的援疆品牌,為福建爭光,為援疆添彩。」黃鶴麟說。(記者何玲)
江西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弘揚井岡山精神開創援疆新局面
7月13日,江西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黨委書記、總指揮,克州黨委副書記嚴佛元說:「截至3月底,今年計劃援疆資金3億元已全部撥付到疆,成為19個援疆省市中最早到位的省市之一,截至6月30日,已撥付援建項目資金1.1億元,今年52個援建項目總體進展順利。」
嚴佛元說,下一步,我們將緊緊圍繞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迅速貫徹落實第六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精神。今後,將堅定不移聚焦實現全面小康推進脫貧攻堅。著力推進民生改善,大力改善阿克陶縣各族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促進阿克陶縣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堅定不移聚焦擴大就業推進產業援疆。以促進當地群眾就近就地就業為主,積極有序引導受援地富餘勞動力到內地省市就業創業。進一步推動阿克陶江西工業園一園四區建設,打造江西產業援疆品牌;堅定不移聚焦民族團結推進交往交流交融。充分發揮江西省紅色文化資源優勢,深入推進幹部人才培養工程、企業家幫扶工程、民族手工藝人提升工程等項目,積極投入新疆「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堅定不移聚焦提高人口素質推進教育援疆。繼續抓好教育「組團式」援疆,進一步提高克州二中「江西班」和阿克陶縣「江西實驗班」的教學水平和質量;積極推進內地新疆初中班和萬名教師赴疆支教計劃;堅定不移聚焦增強實效推進幹部人才援疆。積極選派黨政幹部和高層次人才赴贛培訓和掛職鍛煉,不斷加大柔性援疆人才援疆力度。積極開展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集中力量改善阿克陶縣人民醫院中醫科室醫療服務水平,變「輸血」為「造血」,打造高素質、帶不走的當地醫療人才隊伍;堅定不移聚焦夯實基礎推進基層建設。支持阿克陶縣基層鄉鎮和派出所技防物防建設,加強江西新疆維穩機制合作,不斷夯實基層基礎。(記者王玉召)
河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在落實上抓創新在執行上抓深化
第六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召開後,河南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治疆方略和援疆工作決策部署,及時制定下一步的援疆方案。
「按照會議要求,我們將在豫新兩省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受援地黨委的直接領導下,在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根本性、基礎性、長遠性問題上精準發力,在對口援疆的廣度拓展、深度挖掘、力度強化上狠下功夫,在落實上抓創新、在執行上抓深化,不斷提高對口援疆的綜合效益。」7月12日,河南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總指揮、黨委書記,哈密市委副書記李湘豫說。
記者了解到,自2010年河南省對口支援哈密和兵團第十三師以來,哈密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7.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24.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5.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6.6%。
李湘豫介紹,下一步,我們將把有利於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作為對口援疆根本目標;把服務脫貧攻堅作為援疆工作當前的首要任務,助推實現全面小康;把產業帶動就業放在援疆工作的首要位置,促進群眾就地就近就業;把促進教育發展作為援疆工作的優先任務,助力提高人口素質;把幹部人才支持作為援疆工作的重要力量,提升地方人才能力建設;把加強民族團結作為援疆工作的著眼點,廣泛開展交往交流交融;把推進基層基礎建設擺在援疆工作的突出位置,鞏固根基凝聚民心。還將加強自身建設,抓黨建促援建,讓各族群眾切身感受到黨的關懷和祖國大家庭的溫暖。(記者何玲)
湖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加強產業對接突出民生改善
湖北省援疆項目資金的80%投入民生領域,省里12個國家級開發區與博州五台工業園等多個工業園對接共建,55個產業合作項目覆蓋建材、農業、紡織、物流、光伏發電等,總投資高達210多億元。今年博州各所學校的一本上線率、本科上線率創了歷史新高……對於湖北省對口支援博州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以來取得的豐碩成果,湖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總指揮、博州黨委副書記馮偉如數家珍。
第六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的召開,更是讓馮偉感到振奮。他說,從現在起湖北援疆幹部們將聚焦總目標、盯住總目標、落實總目標,堅持「一手抓維護穩定、一手抓助推發展,一手抓『輸血』補短板、一手抓『造血』強功能」,以「開拓產業、突出民生、落腳民心」為著力點,進一步深化「多層全覆蓋、
有限無限相結合、互動共贏、雙結雙促」工作機制,打造一支政治過硬、能力過硬、業績過硬、作風過硬、形象過硬的湖北援疆幹部人才隊伍。
馮偉說,今後湖北援疆工作將更加突出民生項目援疆,項目資金將進一步精準向教育、就業、醫療、扶貧等民生領域傾斜,多搞一些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的項目,多辦一些惠民生的實事,多解決一些各族群眾牽腸掛肚的問題,切實增強受援地廣大群眾的獲得感。
「我們將搶抓『一帶一路』建設機遇,加大湖北與受援地產業對接力度,引導更多的湖北企業來此投資興業,全力以赴推進產業援疆。」馮偉說,還將持續擦亮「智力援疆」品牌,以當地「三校兩院一所」為依託,充分利用湖北省科教資源優勢,發揮省里專業技術人才的傳幫帶作用,在職業教育、雙語教育、「組團式」醫療援助、科技合作上狠下功夫,為受援地培養一支「留下不走的援疆隊」。此外,還要鞏固發展以「雙結雙促」為紐帶的交往交流交融,突出抓好宣傳、文化、旅遊援疆工作,力促援疆各項事業不斷推進。(記者趙悅)
湖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下真功下硬功下實功沉下心撲下身紮下根
從吐魯番交河小鎮居民提尼亞孜·買買提住進安居富民房的喜悅,到「客源送吐」工程今年前5個月帶來湖南省近20萬人次的遊客,再加上三一集團新能源項目等總投資125.72億元的49個援疆產業項目的簽約和落地,以及吐魯番至湖南優質農產品銷售渠道的建立等等,湖南省對口援助吐魯番市成果可圈可點。
「通過對吐魯番市進行全方位的『嵌入式』援助,湖南援疆幹部為吐魯番市的社會穩定、團結和諧、繁榮進步作出了應有的貢獻。」7月14日,湖南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指揮長、吐魯番市委副書記顏海林對記者說。
「緊緊圍繞總目標開展工作,把力量用在關鍵處,工作做到點子上,最大限度地發揮對口援疆的綜合效益。」第六次全國對口援疆工作會議的召開,讓顏海林深刻認識到,聚焦總目標是援疆工作爭取人心、凝聚人心的根本,是增強「四個意識」的內在要求,也是20年援疆工作經驗的深刻總結,更是援疆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的現實需要。
顏海林表示,今後湖南援疆工作隊將深化「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深化湘疆情誼,推進多層面、多形式、寬領域的「三交」活動。湖南省援疆工作隊將以產業援疆、脫貧攻堅為重點,以就業為導向,加大產業援疆力度,助推吐魯番市脫貧攻堅工作,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尤其要在教育、衛生、就業扶貧等方面下真功夫、硬功夫、實功夫。同時,以抓基層打基礎為保障,始終堅持80%以上項目和資金向基層傾斜的原則,進一步提升基層反恐維穩能力和治理水平,進一步增強基層群眾對援疆工作的獲得感。作為來自毛主席家鄉的援疆幹部人才沉下心、撲下身、紮下根,把吐魯番當故鄉,把各族群眾當親人,把援疆當事業,把奉獻當本分,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須有我」的胸懷和境界,為實現總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記者趙悅)
廣東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重任在肩謀發展毫不懈怠創新局
「第六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是在黨的十九大即將勝利召開的關鍵時刻、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召開的,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針對性,為廣東省做好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7月14日,廣東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總指揮、喀什地委副書記賀宇說。
賀宇表示,廣東省全體援疆幹部人才要以實際行動堅決貫徹黨中央治疆方略和援疆工作決策部署,始終保持重任在肩的使命感、毫不懈怠的責任感,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堅持不懈、久久為功,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疆方略和援疆工作決策部署上來。
同時,要堅定不移聚焦實現全面小康推進脫貧攻堅,助推受援地如期實現脫貧目標;堅定不移聚焦擴大就業推進產業援疆,促進更多困難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堅定不移聚焦提高人口素質推進教育援疆,著力提升教育質量;堅定不移聚焦增強實效推進幹部人才援疆,切實打造一支「胸懷理想信念的志向隊、善於攻堅克難的實幹隊、勤於實踐學習的成長隊」。
在聚焦民族團結推進交往交流交融方面,賀宇表示,要搭建多層次交往交流交融平台,夯實基礎推進基層建設,增強基層組織凝聚力戰鬥力,以良好狀態和務實行動,奮力推進廣東對口援疆工作不斷開創新局面。(記者劉翔)
深圳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發揚深圳優勢展現深圳速度
「我們將以第六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為契機,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以改善民生為重點,以補短板為突破口,堅持深圳所能與喀什所需相結合,堅持深圳的產業、資金、技術優勢與喀什的區位、資源、文化、旅遊等優勢相結合,堅持立足當前和著眼長遠相結合,把對口支援喀什市和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好。」7月13日,深圳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總指揮、喀什地委副書記劉衛翔說。
劉衛翔表示,深圳對口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將堅持「深圳速度」「深圳質量」「深圳標準」「深圳品牌」,加快推進援疆項目,引導東部勞動密集型產業梯次轉移,藉助產業援疆資金扶持等優惠政策,拓寬產業領域,再吸引一批優質企業來喀投資,做大做強深圳產業園,實現經濟發展動力更強,吸納就業人數更多的目標。
同時,提高喀什綜合保稅區運營水平。繼續加大宣傳和推介力度,大力宣傳喀什綜保區特殊優惠政策,提升通關效率,加強企業服務,在今年有望實現進出口總額3億美元的基礎上,明年力爭進出口總額翻一番,達到6億美元。
產業造「活血」,就業立民生。「我們要緊緊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南疆第一大民生是就業』的指示精神。立足喀什市、塔什庫爾干縣農村富餘勞動力迫切需要轉移的實際,以深圳產業園為平台,引進更多能夠帶動就業、促進就業的項目,吸引更多深圳企業以及深圳以外的企業落戶,開闢更多就業崗位,帶動喀什老百姓增收致富。」劉衛翔說。
此外,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面,深圳對口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要在援疆資金投入、項目選擇上突出精準,確保2017年喀什市全面脫貧摘帽,塔什庫爾干縣2019年全面脫貧摘帽,與全國人民一起進入全面小康社會。(記者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