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疊手機行業深度報告:摺疊顯示開啟消費電子形態創新新紀元

2023年02月02日22:02:07 熱門 1086

(報告出品方:國信證券

摺疊屏成為消費電子趨勢性創新方向

大尺寸顯示是智能手機的重要演進方向,「摺疊屏」序幕開啟

功能機時代,手機整機尺寸隨著技術進步不斷縮小,便攜屬性強化。1973 年摩托 羅拉推出全球首款手機 DynaTAC 8000X,重達 1.1Kg,被稱為「大哥大」;1996 年摩托羅拉推出全球首款翻蓋手機 StarTac,被稱為「掌中寶」;1999 年全球首 款滑蓋手機西門子 SL1088 問世,功能手機形態形成直板、翻蓋、滑蓋「三足鼎立」 局面。在功能機時代,在技術不斷進步的背景下,手機的便攜屬性得到強化。

智能機時代,在手機與顯示技術融合發展的背景下,手機朝著大尺寸顯示的方向 不斷演進。2007 年蘋果發布 iPhone,標誌著行業進入智能機時代,從此手機形態 朝著直板、大屏的趨勢發展。此後,2016 年小米推出小米 MIX,智能手機步入全 面屏時代。全面屏的興起讓智能手機得以在保證單手操作的便利性及便攜性的同 時將屏幕尺寸由 5-6 英寸快速提升至 6-7 英寸。根據 IDC 數據,全球屏幕尺寸在 6-7 英寸的智能手機出貨量佔比從 1Q15 的 1.48%快速提升至 4Q21 的 92.97%。

摺疊手機行業深度報告:摺疊顯示開啟消費電子形態創新新紀元 - 天天要聞

隨著屏幕尺寸日益接近單手可握持的極限尺寸,為追求顯示尺寸的進一步增加, 「摺疊屏」形態的手機應運而生。進入 2021 年,智能手機屏幕尺寸的發展再次出 現明顯放緩的情況:根據 IDC 數據,2Q21-4Q21 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中 6.5-7 英 寸的佔比維持在 65%左右,6-6.5 英寸的佔比維持在 25%-30%。考慮到 6.6、6.7 英寸作為直板全面屏手機的主流尺寸已經接近單手可握持的極限,在此背景下, 「摺疊屏」應運而生,在柔性 OLED 技術、鉸鏈技術的支撐下摺疊顯示打破了此 前各類電子終端的物理形態局限,打開了智能手機顯示尺寸進一步增長的空間。

2018 年以來國內外主要手機廠商陸續切入摺疊屏手機市場,三星、華為、小米、 OPPO榮耀vivo 等品牌已推出各自新款的摺疊屏手機。柔宇科技於 2018 年 10 月推出全球首款摺疊屏手機 FlexPai,並於 2020 年 10 月推出 FlexPai2 迭代機型。 三星自 2019 年推出旗下首款摺疊屏手機以來,已形成每年迭代 Fold 系列(外折)、 Flip 系列(翻蓋)的雙摺疊旗艦的戰略。華為同樣於 2019 年起推出摺疊屏手機 機型,截至 2022 年 8 月已推出三款外折機型(Mate XXs、Xs2),一款內折機 型(Mate X2)以及一款翻蓋機型(P50 Pocket)。此外,2019-2022 年摩托羅拉、 小米、OPPO、榮耀、vivo 等主流手機品牌也先後推出了旗下首款摺疊屏手機。

需求端:手機和平板的集合體,摺疊屏拓展用戶大屏應用需求

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進入存量發展階段,用戶換機周期延長。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在 經歷了快速發展的「黃金十年」後,現已進入存量發展的階段,根據 IDC 數據, 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從 2016 年 14.69 億部的高點連續四年下滑,2021 年出貨量 雖然同比回升 6.2%至 13.60 億部,但仍低於 2019 年新冠疫情蔓延前的水平。在 全球疫情蔓延、經濟增長承壓、居民消費動力不足的背景下,手機用戶的平均換 機周期延長,根據 Counterpoint 數據,中國智能手機用戶平均換機周期從一年前 的 22 個月延長至目前的 31 個月,全球智能手機行業面臨著缺乏增長動力的問題。

雖然用戶換機周期延長,但用戶對於手機的依賴在不斷加深。雖然智能手機用戶 的換機周期在延長,但移動互聯網對於用戶的影響在穩步加深,根據 QuestMobile 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網路使用行為調查,2021 年 9 月人均單日使用移動互聯網次 數 115.1 次,同比增長 3.1%,人均單日使用移動互聯網時長 6.6 小時,同比增長 8.2%,由此可見用戶對於手機等移動互聯網終端的依賴在不斷加深。

摺疊手機行業深度報告:摺疊顯示開啟消費電子形態創新新紀元 - 天天要聞

摺疊屏手機作為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集合體,將進一步拓展 APP 大屏顯示的使 用場景,刺激用戶換機需求。摺疊屏手機具有大屏顯示、應用分屏、自由懸停、 跨屏協同等功能,可以更好滿足用戶便捷移動辦公等商務場景的需求。此外,在 日常場景下,大屏遊戲、大屏觀影等優勢也能給用戶提供更良好的使用體驗。

中小尺寸平板電腦用戶是摺疊屏手機的潛力市場。根據 IDC 數據,2020 年全球平 板電腦出貨量 1.64 億部,其中 9 英寸以下佔比 31.1%;2020 年蘋果平板電腦出貨 量 5332 萬部,其中 iPad mini 佔比 6.66%。我們認為摺疊屏手機作為智能手機和 平板電腦的功能集合體,對於中小尺寸平板電腦滲透的產業發展趨勢明確。此外,摺疊屏手機的科技感、體驗感備受用戶關注。根據艾瑞諮詢數據,橫向折 疊手機在感官上給予用戶較強烈的衝擊,因此科技感及高端感是潛在購機人群關 注的主要因素,同時潛在購機用戶也較關注大屏展開使用體驗、硬體配置、品牌 口碑及外形設計;與橫向摺疊手機不同,縱向摺疊手機的便攜性成為吸引潛在購 機人群的首要因素,潛在購機人群雖然同樣強調科技感、時尚感、高端感。

供給端:摺疊屏是安卓陣營推動品牌高端化的差異化競爭抓手

安卓陣營各品牌間的市場份額接近,競爭日趨激烈。根據 IDC 數據,2021 年中國 安卓手機出貨量前五位的品牌分別為 vivo、OPPO、小米、榮耀、華為,市場份額 分別為 25.4%、24.0%、18.3%、13.8%、9.8%;2021 年全球安卓手機出貨量前五位 的品牌分別為三星、小米、OPPO、vivo、傳音,市場份額分別為 24.2%、17.0%、 11.9%、11.4%、7.3%。考慮到安卓品牌間產品同質化程度相對較高,6-7 家頭部 安卓手機品牌為維持市場份額的穩定在價格、配置等方面的競爭日趨激烈。

同時,在華為手機晶元供應受制於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蘋果的高端機市場份 額逐步提升。一方面,全球高端手機出貨量佔比逐步提升,根據 IDC 數據,全球 1000 美元以上智能手機出貨量佔比持續提升,從 2015 年的 0.3%提升至 2021 年的 9.0%;另一方面,2020 年 9 月起在華為手機晶元供應受制於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 下,蘋果在高端手機市場的份額在逐步提升,根據 IDC 數據,在全球 1000 美元以 上智能手機市場中,蘋果的出貨量佔比從 3Q20 的 50.8%提升至 4Q21 的 87.1%。

摺疊手機行業深度報告:摺疊顯示開啟消費電子形態創新新紀元 - 天天要聞

摺疊屏手機逐步成為旗艦手機的主流選擇,成為安卓陣營推升產品定價區間、推 動品牌高端化進程的重要差異化競爭抓手。根據 IDC 數據,3Q19 至 2Q21 全球折 疊屏手機平均出貨單價在 1500 美元以上,3Q21、4Q21 在定價相對較低的三星 Galaxy Z Flip 3 暢銷的帶動下,全球摺疊屏手機平均出貨單價下降至 1335、1338 美元,可見摺疊屏手機主要面向 1000 美元以上售價的市場,定價遠高於三星、小 米、OPPO、vivo、榮耀等頭部安卓品牌約 200-300 美元的智能手機平均出貨單價。 我們認為,在安卓陣營競爭日趨激烈、蘋果在高端機市場份額持續提升的背景下, 摺疊屏手機將成為安卓品牌藉助跟蘋果的創新時間差強化高端機的市場競爭力, 進一步推升產品定價區間、推動品牌高端化進程的差異化競爭抓手,因此從供給 層面,安卓品牌具備較強的意願去推動摺疊屏市場的快速增長。

在供給需求合力驅動下,全球摺疊屏手機出貨量有望持續高增長

2026 年全球摺疊屏手機出貨量有望達到 5468 萬部。根據 DSCC 數據,2020 年全 球摺疊屏手機出貨量 225 萬部,同比增長 980%;2021 年全球摺疊屏手機出貨量 798 萬部,同比增長 254%。DSCC 預計 2022 年全球摺疊屏手機出貨量將同比增長 123%至 1777 萬部,預計 2026 年全球摺疊屏手機出貨量將達到 5468 萬部(21-26 年 CAGR 為 47%)。單季度來看,根據 DSCC 數據,4Q21 全球摺疊屏手機出貨量 424.51 萬部(QoQ 64.51%, YoY 519.57%),再創單季度的歷史新高;1Q21 全球摺疊屏手 機出貨量 222.20 萬部(YoY 570.58%),延續同比高增長態勢。

2021 年全球摺疊屏手機出貨以翻蓋和內折形態為主。根據 DSCC 數據,在 2021 年 全球出貨的 798 萬部摺疊屏手機中,翻蓋佔比 56.2%,內折佔比 42.9%,外折佔比 0.9%;在 1Q22 全球出貨的 222 萬部摺疊屏手機中,翻蓋佔比 69.9%,內折佔比 30.1%,外折佔比 0.0%。在三星 Galaxy Z Flip 3、華為 P50 Pocket 暢銷的帶動 下,翻蓋摺疊手機的出貨量及出貨量佔比實現快速提升。 三星在全球摺疊屏手機市場佔據主導地位。根據 DSCC 數據,在 2021 年全球出貨 的 798 萬部摺疊屏手機中,三星以 87.3%的市場份額位居首位,華為、小米、柔 宇、OPPO 分別以 9.3%、2.4%、0.9%、0.2%的市場份額位居二至五位。在 1Q22 全 球出貨的 222 萬部摺疊屏手機中,三星以 74.1%的市場份額位居首位,華為、OPPO、 榮耀、vivo 分別以 20.0%、2.5%、2.4%、1.0%的市場份額位居二至五位。

三星 Galaxy Z Flip 3 憑藉小巧、精緻的外形及相對較低的售價備受消費者青睞。 根據 DSCC 數據,從機型的維度看,2021 年三星翻蓋摺疊手機 Galaxy Z Flip 3 憑藉 407.0 萬部的出貨量成為「銷量冠軍」,主要得益於其輕巧、便攜的設計以 及相對更具吸引力的售價(國行 7599 元起售);三星內向摺疊手機 Galaxy Z Fold 3 以 209.7 萬部的出貨量位居第二,其國行版本起售價為 14999 元。除三星外, 2021 年華為 Mate X2(內折)出貨量 73.1 萬部,起售價 17999 元;小米 Mix Fold (內折)出貨量 19.1 萬部,起售價 9999 元;柔宇 FlexPai 2(外折)出貨量 7.1 萬部,起售價 9988 元;OPPO Find N(內折)出貨量 1.5 萬部,起售價 7699 元。

摺疊手機行業深度報告:摺疊顯示開啟消費電子形態創新新紀元 - 天天要聞

摺疊屏產業鏈中,鉸鏈、UTG、OLED細分賽道有望孕育新藍海

與傳統智能手機相比,摺疊屏手機產業鏈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上游 OLED 面板、蓋 板、鉸鏈等方面。我們認為,摺疊屏手機是智能手機產業鏈的重要創新分支,傳 統智能手機產業鏈與摺疊屏手機產業鏈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上游 OLED 面板、蓋板及 鉸鏈等零組件的供應上。在摺疊屏手機產業鏈上游,柔性可摺疊 OLED 面板的供應 商主要有三星顯示(SDC)、京東方、TCL 華星光電、維信諾等;保護蓋板的供應 商主要有住友化學、韓國 KOLON、肖特/Dowoo Insys、康寧/eCONY、長信科技凱盛科技沃格光電、凱茂科技等;鉸鏈的供應商主要有 KH Vatec、S-Connect、 AU Flex、兆利、富世達、安費諾、精研科技、科森科技等。在摺疊屏手機終端品 牌上,目前主要有三星、華為、小米、OPPO、vivo、榮耀、摩托羅拉、柔宇等。

摺疊屏手機 BOM 成本較非摺疊手機高出 69%,主要來自於屏幕及鉸鏈。根據 CGS-CIMB 數據,三星初代摺疊屏手機 Galaxy Fold 的 BOM 成本為 636.7 美元,其 中顯示模組成本 218.8 美元,佔比 34.4%,機械/機電結構成本 87.5 美元,佔比 13.7%;三星非摺疊旗艦手機 Galaxy S9+的 BOM 成本為 375.8 美元,其中顯示模 組成本 79.0 美元,佔比 21.0%,機械/機電結構成本 29.8 美元,佔比 7.9%。可見, Galaxy Fold 顯示模組的成本佔比較 Galaxy S9+高出 13.3pct,機械/機電結構的 成本佔比高出 5.8pct(主要來自於鉸鏈結構);從 BOM 成本的角度看,屏幕及鉸 鏈是摺疊屏手機成本增加的主要來源。

從用戶的角度看,摺疊屏手機屏幕及鉸鏈的品質是影響使用體驗的關鍵因素。根 據黑貓投訴統計,在摺疊屏手機相關的投訴問題 TOP10 中,屏幕相關問題有 5 個, 包括「摺疊屏出現摺痕、裂痕(28.1%)」、「屏幕顯示故障(26.6%)」、「屏 幕漏液(12.0%)」、「屏幕起膠(1.6%)」、「屏幕出現異響(1.0%)」;鉸鏈 相關問題有 2 個,包括「摺疊屏出現摺痕、裂痕(28.1%)、「鉸鏈損壞(1.6%)」, 可見屏幕及鉸鏈是影響摺疊屏手機用戶使用體驗的關鍵零部件。

摺疊手機行業深度報告:摺疊顯示開啟消費電子形態創新新紀元 - 天天要聞

鉸鏈:摺疊屏核心部件,市場空間廣闊

鉸鏈是摺疊手機的核心所在,與屏幕摺痕、開合手感等息息相關

摺疊結構是日常生活中較常見也是最具有創意方向的結構,使得產品多功能集於 一體成為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摺疊結構隨處可見,門/窗等家居品、化妝盒等日用 品以及筆記本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都巧妙利用了摺疊結構「一體多用」、「節約 空間」等特點,滿足了用戶個性化的需求。可摺疊結構在產品設計中具有:1)有 效利用空間;2)提升產品便攜性;3)實現產品不同功能轉換;4)降低運輸和存儲 成本等優勢,因此產品結構設計朝著摺疊、節省和提高空間使用效率等方向發展 的趨勢明確,摺疊結構成為產品結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

與門、窗、筆記本電腦的摺疊結構不同,摺疊屏手機需要攜帶屏幕一起摺疊,因 此鉸鏈是摺疊屏手機的核心部件之一。鉸鏈是摺疊手機與非摺疊手機的核心區別, 摺疊屏手機鉸鏈支撐著手機摺疊部位兩個平面,在自然狀態下將兩個平面摺疊, 由於彎曲半徑不同,外平面會長於內平面,但同時要求展開後兩個平面長度保持 平整,這就需要鉸鏈轉軸能夠根據摺疊的角度做伸縮配合。因此,鉸鏈的結構設 計是集合了數學、材料學、物理學、工業設計等多門學科的綜合難題;鉸鏈結構 的設計與屏幕摺痕深淺、摺疊開合手感、產品結構強度、產品使用壽命息息相關, 是解決摺疊屏手機「痛點」的核心技術所在。

從U型到水滴,鉸鏈機械結構進步有效推動了摺疊機體驗升級

在智能手機中實現屏幕摺疊面臨著兩大考驗,一是需要給屏幕留出儘可能大的彎 折空間,二是避免彎折時屏幕和鉸鏈蓋板錯位。首先,OLED 屏幕直接對摺會形成 永久性的損壞,因此「摺疊屏」並非直接 180°對摺屏幕,而是在鉸鏈及機身中 間留有足夠多的空間讓屏幕彎折起來。此外,在彎折形態下,屏幕及鉸鏈蓋板的 彎曲半徑不同會造成屏幕及鉸鏈蓋板之間「錯位」,屏幕的兩端不能和鉸鏈蓋板 的兩端對齊,類似於普通書籍摺疊時各頁紙之間的錯位。

三星 2019 年 2 月發布的初代摺疊屏手機 Galaxy Fold 採用 U 型+滑軌鉸鏈的方式 實現屏幕摺疊。Galaxy Fold 通過 U 型鉸鏈的形態給屏幕留有了一定的彎折空間, 避免了屏幕的直接摺疊進而損壞屏幕;同時通過滑軌的方式,給轉軸增加一條滑 動的軌道,在屏幕開合的同時改變轉軸的位置,實現了屏幕和鉸鏈蓋板之間對齊。 但是三星 Galaxy Fold 仍然存在若干問題:1)屏幕摺痕依然較明顯地存在,一是 U 型鉸鏈的結構給屏幕留出的彎折空間仍不夠大,二是 OLED 面板十幾層的結構使 得屏幕彎折時內部的這十幾層結構會形成摺疊並留有摺痕。2)摺疊時兩部分屏幕間會留有縫隙、不能完全併攏,如果減小 U 型鉸鏈彎折半徑 的話,縫隙變小但摺痕變深,如果擴大彎折半徑的話,摺痕變淺但縫隙變大。 3)摺疊的開合手感較差,主要是因為三星 Galaxy Fold 的 U 型鉸鏈採用卡扣固定, 卡扣開啟後在開合過程中沒有其他阻力。

摺疊手機行業深度報告:摺疊顯示開啟消費電子形態創新新紀元 - 天天要聞

2018 年 10 月發布的柔宇 FlexPai 以及 2019 年 10 月發布的華為 Mate X 摺疊屏手 機外用了外折的摺疊形態。外折的優勢在於整個機身都填充在 U 型摺疊的內部, 填充了摺疊式屏幕間的縫隙,解決了三星 Galaxy Fold「合不攏」的問題,同時 因為彎折半徑較大,有助於改善摺痕。但外折形態也存在若干問題:1)屏幕直接 暴露在外側,較容易發生磨損;2)摺痕位置屏幕容易受到應力擠壓損壞,使得屏 幕出現摺痕並且容易損壞;3)外折方案鉸鏈及蓋板必須全程支撐著屏幕,並在折 疊過程中匹配屏幕的弧度變化,因此對於鉸鏈精度要求較高、生產成本較高。

摩托羅拉創造性地發明了「水滴」的鉸鏈結構。在 2019 年 11 月發布的 Moto Razr 摺疊屏手機中,摩托羅拉創造性地使用了水滴鉸鏈的結構,使得屏幕的彎折半徑 得到大幅擴大。水滴鉸鏈的設計難點在於怎麼把較大的彎折空間藏於手機內部, Moto Razr 通過自研「星軌轉軸」的設計解決了這一問題;但不足之處在於,摩 托羅拉將滑軌換迴轉軸,然後通過把下半部分屏幕固定在可移動的蓋板上、摺疊 時把屏幕錯位多出來的部分塞進手機下巴的方法來解決彎折時屏幕和蓋板之間錯 位的問題,但是由於下巴位置留有較大縫隙,手機容易進灰,耐用性較差。

2021 年發布的華為 Mate X2、OPPO Find N 提供了較成熟的水滴鉸鏈方案。相較 於 Moto Razr,分別於 2021 年 2 月、12 月發布的華為 Mate X2、OPPO Find N 實 現了更完善的水滴鉸鏈結構設計,具體表現在: 1)採用雙滑軌設計,在屏幕支撐蓋板也設計了滑軌,使得屏幕支撐蓋板和滑軌結 構結合在一起,當屏幕摺疊時支撐板向後擺動讓出彎折空間,同時為了保證摺疊 精度將滑軌數量翻倍。2)在鉸鏈中增加多個扭力模組,增強摺疊開合的阻尼感。扭力模組結構包含上下 兩個凸輪軸、彈簧及齒輪,屏幕旋轉會帶動上方凸輪軸旋轉,同時彈簧施加壓力, 凸輪軸之間相互摩擦形成阻尼感,使得開合手感更加緊緻,此外齒輪負責多角度 的精準咬合,實現摺疊時的多角度懸停。

華為 Mate X2、OPPO Find N 的水滴鉸鏈設計也有所差別,表現在:1)華為 Mate X2 的水滴偏圓潤,受力點主要集中在頭部,尾部受力較小,所以摺痕主要集中在屏 幕中間;OPPO Find N 加寬了尾部區域受力,頭部、尾部受力變化更加連貫,所 以摺痕更寬但是淺;2)OPPO Find N 屏幕支撐蓋板中間的蝕刻區域面積更大,且 不和屏幕粘在一起,彎折時支撐蓋板形變的影響不會牽扯屏幕,有效減小摺痕;3) 在轉軸框架中,華為 Mate X2 只設置了上下兩個扭力模組,OPPO Find N 設置了 上中下三個扭力模組,同時 OPPO Find N 單個扭力模組凸輪、彈簧和齒輪的尺寸 更大,實現了更好的開合手感以及多角度懸停效果。

摺疊手機行業深度報告:摺疊顯示開啟消費電子形態創新新紀元 - 天天要聞

由此可見,鉸鏈是摺疊屏手機的核心零部件之一,鉸鏈機械結構設計的進步有效 推動了摺疊屏手機的體驗升級。綜合來看,雙滑軌設計的水滴鉸鏈能夠有效地控 制摺痕,屏幕摺疊時可完全合攏,同時具備較好的開合手感,為用戶提供了更好 的使用體驗。2021 年以來發布的摺疊屏手機大多採用水滴鉸鏈的結構設計,包括 華為 Mate X2 及 P50 Pocket、OPPO Find N、榮耀 Magic Vvivo X Fold、小米 Mix Fold 2、moto razr 2022 等。

在主流的摺疊屏手機中,OPPO Find N 的摺痕控制效果相對更好。「先看評測」 首先將 Moto Razr、華為 Mate Xs、華為 Mate X2、小米 Mix Fold、三星 Galaxy Z Fold3、OPPO Find N 六款主流的摺疊屏手機摺疊 4800 次,然後使用 3D 掃描儀對 手機表面進行微米級精度建模,結果顯示:小米 Mix Fold、三星 Galaxy Z Fold 3 的摺痕較明顯,表現為摺痕深度較大且坡度較陡;採用外折形態的華為 Mate Xs、 採用水滴結構的 Moto Razr 摺痕表現較前兩者更好,雖然摺痕深度仍較大但摺痕 坡度較緩;採用成熟水滴鉸鏈設計的華為 Mate X2、OPPO Find N 摺痕表現最佳, 表現為摺痕深度較淺且坡度較緩,由於華為 Mate X2 的摺痕主要集中在中間部位, 因此摺痕更顯眼,OPPO Find N 的摺痕更分散,因此從視覺感官上更平整。

2026年摺疊屏手機鉸鏈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87.54億元

智能手機、PC 等消費電子產品所用的轉軸(鉸鏈)產品是經由機械結構件設計, 由衝壓件、車件、MIM 件、壓鑄件、共用件等組裝而成的轉軸(鉸鏈)成品。因 此衝壓件、MIM 件、壓鑄件等零件供應商為 NB/平板/手機轉軸(鉸鏈)產業鏈的 上游供應商;轉軸(鉸鏈)的組裝商處於產業鏈的中游,轉軸(鉸鏈)產品一般 需要中游組裝商及下游 NB/平板/手機客戶協同設計及開發,生產出符合客戶所要 求公差、扭力及耐壽命測試等要求的成品。

MIM(金屬注射成型)是鉸鏈製造的核心零部件工藝。粉末注射成形是冶金和材 料科學的分支,該工藝主要以金屬粉末(包括混入少量非金屬粉末)為原料,用 「成形+燒結」的方法製造材料與製品,是一種以較低成本生產複雜零部件的近凈 成形工藝。根據材料的分類,可將粉末注射成形劃分為 MIM(Metal Injection Molding,金屬注射成形)和 CIM(Ceramic Injection Molding,陶瓷注射成形) 兩大類別。完成 MIM 產品生產所需的工藝環節較多,MIM 工藝的關鍵環節和核心 技術主要集中在注射、脫脂、燒結等工藝環節。

MIM 工藝用於製造高複雜度、高精度、高強度、外觀精美的精密結構零部件和外 觀零部件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MIM 工藝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汽車、醫療器械、 工具等領域;在消費電子行業,MIM 產品可應用於手機金屬卡托、音量按鍵、手 機介面、攝像頭框架、轉軸鉸鏈、升降攝像頭精密零件、多攝攝像頭精密零件、 齒輪等領域。考慮到摺疊屏手機需要做到 14mm 甚至更薄,而且鉸鏈還有複雜、高 精度的機械結構,結合 MIM 工藝在 3D 造型複雜、高精度產品領域的優勢,我們認 為 MIM 工藝在摺疊屏手機市場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鋁製結構件材料可應用於摺疊屏手機中框、卡托、鉸鏈等領域。鋁製結構件具有 散熱效果佳、抗壓抗彎能力強、抗刮抗劃傷等優點,使用了鋁製結構件的手機、 平板等消費電子產品外觀更加時尚美觀、機身更薄、質感更好。隨著摺疊屏手機 向輕量化、輕薄化方向發展,對於鋁合金材料的需求將逐步提升;2021 年以來, 在摺疊屏手機龍頭三星的引領下,多個品牌新品項目將採用 7 系鋁合金材料。

液態金屬(非晶合金)作為性能優異的金屬材料,可應用於摺疊屏手機鉸鏈。液 態金屬即非晶合金,是指與通常情況下金屬材料的原子排列呈現的周期性和對稱 性所不同的非結晶狀態的金屬。非晶合金材料長程無序的結構使得其具備了特殊 的性能,如高強度、高硬度、高光潔度、耐腐蝕和耐磨性等,其抗彎強度、抗拉 強度、彈性形變等均優於常用材料。液態金屬具有高強度、良好成型性和高尺寸 精度的特性,能夠達到摺疊屏鉸鏈結構件對於厚度、強度和精度的要求,同時液 態金屬具有卓越的彈性變形能力,使產品的疲勞性能好於其他材料。華為於 2021 年 2 月推出的 Mate X2 及 2021 年 12 月推出的 P50 Pocket 將鋯基液態金屬作為鉸 鏈材質應用於摺疊屏手機,實現了無縫摺疊,又保證了展開後屏幕的平整。

摺疊手機行業深度報告:摺疊顯示開啟消費電子形態創新新紀元 - 天天要聞

摺疊屏鉸鏈組裝、MIM、鋁合金材料、液態金屬的供應商主要集中在中國、韓國。 目前摺疊屏鉸鏈組裝的供應商包括韓國的 KH Vatec、S-Connect、AU Flex,中國 的精研科技、科森科技、長盈精密、兆利、富世達等。摺疊屏鉸鏈 MIM 件的供應 商主要有中國的精研科技、東睦股份、信維通信、新日興等;鉸鏈鋁合金材料的 供應商主要有中國的福蓉科技等;鉸鏈液態金屬的供應商主要有中國的宜安科技、 常州世竟等。由於摺疊屏鉸鏈結構複雜,三星、華為等摺疊屏手機品牌廠商掌握 較多設計專利;此外,美國企業安費諾作為全球領先的連接器製造廠商之一具備 提供摺疊屏鉸鏈一體化解決方案的能力。

全球摺疊屏手機鉸鏈及 MIM 件市場規模有望實現快速增長。我們測算得 2021 年 全球摺疊屏手機鉸鏈市場規模為 12.67 億元,2022 年有望同比增長 136.8%至 29.99 億元,2026 年有望增長至 187.54 億元(CAGR:71.4%)。我們測算得 2021 年全球摺疊屏手機鉸鏈 MIM 件市場規模為 3.17 億元,2022 年有望同比增長 152.9% 至 8.02 億元,2026 年有望增長至 61.65 億元(CAGR:81.0%)。

UTG:滲透率持續提升,國內供應鏈聚焦減薄路線

UTG質感、平整度等具備優勢,三星摺疊機率先引入UTG蓋板

蓋板是摺疊屏幕的關鍵瓶頸組件之一,CPI 和 UTG 是目前已商業化應用的摺疊屏 蓋板的兩種主流材料。CPI(無色透明聚醯亞胺薄膜)和 UTG(Ultra-Thin-Glass 超薄玻璃)兩者均具有優異的光學與機械性能,同時也互有優劣勢:CPI 在彎折 性能、抗衝擊性、量產性、成本、尺寸覆蓋能力方面具有優勢,但在塑性、硬度、 表面平整度及光學性能等方面略顯不足;UTG 在模量、耐刮擦、硬度、光學性能、 表面平整度、外觀及觸感等具有優勢,但存在抗衝擊性不足等劣勢。 目前量產性及供應方面 CPI 佔優勢,但基於未來需求,切入 UTG 企業相對更多。 TrendBank 認為,未來 CPI 和 UTG 蓋板將長期共存,在摺疊智能手機上 UTG 將成 為主流,CPI 尋求中大尺寸摺疊顯示終端蓋板應用將成為未來努力方向。

此前摺疊屏手機大多採用 CPI 蓋板,三星率先將摺疊屏手機蓋板材料從 CPI 轉向 UTG。三星在 2019 年推出的 Galaxy Fold 中使用了 CPI 蓋板,後續在 2020 年推出 的 Galaxy Z Flip 和 Galaxy Z Fold 2 開始使用 UTG 蓋板。2021 年 12 月 OPPO 發 布旗下首款摺疊屏手機 OPPO Find N,2022 年 4 月 vivo 發布旗下首款摺疊屏手機 vivo X Fold,兩者均採用肖特供應的 UTG 作為蓋板;除此之外,其他中國智能手 機廠商大多仍使用 CPI 作為摺疊屏手機的蓋板,包括 2021 年上半年發布的華為 Mate X2 和小米 Mix Fold 以及 2022 年 1 月發布的榮耀 Magic V。

摺疊手機行業深度報告:摺疊顯示開啟消費電子形態創新新紀元 - 天天要聞

由於摺疊屏手機出貨的主力品牌三星已全系採用 UTG 蓋板,目前摺疊屏手機 UTG 蓋板的滲透率已超過 80%。此外,根據 CINNO 預測,2022 年搭載 UTG 蓋板的摺疊 屏手機將陸續增多,vivo 於 4 月發布的 vivo X Fold 搭載三星顯示開發的 8.03 英寸內屏,並採用肖特的 UTG 蓋板;小米計劃在 Mix Fold 2 上使用三星顯示的 8.01 英寸內屏和華星光電的 6.52 英寸外屏和 UTG;榮耀、華為的新款摺疊屏手機 也有望搭載 UTG 蓋板。根據 DSCC 數據,由於 2020 年三星在 Fold、Flip 摺疊屏手 機中開始採用 UTG 蓋板,2020 年摺疊屏手機 UTG 蓋板的滲透率從 2019 年的 0%提 升至 2020 年的 81.8%,並在 2021 年進一步提升至 87.4%;根據 DSCC 預測,摺疊 屏手機 UTG 蓋板的滲透率將逐步提升,2026 年有望達到 91.9%。

UTG規模量產難度大,生產工藝分為一次成形路線與減薄路線

玻璃是直板智能手機常用的蓋板材料,在摺疊屏的趨勢下應用於摺疊手機的 UTG (超薄玻璃)蓋板應運而生。在一般的認知中,玻璃是堅硬且易碎的,但玻璃在 較薄的狀態下是能夠彎曲的,且玻璃越薄可實現的摺疊半徑越小。摺疊屏手機的 趨勢和設計要求玻璃蓋板可彎曲且彎曲半徑較小,因此 UTG 蓋板應運而生,肖特 賽絢®系列 UTG 蓋板是市場上第一款 UTG 蓋板,並應用於三星 Galaxy Z Flip 手機 中,經過加工和化學強化後厚度僅 30μm,彎曲半徑小於 2mm。

UTG 蓋板的生產對於材料、工藝的要求較高,材料難點在於無機比例材料天然的 剛性和脆性,目前主要是通過製作超薄玻璃(數十微米級別厚度)來克服玻璃材 料的脆性問題,核心在於玻璃廠商提供特製玻璃以及玻璃減薄廠商完成後道減薄、 強化等處理,目前 UTG 蓋板生產工藝路線分為一次成形路線與減薄路線。

一次成形路線是通過下拉法製程直接生產出 30μm 左右的超薄原片,在原片的基 礎上再通過 CNC 切割、研磨、化學強化等加工後製程完成 UTG 蓋板的生產。一次 成形路線的代表供應商為肖特/Dowoo Insys,其中德國肖特提供厚度 30μm、尺 寸 370*550mm 的超薄玻璃原片;韓國 Dowoo Insys 負責 UTG 蓋板的後加工生產, 包括:1)在玻璃載體上層壓 15 片玻璃原片,每片之間使用樹脂填充;2)使用 CNC 切割成 210 份(6.7 英寸);3)對切割表面進行研磨;4)使用熱的純水沖洗將玻 璃基板分離,對邊角進行研磨;5)採用化學強化的方法強化 UTG 玻璃;6)進行塗 布步驟,增強 UTG 表面平整度;7)完成各項測試、清洗並出貨。

減薄路線指的是將相對更厚的玻璃原片通過減薄技術減薄至 30μm 左右的特定厚 度,再進行 UTG 蓋板後製程生產。在減薄路線中,康寧、NEG、AGC 等玻璃廠商提 供厚度 50μm 或 100μm 以上的玻璃原片給減薄廠商,減薄廠商經過:1)來料檢驗: 2)密封&預清洗;3)化學蝕刻;4)蝕刻後清洗;5)厚度核對;6)出貨檢驗;7)包裝 等步驟將玻璃原片減薄至 30μm 左右的特定厚度,隨後再進行 CNC 切割、研磨、 化學強化等 UTG 蓋板的加工後製程。減薄路線的代表供應商有康寧/eCONY,美國 企業康寧提供厚度 50μm、尺寸 600*720mm 的玻璃原片,韓國企業 eCONY 負責減 薄、化學強化、切割等步驟,最後將生產完成的 UTG 蓋板提供給三星顯示。

摺疊手機行業深度報告:摺疊顯示開啟消費電子形態創新新紀元 - 天天要聞

UTG 蓋板減薄路線產品性能和良率稍差,但生產成本相對更低。化學減薄的方法 採用不同的酸液對玻璃表面進行刻蝕以減薄玻璃厚度,達到減薄的目的,該方法 的優點是:1)批量生產技術難度小、成本低;2)厚度及尺寸靈活性高,能適應客 戶對於各種厚度和不同尺寸要求。但是,與一次成型路線相比,減薄路線的缺點 是:1)產品外觀良率較差,蝕刻本身是一個不良放大的過程;2)大規模生產產品 一致性較差,對產品生產管理要求較高。

摺疊屏UTG市場規模有望快速增長,國內企業聚焦減薄工藝路線

2026 年全球摺疊屏手機 UTG 蓋板市場規模有望達到 50 億元。我們測算得 2021 年 全球摺疊屏手機 UTG 蓋板市場規模為 12.78 億元,同比增長 242.0%;我們預計 2022 年市場規模有望同比增長 88.3%至 24.07 億元,2026 年市場規模有望增長至 49.98 億元(CAGR:31.3%)。

OLED:產能快速擴張,三星領跑可摺疊OLED市場

OLED已廣泛應用於智能手機,摺疊屏成為OLED重要創新方向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機發光二極體),指採用極薄的有機 材料塗層和玻璃基板所構成且當電流通過時會發光的有機半導體,具有自發光特 性。與 LCD 面板相比,OLED 面板具備圖像顯示效果優秀、色彩表現豐富、能耗較 低、容易實現超薄設計等優勢,廣泛應用於手機、可穿戴設備等移動終端產品。

OLED 在智能手機領域已實現廣泛應用,2021 年全球智能手機 OLED 滲透率已接近 40%,國內智能手機 OLED 滲透率超過 50%。根據 IDC 數據,2021 年全球智能手機 出貨量 13.60 億部,其中 5.34 億部搭載 OLED 屏幕,佔比 39.30%,8.25 億部搭載 LCD 屏幕,佔比 60.67%;國內智能手機 OLED 滲透率較全球更高,2021 年國內 3.29 億部的智能手機出貨量中,51.12%搭載了 OLED 屏幕。 單季度來看,全球智能手機 OLED 滲透率從 1Q15 的 15.61%提升至 4Q21 的 44.54%; 國內智能手機 OLED 滲透率從 1Q15 的 7.82%提升至 4Q21 的 52.82%,滲透速度快於 全球。我們認為,隨著 OLED 廠商的產能釋放、技術進步、成本下降,以及摺疊 屏、捲軸屏等創新應用湧現,全球智能手機 OLED 滲透率將進一步提升。

摺疊屏作為消費電子的趨勢性創新方向,逐步成為 OLED 的重要創新顯示產品。 2021 年以來國內外主要手機品牌廠商已經或即將切入摺疊屏手機市場,三星、華 為、小米、摩托羅拉正常推出迭代的摺疊屏手機產品,OPPO、榮耀、vivo 先後推 出旗下首款摺疊屏手機產品。 此外,繼 2020 年 9 月聯想發布全球首款摺疊屏電腦 ThinkPad X1 Fold 後,2022 年 1 月 6 日華碩於 CES 2022 上發布 17.3 英寸可摺疊 OLED 筆記本電腦 Zenbook 17 Fold。根據 Omdia,LG 計劃在 2Q22 向惠普交付新的 17 英寸可摺疊 OLED 面板;京 東方與華碩、戴爾、三星緊密合作,在 2022 年開發 17.3 英寸可摺疊 OLED 面板; 夏普正在為聯想開發新的 16 英寸可摺疊 OLED 面板,計劃在 2022 年開始量產。可 見,摺疊屏已成為消費電子的趨勢性創新方向及 OLED 的重要創新應用方向。

摺疊手機行業深度報告:摺疊顯示開啟消費電子形態創新新紀元 - 天天要聞

OLED經歷了從剛性OLED到柔性OLED,再到可摺疊OLED的演變

OLED 可分為剛性 OLED 和柔性 OLED 兩類,柔性 OLED 包括可彎曲(Bendable)、 可摺疊(Foldable)和可捲曲(Rollable)三種形態。柔性 OLED 具有可摺疊、 質量輕、外形薄、成本低、性能優越等特點,與剛性 OLED 相比,柔性 OLED 需要 將剛性 OLED 中的玻璃工藝替換:1)柔性 OLED 使用 PI(聚醯亞胺)作為下基板, 代替剛性 OLED 中的玻璃基板;2)柔性 OLED 使用薄膜封裝(TFE)代替玻璃封裝。

從柔性 OLED 到可摺疊 OLED,首先要求面板結構每一層都是可彎曲、可摺疊的。 在柔性 OLED 中,除了柔性 OLED 的本體結構外,外層的觸控面板、偏光片、蓋板 也需要替換成可摺疊材料。在蓋板的選擇上,摺疊屏需要將蓋板材料從玻璃替換 為 CPI 或者 UTG,具體內容可參考前一章節。在觸控面板的選擇上,銦錫氧化物 (ITO)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與透光性,已廣泛應用於觸摸屏中,但 ITO 在數次彎曲 或較大幅度彎折後觸控功能會失效且容易斷裂,目前金屬網格、銀納米線是可選 的 ITO 替代材料。在偏光片的選擇上,傳統剛性 OLED 的偏光片厚度約 150 微米, 可摺疊 OLED 需要偏光片的厚度降至 30 微米左右。

從柔性 OLED 到可摺疊 OLED,其次需要在屏幕堆疊結構中引入多中性層設計: 1)柔性 OLED 由多層結構堆疊而成,彎折時每層結構會出現位移且容易損壞。OLED 屏幕由多層結構堆疊而成,其中 AMOLED 負責發光,觸控面板負責收集按壓信號, 偏光片讓亮度更高,蓋板負責抵禦外界衝擊。因此,OLED 屏幕的力學結構與書籍 類似,在彎折時外力的擠壓使得每一層都會出現位移,其中越靠近內側位移越多, 同時屏幕容易出現器件損傷、膠層剝離等現象,造成屏幕摺痕加深。

2)靠近中性層可保證基板上方各脆性 TFT 層及易脫粘的有機發光層等的完整性。 屏幕彎折時,外力在彎折位置會分解成兩個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其中外側分解為 指向兩側的「拉伸應力」,該區域叫「拉應力層」;內側分解為指向中間位置的 「擠壓應力」,該區域叫「壓應力層」。當摺疊屏各層都被 OCA 膠粘牢成為整體, 在中間某一層區域擠壓應力和拉伸應力會互相抵消,該層被稱為中性層。因此, 盡量將各脆性 TFT 層及易脫粘的有機發光層處於或靠近中性層,保證器件完整性。

3)引入多中性層的設計可有效降低拉應力及壓應力,實現低摺痕效果。由於中性 層處擠壓應力和拉伸應力會互相抵消,處於或靠近中性層可保護器件的完整性, 因此如果把中性層分散到屏幕的各個疊層結構上,也就意味著各層結構都處在了 「安全區域」,拉應力和壓應力之間的相互矛盾得到了有效化解。

摺疊手機行業深度報告:摺疊顯示開啟消費電子形態創新新紀元 - 天天要聞

4)在摺疊屏多中性層的設計下,中性層所採用的光學膠(OCA)需要升級成可折 疊 OCA。OCA 是主要用於膠結透明光學元件的特種粘膠劑,在原來平面/固定曲面 的屏幕模組中,蓋板玻璃和顯示模組之間貼上 OCA 可以顯著減少界面上的反射光 線,大幅提高亮度和對比度,進而提升屏幕的顯示效果。但在摺疊屏的設計中, OCA 作為中性層材料有了更重要的任務,即為各脆弱的功能層提供機械支撐,保 證各功能層結構穩定。因此,摺疊屏所採用的 OCA 也需要升級為可摺疊 OCA,需 要具備更高的剪切應變,即摺疊屏彎折時 OCA 膠需要有較大的剪切形變數,目的 是讓各功能層不受相鄰層的約束,有空間實現相對獨立的滑動;同時 OCA 需要承 受 20 萬次以上的彎折而功能不受影響,需要具備一定的流動性同時保持黏性。

全球OLED產能快速擴張,三星、京東方領跑可摺疊OLED市場

全球 OLED 產能有望實現快速擴張,中國 OLED 產能佔比有望持續提升。根據 Omdia 數據,全球 OLED 年產能從 2016 年的 813 萬平米增長至 2021 年的 3151 萬平米 (16-21 年 CAGR: 31.1%),Omdia 預計 2027 年全球 OLED 年產能有望達到 7500 萬平米(21-27 年 CAGR: 15.6%),實現快速增長。根據 Omdia 數據,中國 OLED 產能佔比從 2016 年的 4.0%提升至 2021 年的 41.3%,Omdia 預測 2027 年中國 OLED 產能佔比將達 47.5%,與韓國並列成為全球 OLED 產能最高的兩個國家。

三星顯示(SDC)在智能手機 OLED 面板市場處於絕對領先地位,京東方、LG 顯示 (LGD)緊隨其後。三星顯示是智能手機 OLED 面板行業的絕對龍頭,根據群智咨 詢數據,從出貨量的維度來看,2020 年三星顯示在全球智能手機 OLED 面板市場 中的份額達到 75.4%,京東方、LG 顯示分別以 7.4%、6.7%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後; 2021 年三星顯示在全球智能手機 OLED 面板市場中的份額達到 70.2%,京東方、LG 顯示分別以 9.3%、7.9%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第三位。

品牌:三星引領摺疊機市場,國內品牌陸續跟進

三星:摺疊屏市場的領導者,Z Flip、Z Fold系列備受青睞

三星是全球摺疊屏手機市場的領導者,擁有 Z Flip、Z Fold、W 三個系列摺疊屏 手機產品。Z Fold 系列:自 2019 年三星推出旗下首款摺疊屏手機 Galaxy Fold 以來,Z Fold 系列摺疊屏手機已四次迭代,最新一款為 2022 年 8 月發布的 Galaxy Z Fold 4,起售價 13999 元,採用左右內折的形態,定位高端商務旗艦。W 系列: 隸屬於三星與中國電信合作推出的「心繫天下」系列旗艦手機,目前已三次迭代, 定位超高端商務旗艦,設計與 Z Fold 系列一脈相承。Z Flip 系列:採用翻蓋折 疊(上下摺疊)的形態,定位時尚輕奢,目前已經歷三次迭代(Z Flip、Z Flip 3、 Z Flip 4),其中 2022 年 8 月發布的 Galaxy Z Flip4 起售價 8499 元。

摺疊手機行業深度報告:摺疊顯示開啟消費電子形態創新新紀元 - 天天要聞

2022 年 8 月發布的 Galaxy Z Fold 4 實現了多項升級:1)中框及鉸鏈採用升級版 「裝甲鋁」材質,更為堅固耐用;2)整機重量從前代的 271g 縮減到 263g,更加 輕巧便攜;3)支持 S Pen 書寫及壓感控制;4)內屏搭載屏下攝像頭技術,內屏和 外屏均支持 120Hz 自適應刷新率;5)支持 IPX8 防水等級。

Galaxy Z Flip 4 定位時尚輕奢,價格具備吸引力。與 Galaxy Z Fold 4 一同發 布的 Galaxy Z Flip 3 起售價 8499 元,價格相對具備吸引力。Galaxy Z Flip 4 定位時尚輕奢,重量僅 187g,搭載驍龍 8+ Gen 1 晶元,支持 IPX8 防水等級,屏 幕尺寸 6.70 英寸,支持 120Hz 高刷、UTG、ITPO。Z Flip 系列備受消費者青睞, 根據 DSCC 數據,2021 年 Z Flip 3 出貨量 407.0 萬部排行第一,且出貨量遠高於 排行第二的 Z Fold 3(209.7 萬部),成為「銷量冠軍」。

2021 年三星摺疊屏手機出貨量達到 696 萬部,2022 年有望同比增長 103.03%至 1413 萬部。分季度來看,根據 DSCC 數據,在 Galaxy Z Fold 3、Galaxy Z Flip 3 新機的帶動下,4Q21 三星摺疊屏手機出貨量 406 萬部,同比增長 581.17%,環比 增長 69.42%,再創單季度歷史新高。分年度來看,根據 DSCC 數據,2021 年三星 摺疊屏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 87.26%至 696 萬部,2022 年有望同比增長 103.03%至 1413 萬部,2026 年有望達到 2327 萬部(21-26 年 CAGR: 27.30%)。

華為:Mate X2產品力突出,P50 Pocket豐富摺疊屏產品組合

華為是國內較早布局摺疊屏的廠商,擁有 Mate X、P 兩個系列摺疊屏手機產品。 Mate X 系列:華為分別於 19、20、21、22 年發布 Mate X(外折)、Mate Xs(外 折)、Mate X2(內折)、Mate Xs2(外折)四代橫向摺疊的摺疊屏手機產品,其 中 2021 年 2 月發布的 Mate X2 起售價 17999 元(256G 版本),內屏採用京東方 獨供的 8.01 英寸柔性 OLED 屏幕,解析度 2480*2200,支持 180Hz 觸控採樣率, 外屏為 6.45 英寸柔性 OLED 屏幕,兩塊屏幕均支持 90Hz 刷新率。此外,Mate X2 搭載雙旋水滴鉸鏈,採用碳纖複合材料、鋯基液態金屬、>2100MPa 超強鋼等材料。 2022 年 4 月發布的 Mate Xs2 起售價 9999 元,搭載新一代雙旋鷹翼鉸鏈,幾乎消 滅了摺痕,整機重量僅 255 克,搭載 7.8 英寸 AMOLED 屏幕,解析度 2480x2200, 支持 120Hz 高刷、240Hz 觸控採樣率、1440Hz 高頻 PWM 調光。

P 系列:華為於 2021 年 12 月發布旗下首款縱向摺疊形態的摺疊屏手機 P50 Pocket (P50 寶盒),起售價 8988 元(8+256G 版本),搭載 6.9 英寸、21:9 比例可折 疊柔性 AMOLED 內屏(維信諾參與供貨),解析度 2790*1188,支持 120Hz 高刷及 300Hz 觸控採樣率;後置「萬象雙環」,其中一個容納攝像頭,一個為屏幕,背 面小屏能夠當作取景器使用,用後置攝像頭自拍。P50 Pocket 採用新一代水滴鉸 鏈,摺疊後呈現近乎無縫的視覺效果,實現更纖薄的機身厚度,展開時厚度為 7.2mm,摺疊後僅 15.2mm,同時抗衝擊提升 62%,抗擠壓提升 33%。

摺疊手機行業深度報告:摺疊顯示開啟消費電子形態創新新紀元 - 天天要聞

2021 年華為摺疊屏手機出貨量達到 74 萬部,2022 年有望同比增長 64.83%至 122 萬部。雖然華為面臨著晶元供應受限的難題,但在 Mate X2 優秀產品力的支撐下, 2021 年華為摺疊屏手機出貨量仍同比增長 11 倍至 74 萬部(根據 DSCC 數據); 在 P50 Pocket、Mate Xs2 新品的帶動下,DSCC 預測 2022 年華為摺疊屏手機出貨 量有望同比增長 64.83%至 122 萬部,同時 DSCC 預測 2026 年出貨量有望提升至 299 萬部(21-26 年 CAGR: 32.26%)。

小米:2022年8月發布新一代摺疊旗艦Mix Fold 2

小米於 2021 年 3 月發布旗下首款摺疊屏手機 Mix Fold。Mix Fold 起售價 9999 元(12+256GB 版本),內屏採用 8.01 英寸(解析度 2480*1860)柔性 OLED 屏幕 (TCL 華星光電供應),387 PPI,4:3 屏幕比例,DCI-P3 廣色域;外屏為 6.52 英寸 AMOLED 屏幕,支持 90Hz 刷新率。在鉸鏈方面,根據小米官網,Mix Fold 的 鉸鏈經過 7 天摺疊 40 萬次的測試依舊正常使用。 2022 年 8 月 11 日小米發布迭代的摺疊屏旗艦 Mix Fold 2,定位「超薄」摺疊旗 艦,展開厚度僅 5.4mm,採用自研的微水滴形態鉸鏈,通過零焊接一體化製程, 將鉸鏈零件縮減至 87 個,鉸鏈單體重量較行業平均降低 35%,厚度降低 25%。

2021 年小米摺疊屏手機出貨量為 19 萬部,2022 年有望同比增長 225.67%至 62 萬 部。根據 DSCC 數據,2021 年小米摺疊屏手機出貨量為 19 萬部,出貨主要集中在 2Q21 及 3Q21;在 2022 年 8 月發布的 Mix Fold 2 新品的帶動下,DSCC 預測 2022 年小米摺疊屏手機出貨量有望同比增長 225.67%至 62 萬部,同時預測 2026 年出 貨量有望提升至 331 萬部(21-26 年 CAGR: 76.95%)。

OPPO:2021年12月發布旗下首款摺疊屏手機Find N

OPPO 於 2021 年 12 月 15 日發布旗下首款摺疊屏手機 OPPO Find N。屏幕方面, Find N 採用橫向內折的設計方案,內屏為 7.1 英寸、邊緣 3D 小微曲的 LTPO AMOLED 屏幕(三星顯示供應),搭載 UTG 蓋板,解析度為 1792*1920,支持 1-120Hz 自 適應刷新率,像素密度為 370PPI,局部峰值亮度 1000nit;外屏為 18:9 的 5.49 英寸的柔性 AMOLED 屏幕(京東方供應),解析度為 1972*988,PPI 達到 402。 鉸鏈方面,OPPO Find N 搭配精工擬椎式水滴鉸鏈,鉸鏈包含 136 個零部件、單 個零件加工精度最高達 0.01mm;該鉸鏈涵蓋 125 項專利,400+處精度管控,是市 面上工藝最複雜、成本最高的摺疊屏手機鉸鏈,根據人民網報道,該鉸鏈單個成 本超過 600 元,為 U 型鉸鏈的近 3 倍。

2021 年 OPPO 摺疊屏手機出貨量為 1 萬部,2022 年有望同比增長 23 倍至 35 萬部。 根據 DSCC 數據,2021 年 OPPO 摺疊屏手機出貨量為 1 萬部,出貨主要集中在 4Q21; 2022 年在產品力較強的 OPPO Find N 出貨的帶動下,DSCC 預測 OPPO 摺疊屏手機 出貨量有望同比增長 23 倍至 35 萬部,同時 DSCC 預測 2026 年出貨量有望提升至 108 萬部(21-26 年 CAGR: 136.03%)。

摺疊手機行業深度報告:摺疊顯示開啟消費電子形態創新新紀元 - 天天要聞

榮耀:2022年1月發布旗下首款摺疊屏手機Magic V

榮耀於 2022 年 1 月 10 日發布旗下首款摺疊屏手機榮耀 Magic V。Magic V 採用 橫向內折的摺疊方案,內屏為 10:9 比例 7.9 英寸柔性可摺疊 AMOLED 屏幕(京東 方供應),解析度為 2272*1984 像素,像素密度為 381PPI,支持 90 Hz 刷新率; 外屏採用 21:9 比例 6.45 英寸居中挖孔 AMOLED 屏幕,解析度為 2560*1080 像素。 鉸鏈方面,Magic V 採用超薄懸水滴鉸鏈,擁有 213 個精密零件,能支撐 20 萬次 精密開合,摺疊狀態下厚度僅 14.3mm,創造最薄內折手機記錄。 2022 年榮耀摺疊屏手機出貨量有望達到 35 萬部。2022 年在榮耀 Magic V 新品出 貨的帶動下,DSCC 預測榮耀摺疊屏手機出貨量有望達到 35 萬部,同時 DSCC 預測 2026 年榮耀摺疊屏手機出貨量有望提升至 138 萬部(22-26 年 CAGR: 41.01%)。

vivo:2022年4月發布旗下首款摺疊屏手機vivo X Fold

vivo 於 2022 年 4 月 11 日發布旗下首款摺疊屏手機 vivo X Fold,售價 8999 元 (12+256GB)/9999 元(12+512GB)。鉸鏈方面,X Fold 打造航天級浮翼式鉸鏈,綜 合強度提升 76%,耐蝕性提升 21 倍,重量下降 21g,根據科創板日報報道,該鉸 鏈成本超過 1200 元;屏幕方面,X Fold 內外屏均採用三星 E5 120Hz AMOLED 屏 幕,外屏搭載德國肖特 UTG 蓋板,在有效弱化摺痕的同時提升開合手感;此外還 配置 3D 超聲雙屏幕指紋、驍龍 8 Gen1 晶元、全焦段蔡司四攝等。 2022 年 vivo 摺疊屏手機出貨量有望達到 17 萬部。考慮到 vivo X Fold 摺疊屏手 機在 2022 年 4 月發布,DSCC 預測 2022 年 vivo 摺疊屏手機出貨量有望達到 17 萬 部,同時 DSCC 預測 2026 年出貨量有望提升至 73 萬部(22-26 年 CAGR: 44.92%)。

蘋果:預計將於2025年推出首款摺疊iPhone

蘋果計划進入摺疊屏手機市場,但可能需要等到 2025 年。根據 DSCC 報道,摺疊 iPhone 的發布時間預計為 2025 年。此外,DSCC 認為蘋果正在研究摺疊筆記本電 腦的開發,因為有較多用戶對大尺寸筆電感興趣,喜好的尺寸大約在 20 英寸左右, 因此 DSCC 預計蘋果可能會針對這樣的尺寸推出摺疊筆電產品,預計推出時間最快 為 2025 年,也有可能延遲至 2026 年或 2027 年。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未來智庫 - 官方網站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