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賴清德以41840票當選民進黨黨主席之位。由於只有賴清德一人登記參選,得票率為99.65%,整體投票率17.59%。
由於本次黨主席為補選性質,投票率本就不會太高,跟過去相差無幾。但也因為只有一人參選,投票率就會很大程度反映了民進黨黨員對他的期待,顯然賴清德在選前的政見演講,並沒有得到太大的共鳴。
這可能跟1月12日發生的一件小事有關。
1月12日高嘉瑜陪同參選民進黨黨主席的賴清德,於台北市劍潭青年活動中心參加「向黨員報告」政見發表會,期間高嘉瑜從入場開始就不斷遭黨員狂嗆「下台」 、「背骨」,高嘉瑜則全程微笑禮貌應對,還要大家「不要氣壞身體」。
這件小事,讓我想起了三國時期袁紹惱羞殺田豐的典故。而高嘉瑜現在就是田豐。
三國時期,袁紹手下有個軍師叫做田豐,能力很強但個性衝動、講話難聽,與同僚的關係很差,對袁紹也常常直言不諱,是出了名的「剛烈犯上」。這導致他所提供的方略雖然往往是對的,但袁紹就不愛用他的計策。
官渡之戰是決定袁紹與曹操誰能執掌天下的一戰,當時袁紹的土地、軍力都遠勝曹操,如果繼續穩定發展,袁強曹弱的局面會持續增大。所以田豐曾向袁紹進諫,應該再養兵十年,雙方差距會越來越大,甚至可能會直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地步。
但其他謀士與將軍們了解袁紹好大喜功的個性,加上當時單以兵力與錢糧來看,袁紹輾壓曹操,贏面甚大。況且如果不開戰哪來的軍功拜將封侯?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慫恿袁紹出兵,一戰定天下。
袁紹個性也是屬於好大喜功,聽完所有人的意見後覺得沒必要再等,早點打完早點回家過年,由於在袁紹已經決定開戰後,田豐仍不識抬舉的表示現在就出兵很可能會輸,讓袁紹覺得不喜,就把田豐關到牢里悔過。
後來袁紹真如田豐所料大敗而歸,其他謀士將軍為了避免被追責,就栽贓田豐在牢里對袁紹的失敗幸災樂禍,慫恿袁紹殺田豐祭旗,袁紹自己也是個愛面子的主,不願承認自己未能納諫導致失敗,乾脆把田豐殺了祭旗。
回到現代,民進黨也有個講話難聽、常常對同僚的不良作為直言不諱的民意代表——瘋起來連自己人都懟的高嘉瑜。
在2021年九合一大選之前,由於民進黨剛好因為林智堅論文案與新竹棒球場爭議陷入輿論劣勢,高嘉瑜就曾用「一屍五命」預言民進黨會因為林智堅一人,在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新竹、桃園市這五個北部城市全輸,最後真的一語成讖。
事後民進黨也像那群怕被追責的將軍謀士一樣,開始找黨內戰犯,高嘉瑜唱衰自己人就成了頭號戰犯之一,現代沒有殺頭祭旗,所以其他民進黨的組員們紛紛要求將高嘉瑜逐出民進黨。
這次「怒殺田豐」的袁紹扮演者,正是賴清德。
而對於場中有人高喊開除高嘉瑜民進黨黨籍,賴清德響應:「民進黨是大鳴大放的政黨,若繼續用不是事實的攻擊,絕不容忍」。
這樣的說法,雖然沒有直指高嘉瑜,但暗示的也挺明顯了。但賴清德或許忘記了,這個場次的主角是他本人,而他的做法在外人看來,就是「放任觀眾攻擊自己人」。
這種做法的問題在於,現場固然有叫囂猛烈的「深綠」,但根據高嘉瑜事後接受採訪時表示,也有偷偷在下面以手機屏幕顯示「加油跑馬燈」的「淺綠」。賴清德的說法算是迎合到「深綠」的期望,但可能會失去「淺綠」的人心,更不用說後續現場畫面傳出後「中間選民」會怎麼看賴清德的表現。
事實上這次賴清德的發言甚至可以說是團隊失靈的表現,因為高嘉瑜是「受邀」至現場,而賴清德團隊本來就必須預設如何響應高嘉瑜相關問題。即便他為了現場氣氛無法袒護高嘉瑜,卻也可以用「對於黨內同志不同的意見,我們會虛心接受,但也請黨內同志考慮發聲的管道,不要讓外人看笑話」這類較不具煽動性質又相對中立的講法。
尤其是高嘉瑜曾經在2020年在大雨中陪賴清德助選到最後的片段被網友挖出來討論,現在高嘉瑜在賴清德的政論發表現場受到言語攻擊,賴清德不但不緩頰反而有指責的意味,不就是放任自己的戰友被羞辱嗎?
況且高嘉瑜還被譽為「民進黨最後的良心」,在外人、中間選民看來,民進黨的敗選跟高嘉瑜的唱衰還真沒什麼關係,是民進黨執政出問題又死不認錯,導致人民的不信任,甚至民進黨還得感謝高嘉瑜指出問題,最後民進黨大部分的人選擇將「良心」當「戰犯」,賴清德又選擇跟「跟風」,那他未來的政治之路,也將是背離島內人心的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