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特戰榮耀》里,楊洋主演的燕破岳顯然是個充滿故事的角色。
除了有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傲氣外,他異於常人的表現實在有點讓人捉摸不透。
他熟悉軍事管理技巧,剛入伍就會用二戰時期的預備役制度把其他新兵蛋子管得貼貼服服;
他精通各種單兵作戰技能,不僅綜合成績排名第一,還會使出「不再傳授」的格鬥禁術「血絞」;
他熟讀軍規並且精通戰術布置,為了早日出人頭地,在誤入演習場地後將錯就錯,聯合兩名戰友「直搗黃龍」,替赤軍偷襲了藍軍的指揮所,成功讓團長關注他,還逃過了處分。
這遠超於同期新兵的軍事素質、超乎常理的好勝心,以及敢於在紀律邊緣反覆試探的膽識,讓燕破岳這個角色強得有點不真實,就連魔鬼教官李祥也開始對他刮目相看。
說實話,燕破岳的人設無疑是套用了「爽文」男主的設定,乍看之下難免會讓人覺得懸浮。
畢竟大多數普通人在應徵入伍後,第一件要學會的事就是服從紀律。可燕破岳仗著自己過人的素質「反其道而行之」,不僅是在挑戰教官的威嚴,更是在踐踏軍隊的紀律。
如果現實中真的有這樣的「刺頭」,估計是很難從新兵營中順利走出來的,像劇中只是被關禁閉3天,然後「發配」到炊事班磨鍊,真的是只有電視劇才會有的情節。
但影視作品不同於現實生活,為了追求戲劇衝突,適當的藝術加工是必要的。
不然平鋪直敘地介紹部隊日復一日、相似度極高的操練過程,恐怕大多數觀眾都看不下去。
而且為了合理化燕破岳的「極端」表現,我們可以看到劇中出現了明顯的伏筆。
在燕破岳、蕭雲傑和呂小天被關禁閉期間,他們通過透氣窗觀察外面的肖飛在苦練。
燕破岳在蕭雲傑和呂小天的言語中陷入了回憶,想起自己兒時曾經和一幫小孩被關在一個暗無天日的地窖里,每天只有關押者提供的一些玉米充饑。
為了逃出生天,他嘗試徒手攀爬石壁,在經歷了多次失敗後眼看只差一點就能逃出去了。
結果其他小孩卻開始大聲呼喊,企圖引起關押者的注意,嚇得他連忙翻出地窖狂奔而去。
從此,他的信條只有一個:只有自己變得足夠的強,不依靠別人,才有「出頭之日」。
顯然,這段可怕的童年經歷就是燕破岳的「魔障」,也是導致他不惜一切代價要「變強」的原因。
因此,當燕破岳結束回憶後,就開始不斷給自己加訓,希望能通過挑戰極限戰勝心中魔障。
另外,從蕭雲傑笑話呂小軍膽小的言語里,我們還可以發現燕破岳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挑戰極限」了,還是小學生時就敢在墓地里過夜。
但到底是墓地睡過夜先發生,還是徒手攀地窖先發生,目前的劇情還沒有交代清楚,但兩者必然有密不可分的關聯,燕破岳的童年經歷還有很多內容可以展開。
而在原著中,燕破岳的「魔障」其實並不是來源於被關地窖的經歷,而是失手讓繼母流產。
因為不知道繼母對花生嚴重過敏,小燕破岳將自以為好吃的花生醬蛋卷留給已經懷孕的繼母食用,不僅導致了繼母的孩子胎死腹中,還讓繼母心灰意冷和燕父離婚。
自此,外界謠傳小燕破岳城府很深,故意讓繼母吃下花生醬流產,維持自己的家中地位。
繼母的離去和謠言的打擊讓燕破岳極度自責,並對花生產生了恐懼,為了克服這個魔障,也為了向父親證明自己,燕破岳才決定成為軍人,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
對比原著設定,我們可以發現劇版對燕破岳的童年魔障進行了很明顯的改動。
雖然目前還不知道燕破岳為何會被關在地窖中,但比起原著因為誤傷親人而產生的魔障,劇版的地窖魔障則會更有戲劇衝突,也更容易埋下伏筆,呼應燕破岳不重視團隊精神的人設。
只不過,這種脫離原著的改編很考驗編劇的功力,畢竟原著的故事經過作者反覆構思,能邏輯自洽;而改編劇情雖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卻容易「高處不勝寒」,破壞了原著的邏輯。
但幸運的是,《特戰榮耀》的編劇馮驥是一位資深的軍旅劇編劇,代表作《火藍刀鋒》和《紅海行動》,都能證明他對軍旅題材劇本的創作有相當的經驗。
而導演徐紀周也是一個拍攝軍旅劇的好手了,他和馮驥合作的作品,《永不磨滅的番號》、《戰雷》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
希望他們這次的聯手能保持水準,讓改編的劇情能做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