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史上最大裁員潮來襲
亞馬遜的裁員潮延續到了2023年。
近日,亞馬遜宣布將開啟新一輪裁員,預計影響超1.7萬名員工,是迄今為止大型科技公司公布的最大規模裁員。
(截自微博)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年末,亞馬遜 CEO 安迪 · 賈西就曾在公開信中表示,亞馬遜的裁員持續到2023年,將於今年年初與受裁員影響的員工進行溝通。
不僅如此,安迪 · 賈西還表示,此次裁員主要集中在亞馬遜的公司層面有多個團隊受到影響,但大部分裁員涉及亞馬遜商店與人員、體驗和技術 ( PXT ) 部門。
而去年11月開始,亞馬遜便宣布開始裁員,裁員主要集中在零售、設備和人力資源部門,當時亞馬遜預計裁員總數約為1萬人,很明顯,此次裁員遠遠高於去年預計人數。
事實上,對亞馬遜來說,2022年就像是一場噩夢。
這一年,隨著網購需求回落,亞馬遜的電商業務開始失速。
2022年第一季度,亞馬遜線上商店銷售額同比下降3%,在北美大本營和國際市場虧損了28.4億美元,而2021年同期盈利達到47億美元。
營收方面,2022 年第一季度,亞馬遜創下了20年以來的最差增速,還出現了2015年以來第一次季度虧損;第二季度,亞馬遜再次凈虧損20.28億美元;第三季度,亞馬遜凈利潤同比下滑 9%。
在2022年前三季度,亞馬遜累計虧損達30億美元。
市值方面,2022年亞馬遜股價暴跌近51%,全年市值蒸發8402億美元,成為美股市值蒸發最多的公司。
正是由於業績低迷、市值暴跌,亞馬遜不堪重負,只好通過關閉部分盈利艱難的部門,控制成本。
去年上半年,亞馬遜撤掉了遠程醫療部門Amazon Care。
同年9月份和10月份,亞馬遜又分別暫停了部分小團隊和核心零售部門的招聘,隨後,包括雲計算部門在內的整個公司的招聘都出現了暫停。
此外,2019年年底到2022年年初,線上消費需求激增,亞馬遜全球員工數量持續飆升。
財報顯示,2018年,亞馬遜員工人數為56萬人,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亞馬遜員工人數增至約160萬人,僅僅在3年時間裡,員工人數暴漲了186%。
然而,隨著網購降溫,亞馬遜員工出現大量冗餘,為了控制成本,亞馬遜逐步啟動了裁員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1月3日,亞馬遜表示,它已與多家貸款機構達成協議,這些機構將為亞馬遜提供80億美元的無抵押貸款,這筆資金將被用於一般企業用途。
種種跡象表明,亞馬遜仍處於至暗時刻,在這種情況下,裁員屬實是無奈之舉。
失速的亞馬遜,輝煌不再
作為世界電商巨頭的亞馬遜,曾經可是風光無兩。
尤其在2020年,亞馬遜的電商業務迎來了爆炸式增長。
2020年第二季度,亞馬遜的凈銷售額同比增長40%,市值更是暴漲至1.5萬億美元。
另外,2020年美國的電商銷售額佔零售總額的21.3%,其中亞馬遜佔據了美國電商近三分之一的市場。
可以說,亞馬遜在美國電商市場佔據著絕對的領先地位。
那麼獨佔鰲頭的亞馬遜又是怎麼淪落到如今這般田地的呢?
首先,電商業務增速放緩。
隨著疫情的形勢變化,消費回歸理性水平,亞馬遜的電商業務受到了衝擊。
以2022年「黑五」為例,大促期間,亞馬遜的線上搜索量敗給了傳統零售巨頭沃爾瑪、塔吉特、科爾士,排名僅第四。
另有數據顯示,亞馬遜2022年在美國電商市場的份額首次出現下滑,從2021年的38%降至37.8%。
其次,亞馬遜的利潤核心開始疲軟。
AWS(亞馬遜雲計算服務)作為亞馬遜最大的盈利引擎,近四年來,每年都保持著25%以上的營收增速,但是從2021年開始,其單季度增速卻出現了大幅度下滑。
2021年第四季度AWS的增速為40%,到了2022年第三季度增速降低到了27%。
此外,近期,AWS故障頻發,導致商家無法登陸後台、無法查看廣告數據、產品排名等,也嚴重影響了商品銷售和配送。
最後,行業競爭加劇。
近幾年來,快時尚電商平台SHEIN高歌猛進,對亞馬遜產生了不小的威脅。
數據顯示,SHEIN的GMV在2020年首次超越100億美元,增速達到250%;2021年,其年收入達到16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60%。
2022年上半年,SHEIN的銷售額更是直接突破了160億美元,同比增速超50%。
(圖源:Apptopia)
在2022年上半年全球購物App下載榜中,SHEIN的全球下載量達到了1.17億,在美國榜單中,SHEIN力壓亞馬遜,登頂下載榜榜首。
另一邊,亞馬遜的老對手沃爾瑪也不容小覷。
早在2018年,沃爾瑪的銷售額就突破了5000億美元,並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零售企業。
從增長速度來看,2021年,沃爾瑪電商收入增長為89%,而亞馬遜的收入增長僅為16%,整體增幅相差甚遠。
從營收規模來看,2021年亞馬遜實現營收4698億美元,同比增長22%,而沃爾瑪總營收達到5728億美元,同比增長2.4%。
2022年第三季度,亞馬遜實現營收1271.01億美元,同比增長14.7%,而沃爾瑪同期實現營收1528億美元,同比增長8.7%,顯然,亞馬遜的營收與沃爾瑪尚有差距。
在美國,沃爾瑪擁有4700家門店,而亞馬遜只有550家,目前,沃爾瑪的全球門店更是突破了10000家,遠超亞馬遜。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3月,亞馬遜宣布關閉68家實體書店、四星級商店以及快閃店。
這也說明了,亞馬遜的線下實體店布局還不成熟。
亞馬遜能否迎來轉機?
由於消費正在朝著線下轉移,亞馬遜的實體店業務逐漸回暖。
2022年第一季度,亞馬遜線上凈銷售額同比下降了3%,但實體店凈銷售額卻同比增長了17%。
此外,截至2022年8月,美國零售商凈開設2478家線下門店,而在2021年,美國零售商僅凈開設68家門店。
基於此,亞馬遜除了在內部進行降本增效以外,也加快了線下開店的步伐,並開始探索新的實體店模式。
去年5月,繼關閉68家實體店後,亞馬遜推出了實體服裝店Amazon Style。
Amazon Style的特殊之處在於,其開闢了多種購物、退貨和換貨的新方式。
例如,消費者可以把想要的衣服帶出更衣室,然後直接前往亞馬遜的掌上型結賬亭結算;還可以通過掃碼店鋪貨架上的條形碼,找到之前購買的尺寸等等。
亞馬遜通過線上線下的高度協同,給消費者帶去了不一樣的線下購物體驗。
除此之外,近日,Snap和亞馬遜時尚(Amazon Fashion)再次開展了合作,並共同推出了全新虛擬試穿功能。
這次合作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吸引更多的移動端用戶在2023年使用亞馬遜的電商功能。
與此同時,亞馬遜還宣布將時尚業務和Amazon Go雜貨店作為今後的業務重點。
亞馬遜作為美國最大的服裝銷售商,此次從電商平台拓展到線下市場,並向時尚業務發力,顯然也是為了反擊沃爾瑪和SHEIN。
不過,就目前來看,相較線下的Amazon Style,虛擬試穿功能的使用率可能會更高,畢竟2022一季度財報顯示,亞馬遜實體店業務只佔其整體銷售額的不到4%,影響力有限。
至於亞馬遜能否通過重構線下實體店格局,帶動整體業績發展,現在很難下一個定論。
但不管怎麼樣,只有尋求新的方式提升核心競爭力,亞馬遜才有可能度過眼前的寒冬。
作者 | 王小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