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東西
作者 | 雲鵬 程茜
編輯 | 心緣
智東西1月6日報道,就在北京時間今天凌晨0點30分,一年一度的全球科技盛會——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 2023)在拉斯維加斯正式開幕,歷年CES大會都被譽為是科技產業發展的風向標。
今年CES展會現場人潮洶湧,好不熱鬧。上屆CES首次回歸線下,但不少參展商都選擇了線上參展,這次雖然疫情尚未結束,但線下的人氣顯然高了不少,幾乎所有領域的頭部科技公司都現身了本屆CES會場。

從家電、智能家居、VR/AR、汽車、PC、晶元、機器人到各類新奇的科技產品,滿滿的黑科技看的人直呼過癮。

會發光能「蹦迪」的電動汽車、又能折又能卷的摺疊大屏、百寸的無線大電視、能殺菌消毒照顧老人的機器人、搬重物送快遞一把好手的外骨骼機器人,還有會「自動駕駛」的嬰兒車、能夠懸浮在水面上行駛的水翼船。

三星、LG兩家顯示巨頭誰也不服誰,把電視「卷」出新高度;英特爾、英偉達、AMD晶元三巨頭在PC領域展開激烈角逐,各種新品貼身肉搏,AMD的蘇媽甚至要與NASA一起探索火星;而聯想、戴爾、華碩等PC大廠也秀出各類筆記本新品,索尼、HTC、雷鳥等新老玩家亮出VR、AR領域的新作。

在谷歌、亞馬遜以及眾多創企的支持下,智能家居Matter生態茁壯成長,有諸多新產品落地。

汽車這邊,施瓦辛格幫寶馬站台發布變色汽車,而大眾的變色汽車不僅能變色還能跟著音樂「蹦迪」。

寶馬i Vision Dee
當然,還有很多新奇的小玩意,比如能給你頭髮「列印」顏色的印表機、能夠「賞鳥」的智能喂鳥器、抱一抱就可以放鬆的枕頭、放在馬桶里通過檢測尿液判斷身體健康指標的檢測儀。

據了解,今年的CES是有史以來辦展規模最大的一次,彙集了來自173個國家和地區的3200多家參展商,涉及41個技術大類,參展媒體也超過了4700家。

接下來,我們將帶你一文看盡CES 2023上最值得關注的新產品和黑科技。
一、LG亮出首款無線OLED電視,三星摺疊屏解鎖「新姿勢」
在CES展會上,以超大尺寸電視為代表的各種各樣的帶「屏」產品一直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LG、三星、索尼這樣的顯示巨頭也會時不時掏出一些黑科技來。這次電視「無線化」成為了一大新亮點,而高端OLED屏幕、QD-OLED屏幕成為了展會上的主角。
今年CES上,LG的M3系列97英寸OLED無線電視無疑成為了最搶眼的一個,雖然此前三星已經發售了100英寸的Micro LED電視,但將OLED屏幕做到這個尺寸,LG仍然是獨一家。

雖然LG在去年CES上就展示過97英寸的OLED電視,但是這次LG亮出的是全球首款「無線」的97英寸OLED電視,通過無線傳輸實現4K 120Hz的視頻體驗。
當然,這種「無線」並不是沒有代價的,取而代之,你需要使用一個名為「Zero Connect Box」設備來實現數據的無線傳輸,這個Box說實話還是挺大個的。

Zero Connect Box
這個連接盒最遠可以放在距離電視30英尺(約9米)遠的位置,並且信號沒有衰減,前提是這個盒子和屏幕之間要沒有遮擋,據了解,實現無線傳輸4K 120Hz視頻背後涉及多項專利技術。
不過略顯尷尬的是,這個連接盒仍然需要「有線連接」,頗有一種當今手機「無線充電」的既視感,雖然手機和充電器之間是無線連接,但充電器還要插電。

雖然這種97英寸的「怪獸」跟大部分普通用戶無緣,但我們還是大膽了解了一下售價,目前LG有線97英寸OLED電視售價大概在2.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7萬元),因此無線M3系列的價格只能更貴。
不過話說回來,相比三星動輒百萬元的百寸Micro LED電視,LG這款百寸OLED電視似乎還有了不錯的「性價比」,畢竟,LG這也是「像素級控光」的OLED。

三星Micro LED電視售價
說到三星,此次三星也展示了一款77英寸的QD-OLED電視,這也是三星目前尺寸最大的QD-OLED電視。

三星77英寸的QD-OLED電視
其搭載了具備智能感知能力的AI,採用最新的OLED發光材料來提升每個RGB像素點的亮度,據稱其峰值亮度可以達到2000nit,這樣的峰值亮度已經接近目前旗艦AMOLED智能手機了。
要知道,OLED相比目前火熱的MiniLED技術,最核心的短板之一就是亮度,尤其是全屏亮度。不得不說,三星在QD-OLED的大力度投入,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除了大尺寸的電視,在小尺寸OLED領域,三星是當之無愧的王者,尤其在摺疊屏領域,市場份額更是一騎絕塵。
這次三星展示了一款名為「混合摺疊(Flex Hybrid)」的概念產品,這款混合摺疊屏最大的特點就是,其屏幕左側可以彎曲摺疊,而屏幕右側可以滑動抽拉,屏幕有兩種不同的變換方式,這也是「混合」一詞的由來。

三星Flex Hybrid
如果只是將屏幕展開,那麼你會獲得一個10.5英寸的平板,如果你還嫌不夠大,那麼可以通過「抽拉」右側屏幕將尺寸擴展至12.4英寸,這樣的尺寸已經接近一些筆記本電腦屏幕了。

三星Flex Hybrid
根據現場展示來看,屏幕右側的結構原理類似「捲軸屏」,當我們推動右側屏幕收回時,屏幕會卷進右側機身內。
摺疊平板我們不少見了,捲軸屏也不是第一次出現,但將這兩種形態結合起來,不得不說,玩摺疊,還得看你三星啊。
作為摺疊屏市場的一哥,三星目前一家佔據了全球摺疊屏手機市場超過八成份額,近年來對於Galaxy Z系列兩款摺疊屏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三星高管在去年8月的一次採訪中透露,他們正在探索Z Fold和Z Flip之後的「新概念」。混合摺疊或成為三星摺疊屏產品發力的重要方向之一。

三星參展的其他摺疊屏產品
二、Matter加速落地,巨頭髮力家庭控制中心,耳機、手錶卷上天
2022年智能家居產業的重磅大事之一必然是Matter標準的面世。Matter標準的發布,為智能家居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打開了新的大門。
此次CES上,Matter生態相應的智能照明、智能集線器等設備紛紛亮相,廠商們兼容Matter標準的設備也是百花齊放。與此同時,亞馬遜、谷歌、三星也在不斷擴展家庭控制中心的形態,從機器人到無線充電板等等。
除此以外,越來越多的家電設備加入了智能化大軍,有內置語音助手的水壺、馬桶,還有統管全家的智能電力中心。
下面我們先來看看Matter生態的一些新品。比如三星就發布了一個能夠兼容Matter和Thread標準的充電座SmartThings Station,這個「小白盒子」可以作為小型的家庭中心,去連接和控制智能家居設備,並集成到Matter平台中。
你可以通過短按、長按和雙擊等方式來控制此前自定義的相關設置,這也是三星將設備與Matter標準兼容的一個關鍵橋樑。
這一設備還可以化身無線充電板,提供高達15W的無線充電。

三星這次竟然還做起了烤箱!三星的Bespoke AI烤箱內置了AI攝像頭,烤箱外部有7英寸LCD觸摸屏,你可以選擇空氣炸、空氣真空低溫烹調、蒸汽烹飪等不同的模式,或者讓演算法為你根據80種不同的菜肴和配料推薦最佳烹飪設置。

此外,Nanoleaf推出了兼容Matter的電視同步燈帶和一系列智能燈開關;Govee推出兼容Matter標準的燈帶,這也將是首批參與谷歌Matter產品搶先體驗計劃的產品之一,也是首批獲得「Works with Google Home」認證的產品之一。

Nanoleaf的燈帶
GE Lighting正在通過一系列新的智能照明Cync動態效果設備擴展其智能家居生態系統,包括新的裝飾性六邊形面板、霓虹燈和智能燈泡等。
還有分分鐘將復古滾輪窗帘變智能的新工具,Eve用於窗帘的新套件MotionBlinds,可以將HomeKit和Matter控制項添加到現有的窗帘中,通過控制電機來運行窗帘。

SwitchBot推出了支持Matter標準的集線器SwitchBot Hub 2 ,這一設備既是溫度和濕度感測器,還能控制屋內的智能家居設備。

這次CES大會上,作為全球安卓陣營底層操作系統廠商以及智能家居市場的主要玩家之一,谷歌也釋放了不少值得關注的信息。
比如谷歌讓設備配對更加快速的「Fast Pair」功能,僅2022年其配對次數就超過3.2億次,也就是說,每天就有超80多萬的設備在進行配對。
谷歌可穿戴操作系統Wear OS 3推出至今,從三星Galaxy Watch 4、Pixel Watch到Fossil Gen 6 Wellness Edition,現在活躍的Wear OS 3設備數量已經是此前的三倍之多。

對於可穿戴設備,谷歌將其定義為多設備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基於Wear OS,用戶戴著手錶就可以控制手機上的快門,來進行遠程自拍。
谷歌還演示了支持Matter標準的智能家居設備連接,如果你佩戴了Pixel Watch,當手錶在附近就可以很快讓手機解鎖。
有趣的是,在谷歌展台處,還有一台由Fast Pair驅動的老虎機,可以為人們分發經典的谷歌裝滿糖果的綠色扭蛋。
另一位智能家居產業的老大哥亞馬遜亞馬遜首次公開演示了「Hey Disney!」語音助手,其包含20多個迪士尼、皮克斯和星球大戰角色語音,具有較強的自定義屬性。
亞馬遜旗下的Ring還發布了車輛檢測攝像頭Ring Car Cam和視頻門鈴Ring Peephole Cam,後者可以安裝在房間現有的貓眼上。

車輛檢測攝像頭Ring Car Cam
亞馬遜的智能語音助手Alexa也頻繁出現在CES現場。
現在,連熱水壺都能對話了!英國品牌Swan為其水壺搭載了Alexa,並稱其為Swan Alexa水壺。你可以通過語音控制水壺進行加熱,在水壺表面還會實時顯示水的溫度,並在加熱完成後Alexa會控制其自動保溫兩小時。
該水壺還可以感知到水壺內的水低於最低水位線,並發出安全預警。

科勒也展示了一個內置Alexa的智能馬桶Numi 2.0,售價高達11500美元(約合人民幣78800元)。它搭載了眾多的LED燈和揚聲器,不禁令人感嘆,馬桶都可以捲成這樣的!
燈帶加揚聲器的設計可謂科技感十足,不過較為尷尬的是,Alexa還會「傾聽」用戶上廁所的情況,但並不會提前告知用戶。

在馬桶上做文章的產品不止這一家。以智能手錶著稱的Withings,在CES上亮相了一個放在馬桶里的家用「尿液實驗室」,你將U-Scan貼到馬桶上,就可以在上廁所時掌握你的新陳代謝和生殖健康狀況。

說到語音助手,自然會聯想到智能音箱,今年CES上,雷蛇(Razer)就推出了一個可以根據你的頭部優化聲音效果的條形音箱Leviathan V2 Pro。
據稱,這款音箱內置了一個紅外攝像頭,一旦檢測到你的位置發生變動,就可以通過實時調整音頻束來優化聲音。
不過,這一設備的價格高達400美元(摺合約人民幣2752元),這是該公司目前價格最高的一款音箱產品。

除了這些傳統智能家居產品,在此次CES上,一些公司在美妝領域帶來了一些比較有意思的科技產品,我們也可以在家中使用到這些智能產品。
比如,一家名為Prinker的公司在CES上展示了一款攜帶型發色紋身印表機。

簡單來說,這款印表機可以直接給你的頭髮染色,還能在你的手臂上來一個炫酷的紋身。
印表機所使用的是防水化妝品墨水,當然,這些臨時的染色和紋身都是可以洗掉的。
三、新老玩家齊聚VR、AR賽道,價格直破1000美元
接下來我們將目光聚焦在VR、AR領域,這次Meta的缺席顯得有些意外,不過HTC這樣的老牌VR廠商照例帶來了新品,另外一些新玩家也在CES上亮相了不少產品,比如索尼、雷鳥等。VR、AR頭顯的價格則呈現上揚的趨勢,1000美元以上的VR新品逐漸多了起來。
索尼的PS VR2應該是不少主機玩家都非常期待的一款產品,在CES上,索尼終於正式發布了這款起售價549.99美元(約合人民幣3770元)的VR頭顯,其將於今年2月底上市。

從參數來看,PS VR2為單目2K、雙目4K的解析度,120Hz刷新率、110度視場角,鏡片為菲涅爾透鏡,支持當下熱門的眼動追蹤以及注視點渲染技術。
PS VR2上搭載了四顆攝像頭,能夠追蹤手柄和玩家,頭顯中還配備了馬達提供震動反饋,這對於遊戲來講還是比較重要的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PS VR2的手柄中加入了手指觸摸偵測技術,可以讓手柄複製自然的動作和手勢,即使你沒有實際按下按鍵,仍可自然地與遊戲內的物品及環境進行互動,手柄還會提供真實精確的觸控反饋。

玩家試玩PS VR2
熟悉主機遊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說到做觸控反饋,索尼應該說是行家中的行家。
既然是遊戲大廠,遊戲內容自然少不了,索尼互動娛樂總裁在CES上宣布,PS VR2在2月首發時,就能支持30款以上的遊戲,包括《無人深空》、《生化危機8》、《地平線·山之召喚》等3A大作。
銷量方面,索尼預計2023年PS VR2的銷量能有120萬至150萬部,預期還是比較樂觀的。
除了索尼,VR老廠HTC這次也展示了新品HTC Vive XR Elite,售價1099美元(約合人民幣7560元),將於明年2月上市。

HTC Vive XR Elite
VR頭顯變得越來越貴了,似乎已經成為了事實,從Meta的Quest Pro到HTC的Vive XR Elite,1000美元以上的VR頭顯似乎正在崛起。
這是在為蘋果的MR頭顯鋪路嗎?畢竟根據業內信息來看,蘋果首款MR頭顯的定價,可能在3000美元左右。
在硬體方面,Vive XR Elite搭載了高通XR2晶元,並沒有使用最新的第一代AR2,2K屏幕解析度、90Hz刷新率和110度視場角都只能說是中規中矩,它可以連接PC運行SteamVR,也可以連接安卓手機。

Vive XR Elite前部搭載了一個深度感測器,配合攝像頭,可以最終實現混合現實的體驗,與Quest Pro類似,但Quest Pro並沒有搭載類似的深度感測器。
其實Vive XR Elite比較亮眼的是其便攜性,它的重量在340g左右,在摺疊後,可以直接裝在一個桶裝收納盒裡,大小跟一個水杯差不多。

HTC Vive XR Elite收納盒
在VR/AR領域,除了老牌巨頭,我們也在這次CES展會上看到了一些新面孔。
比如雷鳥科技就在今年CES上發布了AR智能眼鏡RayNeo X2,其外觀十分簡潔,與我們平時佩戴的眼鏡幾乎看不出明顯差異。

RayNeo X2
RayNeo X2的一項主打功能就是實時翻譯,當你的外國友人佩戴上這款眼鏡時,如果你對他說中文,那麼英文翻譯結果就會實時呈現在眼鏡屏幕上,也就是呈現在你朋友的眼前。
當然,像導航、聽音樂、拍照片這些AR智能眼鏡常見的功能,RayNeo X2也均可以實現,近視用戶也可以插入屈光鏡片來調節度數。
RayNeo X2內部搭載了高通最新的第一代AR2晶元,性能自然不必多說,顯示方面,其採用了雙目全彩Micro LED+光波導技術的顯示方案,畫面亮度可以達到1000nit。
目前消費級AR眼鏡已經推出了不少,各家的方案本質上看差異並不大,如何更好地讓用戶感受到AR眼鏡能夠帶來獨特的體驗,從而創造需求,或發現需求,是廠商們都在思考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時,在CES上,與AR相關的不只有穿戴設備,這次美妝品牌歐萊雅推出了兩款新奇的化妝小工具,其中就用到了AR技術。
這款化妝小工具使用AR幫你選眉形、畫眉毛的Brow Magic,還有幫你塗口紅的HAPTA,能夠幫助行動不便的人。不得不說,這些產品將大大解放手殘星人。

幫你塗口紅的HAPTA
四、不是「會發光變色」的車,都不好意思出來見人了
相比隔壁元宇宙圈按部就班的發布,車圈這次引起的關注度顯然更高。
在這次CES上,「會變色」成為了車圈的主題,不論是通過電子墨水屏變色還是通過變色油漆,車輛的色彩變換成了抓人眼球的亮點,而這背後,AI技術的應用潛力也值得注意。
德國汽車巨頭寶馬推出的i Vision Dee概念汽車應該說成為了汽車品類中最搶眼的產品之一,佔盡了風頭。

i Vision Dee
i Vision Dee前臉的進氣格柵實際上是兩個碩大的電子墨水屏,你可以給i Vision Dee賦予情感、表情,並通過電子墨水屏展示出來,而車內的AI智能語音助手又可以與你說話。
說實話,寶馬這做的不是車,這是給你找了個「伴」呀。
實際上,不僅是進氣格柵,i Vision Dee整個車身都被240塊電子墨水屏包裹住了,你可以在幾秒鐘內改變車身的顏色、圖案。
i Vision Dee
這款車性能如何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如果能開這樣一輛車上路,那一定是整條街上最亮的崽。


當然這種發光是可控的,大眾將車身分為了22個區域,可以分別點亮,並連接到音頻系統,整個車身外部會變成一個「音樂可視化」展示界面,隨著音樂進行「律動」,開大眾ID 7去蹦迪,你一定也是最亮的崽。

如果你看膩了自動駕駛汽車,那麼你見過自動駕駛嬰兒車嗎?
在CES上,加拿大公司GlüxKind展示了一款名為Ella的自動駕駛嬰兒車,當然,這款嬰兒車不是為了讓孩子「自動駕駛」,而是為了解放大人的雙手。

當你抱孩子的時候,Ella會自動保持以當前速度前進,當你遇到上坡的時候,它會自動提供助力,而在下坡的時候,如果你突然鬆手,Ella還會自動剎車,而且是緩緩的剎,不是急剎。
不得不說,現在搞自動駕駛,都要「從娃娃抓起了」,是真夠卷的!
除了汽車,別忘了船。瑞典科技公司Candela這次展出了最新的Candela C8電動水翼船,正如它的名字一樣,這是一款可以「在水上飛」的船,Candela C8在水上行進時,只有動力系統會位於水中,船身整體是懸浮於水面上的。

這樣做最顯而易見的好處就是安靜,引擎的轟鳴被藏在了水下,船身與水體的摩擦也隨之減小。Candela C8的最快航速可以達到50節(57.5英里每小時),最大載客人數為8人。

Candela C8
Candela C8的核心技術升級在於其推進系統進行了重新設計,看上去十分簡約,同時又可以提供強勁的動力和持久的續航。Candela C8充電一次可以航行50英里,而充滿一次電需要兩個小時。

Candela C8推進裝置
也有媒體將這艘水翼船稱之為「水上魔毯」,這樣的形容十分貼切。不過其39萬美元的售價,應該要比絕大部分「毯子」都貴了。
五、給TWS耳機裝上屏幕,健康監測依然是手錶的重頭戲
看完了地上跑的、天上飛的,我們來看看身上穿的。
在這次CES上,「帶屏」已經成為可穿戴設備領域的一大趨勢。現在不止手機、手錶有屏幕,TWS耳機上也有了。JBL推出了帶無線觸摸屏幕的TWS耳機Tour Pro 2,其價格可能與AirPods Pro相當。
這款耳機的屏幕為1.45英寸,略小於智能手錶屏幕。在屏幕上,你就可以控制音樂播放、通話並查看通知,相比於語音、控制耳機柄等方式,屏幕控制可能更為簡單直接。
惠普也加入了在TWS耳機上裝屏幕的行列,其推出的Poly Voyager Free 60系列是專門為「日常混合工作者」設計,這塊屏幕的功能看起來與JBL並沒有很大區別,都是接聽、拒絕來電及音樂播放等。
Poly Voyager Free 60每個耳機上有三個麥克風,可以增強我們說話的聲音清晰度。

智能手錶方面,Citizen推出了第二代兼容Wear OS 3的手錶Citizen CZ Smart,這款手錶搭載了「CZ Smart YouQ(自我保健顧問)」功能,通過分析你的睡眠時間、睡眠時心率等,給你的睡眠提出建議,養成睡覺的好習慣,這對於一些有睡眠障礙的年輕人來說大有用處。
不過這款手錶從外形來看,更像傳統的機械手錶。

Fossil官宣了第6代Hybrid Wellness Edition,將機械手與具有背光功能的電子墨水灰度顯示屏相結合。當然,心率、血氧、最大攝氧量和自動鍛煉檢測也是比不可少的健康功能。
這種外形的最大好處是電池續航時間長達兩周,充電60分鐘即可達到80%。
在可穿戴領域,LOOVIC還推出了一個外形類似頸部按摩儀的物聯網設備,當你對空間認知感到困難時,這個設備可以通過觸覺感知和骨傳導語音來進行引導,其介紹稱自然程度相比於有人在附近引導。
比如開車不能分心看屏幕、邊走路邊打電話時,這個設備就可以充分解放我們的雙手和雙眼,你不需要盯著地圖或手機,只需要通過接收語音和觸覺信息就可以找到想去的地方。
六、PC圈燃爆,「藍綠紅」晶元三巨頭拒絕擠牙膏,PC大廠筆記本放大招
今年的CES,毫無疑問是PC圈的一場盛宴,從PC筆記本電腦到CPU、顯卡等PC硬體,各種新品應接不暇,並且英特爾、英偉達、AMD晶元三巨頭的產品普遍在性能大幅提升的基礎上,實現了能效比的顯著提升,可以說是魚和熊掌兼得,此外AI也成為晶元圈熱詞。

當然,聯想、華碩、戴爾等PC大廠都發布了筆記本電腦以及顯示器新品,但大多是基於PC硬體更新而做出的升級,在外觀方面,雙屏、旋轉等設計並非第一次出現。
首先我們看看PC晶元三巨頭又掏出了哪些「核彈」。
英特爾這邊,早早亮出了第13代酷睿處理器家族65W和35W的台式機處理器以及HX、H、P、U和N系列移動處理器新品。

其中酷睿i9-13980HX成為了筆記本電腦中首款具有24核心的移動處理器,並且單核最高睿頻直接衝上了5.6GHz,相比12代HK系列產品,其單線程性能提升11%,多線程性能提升達到了49%。

除了處理器新品,英特爾還公布了WiFi、藍牙、Thunderbolt以及Evo認證標準方面的一系列技術升級。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英特爾在Evo認證中加入的多設備協同技術,不僅廣泛應用在Android設備上,同時也可以應用在iOS設備上,使得Android、IOS系統和筆電連為一體。
目光來到GPU巨頭英偉達這邊,英偉達第一次將「90級」GPU落地在了筆記本電腦中,發布了搭載RTX 4090的筆記本電腦產品,這種「怪獸級」筆記本電腦,可以同時外接3塊4K 60Hz的顯示器,組成環繞式屏幕。
此外,英偉達還發布了用於台式機中的GeForce RTX 4070 Ti,其相比上代旗艦顯卡,實現了3倍的性能提升,同時功耗只有一半。可以說是馬兒跑的又快、吃草又少。
AIC廠商的RTX 4070Ti產品已陸續開售
當然,不論是筆記本電腦還是台式機GPU的性能提升,都離不開AI技術的加持,比如DLSS 3技術的加入,讓RTX 40系列GPU的遊戲性能實現了翻倍式提升。
簡單來說,DLSS 3可以讓電腦「腦補」出兩幀圖像之間的畫面,從而實現「補幀」,提高幀率,這背後AI演算法發揮著關鍵作用。
相比英特爾和英偉達,AMD這邊可以說是「雙線作戰」,在處理器方面要跟英特爾掰手腕,在GPU這邊又要跟老黃叫板,不得不說一句,蘇媽給力。
面向消費端,AMD發布了Ryzen 7000系列移動處理器,以及3款基於3D堆疊V-Cache技術的桌面處理器Ryzen 7 7800X3D、Ryzen 9 7900X3D、Ryzen 9 7950X3D。
眾所周知,上代5800X3D憑藉3D堆疊V-Cache技術,在遊戲性能上實現了相當亮眼的表現,甚至在不少遊戲中都贏過了當時英特爾旗艦處理器i9-12900K。
這次根據蘇媽亮出的PPT,頂級Ryzen 9 7950X3D的遊戲性能,相比英特爾最新的旗艦處理器i9-13900K,有著最高24%的領先,領先幅度還是相當大的。不過這只是理論,實際表現我們還要等待後續實測。
畢竟,英特爾、英偉達和AMD的發布會PPT,懂得都懂[doge]。
在移動處理器方面,特別值得一提的是,Ryzen 7040效率移動處理器集成了一個專用片上AI引擎Ryzen AI,蘇姿豐說這是x86處理器上的第一個專用AI處理晶元。
在與英偉達叫板的GPU方面,AMD正式將RDNA 3架構引入筆記本電腦中,推出新款Radeon RX 7000系列移動顯卡。根據蘇媽PPT,其中RX 7600M XT這款中端移動顯卡,在多項遊戲測試中的表現都超過了英偉達台式機RTX 3060。
除了消費級新品,面向數據中心伺服器領域,AMD預覽了AI推理加速器AMD Alveo V70,稱這是75W級TDP中的最高AI算力產品,峰值算力達400TOPS,預計今年春季問世。
AMD還亮出了首款數據中心APU Instinct MI300,蘇姿豐稱其是「AMD迄今最複雜的晶元」,共有1460億個晶體管,通過3D堆疊技術封裝了採用5nm和6nm製程的Chiplets,預計今年內問世。
最後,蘇媽還和美國宇航局前宇航員Cady Coleman博士聊了聊AMD自適應計算在幫助太空探索計算數據方面的作用。從「好奇號」和「毅力號」火星車到「阿耳忒彌斯1號」登月任務,AMD FPGA和自適應SoC一直在為太空任務提供動力。
在三家PC晶元巨頭耀眼光芒之下,全球PC廠商們也紛紛亮出自己的新產品、新技術,包括聯想、華碩、惠普、戴爾等,新品總計甚至超過百餘款,這裡我們選擇部分有代表性的來看。
華碩ROG發布多款筆記本電腦新品
在這次CES上,全球PC一哥聯想發布了一款可旋轉屏幕的雙屏筆記本電腦ThinkBook Plus Twist,這款雙屏筆記本電腦的屏幕一面是OLED,一面是電子墨水屏,並且屏幕可以圍繞中心的轉軸進行旋轉。
聯想ThinkBook Plus Twist
筆記本在合上屏幕後,還可以作為一個超大號的平板來使用,而且這個平板也將擁有OLED和電子墨水屏兩種屏幕。在平板狀態下,你可以使用墨水屏辦公、看小說,也可以使用OLED屏幕玩遊戲。這兩塊屏幕都支持觸控,也可以使用手寫筆。
聯想ThinkBook Plus Twist
電子墨水屏顯而易見的好處就是省電,如果單獨使用電子墨水屏顯示,電腦的續航可以達到21小時左右。
ThinkBook Plus Twist的起售價為1649美元,預計在今年6月發貨。
雖然LG不屬於PC大廠,但是這次LG發布的輕薄筆記本Gram系列還是值得提一下的,LG Gram的厚度做到了10.99毫米,沒錯,大概就是1厘米厚。相比之下,最新款的蘋果MacBook Air厚度為1.13厘米。
LG Gram
在極致輕薄這件事上,廠商們真是「卷」出了新高度。
七、能打工的機器人!接管你的睡眠、生活、工作和安全
最後,我們來聊聊機器人。雖然機器人曾在前些年成為CES上最紅的品類,但今天來看,其熱度已經遠不如屏宇宙、元宇宙、汽車甚至是PC圈。
今年CES上的機器人,走的比較務實,甚至已經開始實打實的「打工」了,他們能消毒殺菌、、看護老人,還能夠輔助睡眠。
比如在日本的一些老年護理機構中,Aeolus Robotics開發的服務機器人Aeo已經派上用場。這個小機器人堪稱多任務專家,它可以送貨、紫外線殺菌消毒、照顧老人和進行安保。它的手部就有紫外線燈板,視覺感知還能檢測老人是否跌倒。
Yukai Engineering發布了一個超可愛的機器人,燈光伴侶機器人Lightony的外形呆萌可愛,它不需要互聯網連接,可以幫助用戶快速進入睡眠模式。
今年,亞馬遜也首次將其家庭服務機器人Astro帶到了CES,在現場演示了它可以檢測寵物和識別家中的某些物體的新功能。
相比這些可愛的機器人,外骨骼機器人就顯得有些「硬核」了。
德國仿生Apogee外骨骼機器人是專為體力勞動者打造,每次舉重動作中為下背部提供高達66磅的支撐。今年在CES上首次展出的是其第六代設備,並且也是該公司迄今為止最輕的動力套裝。
這款設備可以監測和分析人體工程學性能,當你以不安全的方式移動時會發出預警,提高人們在工作場所的安全性。
石頭科技的旗艦掃地機器人S8系列也在CES上亮相了。S8採用了雙滾刷,其好處在於掃地機器人不會被頭髮等纏住。S8系列有三個版本,分別是S8、S8 Plus、S8 Pro Ultra,最高級版本的底座,可以清空垃圾桶、清洗拖把、自動上下水。
石頭科技掃地機器人S8系列的雙滾刷
此外,一家名為EcoFlow的公司官宣了三款新設備,主要用於戶外出遊場景。三款新品包括帶製冰機的Glacier冰箱、割草機器人Blade和空調Wave 2,這些設備都是電池供電,真正將攜帶型發揮到了「極致」。
其中,割草機器人不僅可以護理草坪,它的背部還能收集樹葉,真正做到「一條龍」服務。
割草機器人Blade
結語:CES人氣回歸,科技賽道蓄勢發力
在今年CES正式開展之前,已經有不少廠商在展前發布會上揭幕了新品,但當CES真正到來時,我們還是深深感受到,有太多亮眼的科技產品了,根本說不完,也看不盡。從晶元到各類智能硬體產品,再到應用服務,小到耳機,大到船舶。
電視尺寸依然越來越大,並開始向無線化發展;OLED、柔性屏幕技術仍然是廠商們聚焦的重點;以Matter為代表的智能家居標準落地逐漸加速;VR、AR產品在參數、功能上基本已經成熟,在價格上開始上探;機器人的形態已經基本固定,實用性顯著增強;電動汽車無疑是展會聚光燈下最亮眼的一類產品,可以看到,車機的功能早已不限於駕駛,各種智能交互技術的應用,帶來了更多新奇的體驗。
CES是全球消費電子產業的盛會,同時也是預示整個科技產業未來發展方向的重要平台,在全球消費電子產業經歷2022年嚴冬之後,此次巨頭雲集、新技術新產品噴薄湧現的CES,或許會讓2023年科技產業的春天來的更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