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援引島內媒體的報道稱,近日蔡英文「論文門」事件在島內不斷發酵,11月29日、11月30日連續兩天,台北市地方法院圍繞著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展開了庭審,一直追打蔡英文「博士論文」的島內媒體人彭文正以及蔡英文本人分別派出了律師代表自己出庭打官司,而彭文正則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參加庭審。
蔡英文
在持續兩天的庭審中,蔡英文一方展示了一份據稱是蔡英文的「原版博士畢業論文」,不過對於這份曾在2019年公開展示過的論文,彭文正一方提出了許多質疑,更有意思的是,不待處理完這些質疑,庭審的法官張詠惠居然著急結案,並宣布將在12月23下午正式宣布判決結果。此舉引起了彭文正一方的憤慨,現場拍桌罵法官混蛋。
目前此事已經成了島內媒體輿論熱議的話題。針對蔡英文的「論文門」事件,12月2日,台灣地區一名退休教授在島內媒體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博士論文初稿豈等同於真本」的文章,給出了自己對蔡英文「論文門」事件的看法。
他在文章中首先寫道:有關蔡英文的論文門案,今日已開庭,被告律師提出了所謂的論文原本,以證明蔡英文當初的確是寫了論文,呈交於學校,並以此論文通過了考試,取得了正式的博士學位。我本以為這應該是最能還蔡英文清白的證物了。殊不料他們所拿出的「原本」,竟然還是2019年在蔡英文辦公室公開示眾的初稿——一頁一頁散裝、未有裝幀、未有連貫頁碼,甚至上面還充滿了立可白所塗改的文句,以及超過400個錯字的「初稿」。
然後這位退休教授在接下來的文章中以「初稿」對蔡英文論文事件進行分析,他寫道:猶記我當年撰寫論文,「初稿」還是用手寫的,完成了幾百張600字的稿紙,也必須先去影印、裝訂,才敢送交給系所。通過口考後,回來還必須將口試委員指出的錯誤之處,加以改訂、修正,然後才請人打字、印冊。
島內媒體的相關報道截圖
事實上,「初稿」只能證明蔡英文「曾經」寫過論文而已,因為就一般的博士(甚至碩士)學位取得的程序,必然有以下幾個階段:1.初稿完成;2.編妥目次、頁碼、裝訂成冊;3.提交系所備審;4.尋找口試委員;5.安排口考日期;6.口試;7.審查通過與否,並提供修改意見;8.取回修訂;9.重新裝幀,從封面、內頁、目次、頁碼等皆須齊備;10.送交系所;11.取得博士學位。這11個程序,都是必須完成的。而蔡英文的律師所提出的「初稿」,甚至連第2個程序都沒走完,世上豈有任何一個學生送交論文時是以散頁提交的?
如果從這些過程進行分析的話,很明顯蔡英文是在給外界刻意製造出一種「她寫過博士論文」的畫面,但具體結果如何可就不得而知。
不得不說,如果蔡英文真是「身正不怕影斜」的話,何必總是拿「初稿」示眾呢?光明正大地將自己的最終版本的「博士論文」完成版本拿出來不更具有說服力嗎?
這位退休教授還繼續寫道:蔡英文曾自誇她的論文經由口考委員認證,是足以取得2個博士學位的,所以破例給了她1.5個學位。既然有如此表現傑出的優秀論文,如果是我,在經濟許可的情況下,肯定非得印個三五百本來「驕其鄉人」不可。而且蔡英文所取得的可是英國著名的LSE的洋博士,在那個年代,「海歸」回來的洋博士,可真不是我們的「土博士」所能比擬的;蔡英文出身於富豪之家,家大業大,論文又是如此的優秀,而我不怎麼起眼的論文、書籍,都還能輕易取得,但蔡英文至今卻連一本「正式」的論文都拿不出來,這真是讓我大惑難解的事。
不得不說,這位退休教授以自身角度出發,進行類比,既然蔡英文如此自誇,而且她還家大業大,為何會沒有一本「正式」的論文呢?這可真算是蔡英文「論文門」的又一疑點。
蔡英文辦公室公開展示的蔡英文「博士論文」
最後,這位退休教授寫道:蔡英文究竟是「真博士」還是「假博士」,我心底自有定見,不必多說。但如果依照蔡英文律師所提出來的「初稿」,就意欲「證明」她有論文,並以此取得博士學位,請恕我還不至於如此昏蠢愚昧,是絕對難以認同的。
從這位退休教授的話語中,很明顯可以感受到,他對蔡英文的「博士論文」有著嚴重的懷疑,因為寫論文初稿不等於有論文,更不可能憑藉此就能拿到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