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明星去偏僻農村開了個小賣部,每天生意怎麼樣?湖南衛視《雲上的小店》可以告訴我們藝人走進農村,他們這樣能帶富一方嗎?
很多年前,有句老話,「要致富先修路」,現在路是修好了。那農村的產品銷不出去,還是不能富裕起來的。為了能讓湖南境內的小河村富裕起來,更好的宣傳鄉村農產品,湖南衛視打造了一個明星小賣部,它作為村裡的CDB,作為村裡經濟發展主流,雲上小店發揮巨大的作用。
先來看一下我們的明星店員,有汪涵,沈夢辰,楊迪三個固定員工。這裡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有,第一天開店營業時,村民見到掃描機都懵了,什麼是條形碼,什麼是商品掃碼?逛超市結賬習以為常的事情,在鄉村卻成了新鮮事。他們為村民提供了很多優惠商品。大家紛紛來搶購。
開小賣部真能助力村民致富,讓大家收入增加嗎?其實他們還有其他方式,改造村民的家,做成民宿,一棟樓住12個人,定價4800。但是定價,似乎忽略了旅遊的本質。汪涵這個價格也飽受大家的爭議。可能著名景點的民宿價格也如此,但畢竟這裡還是有待開發的景點。這個應該有所降低。
村民們在這個栗柿小築都有股份,如果能依靠節目組的影響力,為村裡帶來旅遊團,那還是實實在在增加村民的收入了。可以能住12人的民宿,也是一個瓶頸,滿足不了大旅遊團進駐。
經常混跡網路的我們,應該都清楚,如果想讓村民致富,最簡單粗暴的就是把當地產品銷售出去,不要爛在地里。這裡提到了三農主播問題,湖南衛視作為國內娛樂節目的翹楚,她會去直播帶貨嗎?這不是她主營業務。也就是說,雲上小店的意義就是一個鏈接外界的橋樑,提升小河村的知名度。
如果小河村越來越有景點韻味了,那來這裡遊玩的人就會多。來這裡消費的人自然會拉動村裡的GDP,雲上小店也應該回到村民的股份當中。
現在節目播了好幾期了,大家更多看到的是明星想方設法賣掉,促銷店裡的產品,我們的支書卻是最忠實的顧客。這說明了什麼,明星效應下助力三農也是不容易的。為了推廣小河村的知名度,明星體驗小賣部生活,慰勞和體驗農民工生活。
《雲上的小店》製作的用心良苦,帶火小河村成為一個農家樂旅遊的好出處,才是最大的致富之路。第一期節目里,村民很高興節目組進來開店,很熱情地幫搬商品開店。讓大家看到笑臉喜慶洋溢的村民,就知道節目組做了不少助農好工作。如果能提高知名度,帶來更多的遊客,那真是功不可沒。縱觀各個電視台,也就湖南衛視敢冒險辦這樣的三農節目,畢竟需要強大的資金支撐的。
也期待更多人關注鄉村發展,助力三農,增加國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