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時尚界有個不大不小的消息,3月號的台灣《VOGUE》封面出爐後,竟然被無數吃瓜群眾稱讚"洋氣""好看"。
可要知道,當年的台灣《VOGUE》可是被嘲諷的對象。那麼到底這一期出現了怎麼樣的新轉變呢?
從明星雜誌轉型時尚雜誌,封面風格被稱讚
最新一期的台灣《VOGUE》從發布封面時,就用了幾個新字:"新面貌、新視角、新體驗"。封面風格也是大變。
不僅封面人物統統換成了活躍在國際舞台上的,本土模特界的領軍人物,還一改以往多在棚內拍攝的傳統。以自然的人與景取勝,品味頗高。
這第一張封面來自模特唐熒霜。只見她披散長發,半裸上身,戴著頗有設計感的花朵,轉頭看向前方。一絲秀髮隨風飄揚在她的臉上,攝影師精準地抓住了這一動感的瞬間,模糊的背景前只有她略帶飄忽的眼神,顯得她既神秘又美麗。
要說第一張封面是將人物放大到極致,第二張封面則是將人物縮入風景中。站在小溪邊的模特徐蔚晴,身著白色蓬蓬袖短裙,倚坐在大石頭旁。腳下是密密麻麻、形狀不一的石頭。而遠處則是綠色的森林,達到了人景合一的效果。
第三張封面則是回歸都市。兩位模特互相依靠,站在鋼筋水泥之間。衣服顏色款式也顯得跳脫,設計感極強。既有女性柔軟的橙色花紋短裙,又有堅硬的黑色皮衣。兩相對比,頗有意味。
不僅業內人士紛紛稱讚美麗,就連吃瓜群眾們也是給出好評。的確,比起之前的毫無美感、奇葩構圖的台灣《VOGUE》,這已經算是巨大的進步了。畢竟之前都能把一個個美人,拍成一個個黑歷史。
更換編輯團隊,打造新的《VOGUE》
要說起之前的台灣《VOGUE》封面,那真的是一言難盡。雖然開刊時間非常早,但封面水準在亞洲幾乎是倒二爭一的水平。
台灣《VOGUE》很喜歡拍女明星,但是女明星的妝容大多很是不符她們本身的風格。
比如本來走小清新風格挺適合的桂綸鎂,就硬生生化了個煙熏妝,斜戴著帽子,完全失去了辨識度。桂綸鎂特有的神秘氣質,被硬生生拗成了離家少女叛逆蹦迪風。
再比如這一期以林志玲前往摩納哥旅行為主題,拍攝的風格應該是比較輕鬆愉悅的。但封面卻把林志玲拍得像一個,乘坐郵輪,前往摩納哥爭奪家產的"心機寡婦"。一如既往的奇怪鏡頭,拍得林志玲一點兒也不美。
再比如這一張2016年4月號的《VOGUE》,以郭采潔為封面人物,拍攝更是胡來。短髮裸妝的郭采潔,卻硬生生畫了兩道粗粗的眉毛,身上的衣服既不柔美也不牛仔。
更為奇怪的是郭采潔的姿勢,整個人半佝僂著,一隻手叉著腰,一隻手捂著肚子,像是身體不舒服一般,根本談不上美麗,反而展現出了一種"流浪乞兒"的既視感。
可能是這幾年聽得太多關於台灣《VOGUE》的批評,於是在去年底,不僅將本來負責《VOGUE》的主編,也是電影《小時代》的造型顧問黃薇撤走,負責視覺的總編輯也離職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新主編,名為孫怡。
這位孫怡可來頭不小,她是台灣名媛孫芸芸的堂妹,家裡也是頗有實力。在美國加州藝術學院學成之後,在美國時尚界摸爬滾打了15年的時間。這次出任《VOGUE》的總編輯,看來也是帶著革新之風來的。
不過不得不說,自從新編輯在去年9月上任之後,台灣《VOGUE》的風格就改變很多。捨棄了以往小家子氣的拍攝方法,轉而以構圖、色彩為重的時尚拍法。
之前被人屢屢詬病沒啥氣質的昆凌,在新的視覺、攝影把控下,在台灣《VOGUE》上貢獻了一套經典的大片,居然也透出了一股成熟的美麗。
雖然近些年來,台灣的時尚界一直被諷還停留在上個世紀的審美中,但最近幾大刊的革新與變動,還是看到了時尚界想要改變的味道。
反觀國內,如今四大刊的拍攝手法、風格似乎也陷入了瓶頸期,經典大片再難出爐。取而代之的是爭奪流量,忽視時尚。我們的改變何時才能到來呢?拭目以待。
#台版vogue#,#雜誌大片#,#時尚封面#
作者:路快快
責編:Ec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