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墨/攝)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徐仲超 報道:3月20日,一架空客A320飛機在天津—廣州往返航路上首次應用四維航跡精細化管制新技術完成試驗飛行。我國成為繼法國之後全球第二個組織開展此項新技術試驗飛行的國家。
四維航跡管制技術實現了地面空管自動化系統與飛機飛行管理系統的實時信息交互,可以對航班滑行、起飛、爬升、巡航、進近、著陸等全階段的四維航跡(空間三維和時間維)進行精細化控制。在過去三維空間(水平航路和垂直高度層)管制指揮的基礎上,該技術為飛行航路點賦予了「可控到達時間」,實現了整個飛行「定時、定點」。應用該技術後,管制指揮的時間精度將由過去的分鐘級別提高到10秒級別,時空間資源的使用效率將大幅提高。
在飛行總結會上,民航局總飛行師萬向東表示,新技術應用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民航各單位在各自領域內應用新技術的過程中,要在頂層設計上下功夫,做好不同技術及其應用領域的對接,做到協同推進;要充分認識新技術應用的意義及其長遠利益,認清新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加強學習,轉變觀念和意識,積極推廣新技術;要把新技術應用的著眼點和落腳點放在提高民航安全水平和服務質量上來,盡一切可能將新技術儘快轉化為民航全要素生產力,充分發揮新技術的效果。
民航局空管局局長車進軍表示,TBO(基於四維航跡的運行)具有精準化、協同化、可預知等特點,有利於提高我國民航的安全水平,提高空域資源利用率和運行效率,實現運行協同、信息協同和系統協同。下一步,民航空管系統將加強頂層設計,繪製我國民航空管TBO發展路線圖;加大研發投入,密切關注歐洲大規模I4D(初始四維航跡)演示驗證項目的進展,持續開展我國TBO相關試驗應用工作;加強國際合作,不斷提升我國在空管新技術研究領域的國際影響力。
據了解,為應對航空運輸量持續增長給空管系統帶來的挑戰,國際民航組織將TBO作為下一代空中航行系統的核心運行理念。其中,四維航跡精細化管制是TBO的技術基礎。2015年,科技部批複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空中交通航跡運行技術與驗證」項目,由民航局空管局、民航數據通信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航等單位共同承擔。未來,民航空管系統將持續加大空管新技術的研發、驗證、應用和推廣力度,促進空管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