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7時14分,迎來了立冬節氣。
日子走得急匆匆,還身處於秋日宜人的氣候里,立冬已悄然而至。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釋:「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說的是在立冬這一天,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藏起來準備冬眠,勞作了一年的人們,在此刻稍作休息,好好犒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
在北方,立冬要吃餃子。金華雖沒有這樣的習俗,但喜食湯圓,更是偏愛鹹湯圓。

大傢伙兒印象中的湯圓大多都是甜口的,以細膩白凈的綿白糖、醇厚的黑芝麻和豬板油為餡,湯水用的是紅糖化開的甜水,吃得是甜蜜,卻容易膩味。而金華人吃的鹹湯圓餡料並不拘泥於定式,白蘿蔔、蝦米、筍、芹菜、豬肉等都是常見的用料,湯底可以用精心調配的高湯,也能是簡簡單單的醬油加香蔥,不同的人家有不同的口味,就能做出風味多變的鹹湯圓。
白龍橋鎮葉店村的葉菊香奶奶家每到立冬都要煮上一碗鹹湯圓,平平常常的肉湯圓,葉奶奶做了幾十年。

雖是最普通的湯圓,葉奶奶也講究,她覺得超市裡的糯米粉軟得粘牙,提前一個月準備了糯米準備自己磨粉。糯米要浸泡一天以上,用清水反覆搓洗數次,再平攤晾曬。曬上好幾個太陽之後,葉奶奶才會託人用機器磨成米粉。「自己家磨的米粉做的湯圓皮才好吃,又有嚼勁,又不粘牙。」
水沸了。隨著開蓋的動作,裊裊霧氣升騰而出。「圓圓滿滿,平平安安。」葉奶奶的老伴一邊下湯圓,一邊喃喃著。葉奶奶切菜的手不急不緩,「篤篤篤」,彷彿郵差敲開一戶戶家門似的,敲開了冬天。

糯而不粘的湯圓就著鮮香滾燙的湯水下肚,胃已然暖了。立冬吃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就像帶著一個溫暖的問候從一個季節走入另一個季節,吃的是祝願,咽的是期盼。守著從裡到外的暖意,開始盼春來。
融媒體記者:戴嘉明
編輯:許珂 審核:汪勝 監製: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