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信報告是銀行貸款的必備材料,而且是首看材料。如果徵信不合格,那麼其餘的貸款手續就沒有必要做下去了。
個人徵信報告是個人的經濟身份證。個人徵信報告將影響到個人在金融機構的借貸行為。如果信用狀況良好,可能得到利率和額度方面的優惠;但如果信用狀況不良,貸款利率可能就要上浮,甚至是無法獲得銀行貸款。
目前,個人徵信報告主要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和信貸信息兩大部分;由於我國個人徵信系統還不完善,非銀行信息還沒有體現在個人徵信報告中。
個人徵信報告所記錄的個人信用信息,主要包括個人基本信息、信貸信息(包括銀行貸款、信用卡透支、逾期記錄等)、非銀行信息(包括水、電、燃氣等公用事業費用的繳費信息、欠稅情況、民事判決等)。
從目前來看,如果徵信報告不合格,借款人可以採取如下的途徑去化解:
一、去銀行開具相關材料證明逾期為客觀因素造成的
辦理銀行貸款時,如果徵信方面有瑕疵,而且這個瑕疵在銀行可接受的範圍內,那麼銀行就會讓借款申請人到相應的銀行去開具徵信證明材料,證明這個瑕疵不是自己的故意違約行為。
假如借款人有一次的信用逾期,而且逾期天數不超過30天。那麼,貸款銀行經辦人員就會要求借款人去銀行開具一張證明,說明這筆還款逾期的原因,證明借款人不是主觀上不想還款,而是客觀上的一個失誤而導致的信用卡還款逾期。比如,國慶期間外出旅遊忘記及時還款,銀行卡換卡後沒有及時更換關聯賬戶,還有因銀行升息導致次年一月份之後賬戶的還款金額不足等原因。
那麼,銀行可以容忍貸款申請人有什麼樣的不良記錄呢?
一般來說,貸款風險把控不是十分苛刻的銀行,都能容忍借款人近3個月內有1次逾期還款記錄、近半年內有2次逾期還款記錄、一年內有3次逾期還款記錄。
如果貸款或信用卡連續逾期的天數超過90天(准貸記卡逾期還款超過180天),就被視為惡意逾期,就會被列為「禁入」之列,基本上就無法獲得貸款。
二、換一家銀行申辦貸款
目前,人民銀行並未對不良記錄導致貸款不能准入規定統一的標準,各家銀行對逾期風險把握的尺度都是自行掌握的,因而對不良記錄的參考標準是不同的,就導致了各家銀行對貸款的准入標準有所差別。因此,當借款人因不良記錄在A銀行不能獲得貸款時,到B銀行申請借款可能會被獲准。
順便說一下,就是同一家銀行,對風險把控標準也會受不同時段的政策因素影響,例如可能因為信貸規模的寬鬆而相對放鬆,或者因信貸規模的收緊而趨向嚴格。因此,前段時間不能受理的貸款,可能過段時間就可受理。所以,借款人要持續關注銀行貸款的政策變化,以便能順利地獲得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