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通化的魚又肥又大,老百姓餓著也不肯吃:吃日本人長大的

2022年11月03日17:34:05 熱門 1196

1946年春天,通化各地生機盎然,春暖花開,冰封已久的護城河也隨之解凍,河水重新流動起來。

護城河裡有魚,每年春天河水解凍後,住在護城河附近的老百姓都會早早地聚集過來,爭搶著抓魚吃。

但今年春天的情況特別怪,護城河解凍以後,河裡的魚又肥又大,卻沒有一個老百姓到護城河裡抓魚吃。

1946年,通化的魚又肥又大,老百姓餓著也不肯吃:吃日本人長大的 - 天天要聞

彼時,曠日持久的抗日戰爭剛剛取得勝利不久,新中國百廢待興,老百姓的生活還十分艱苦,荒廢多年的土地仍沒有收成。許多通化的老百姓為了生存,甚至需要挖野菜、吃樹皮果腹。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為何不肯吃護城河裡又肥又大的魚呢?

通化的老百姓寧可餓著也不吃護城河裡的魚,是因為他們覺得吃這些又肥又大的魚太噁心了。原來,1946年春天的魚之所以又肥又大,是因為它們吃了日本人的屍體長大的。

在護城河解凍之前,曾有3000餘名日寇俘虜跪在通化的城頭,在凜冽的寒風中被逐一用刺刀挑死,墜落在城外的護城河裡,餵了魚。

通化的老百姓們不吃魚,是因為覺得噁心,但對於這些日寇死後餵了魚的結局,卻並不覺得可憐。這些侵略者生前做了太多惡事,欠下了太多的血債,即便是死後餵魚,仍然不足以贖罪。

1945年,侵佔中國東北多年的日本關東軍,遭到最後一擊,一潰千里。在蘇聯的鋼鐵洪流,以及新四軍、八路軍、各抗日人民武裝的衝擊下,偽滿洲國也隨之土崩瓦解。

日本正式宣布投降之際,亡我之心不死的日本關東軍司令山田乙三,曾經暗中發出過一項指示:

「除鐵路幹線上的部隊(迫不得已)解除武裝外,在偏僻山嶽地帶的部隊則儘可能避免解除武裝,保存力量。」

這項指示無形中形成一股推力,將通化這座偏遠邊城登上歷史舞台。日本投降以後,那些自知罪孽深重的日偽軍政大員紛紛匯聚於此,與通化一帶尚未解除武裝的日寇會合,企圖依靠這座位於長白山山間盆地的城市繼續頑抗。

彼時,蔣介石正急於搶佔全國各大重要城市,他得知通化的情況後,打算趁機奪取通化的控制權,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甚至不惜與日本侵略者合作。日寇在通化的殘軍,仍抱有「20年後日本會捲土重來」的幻想,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也願意與國民黨合作。

1946年,通化的魚又肥又大,老百姓餓著也不肯吃:吃日本人長大的 - 天天要聞

原偽滿通化省長楊乃時,在蔣介石的支持下,成立了「國民黨被難軍人隊」。這支隊伍由日寇的逃兵組成,隊長也是由原日本將領擔任隊長,形成原偽滿武裝與日寇聯手盤踞重鎮通化的局面。

這段時間,這股敵人勢力極其囂張,期間有兩名蘇聯士兵來到通化,打算搜查女子高等專科學校內的軍火時,遭到日籍校長的阻撓,雙方因此發生衝突,日籍校長被其中一名蘇聯士兵用槍打死。

日本侵略者已經戰敗,配合搜查是理所當然之事,但他們卻並不肯低頭,等到被難軍人隊趕來後,日寇首領竟然命人將兩名蘇聯士兵團團圍住,最終用刺刀將他們給捅死了。事後,在學生的協助下,將兩人的屍體抬到了山上,找個隱蔽的地方給埋了。

彼時,通化的日寇固然囂張,但通化是短時間內的鞭長莫及之地不假,卻並非是日寇和國民黨頑敵的法外之地。很快,蘇聯軍隊來了200名士兵進駐通化,中共也有兩支部隊建立起來,一支是以遼寧省軍區派來的保安部隊為基礎,成立的通化支隊,另一支則是朝鮮義勇軍南滿支隊。至此,通化的局勢變得極其複雜,成為多方角逐的焦點。

1945年10月25日,此時「雙十協定」已經生效,孫耕堯帶著委任狀來到通化,利用「雙十協定」中規定的條款,以「孫記國民黨通化縣黨部」在通化公開活動。

但國民黨哪有合作的真心,一直積極醞釀內戰的國民黨,已經在全國開始布局,為內戰做準備。孫耕堯抵達通化後,立即與當地的日寇勢力勾結在一起,多次利用自己的合法地位,協同通化的日寇勢力明裡暗裡破壞共產黨的工作。

孫耕堯的漢奸行徑,引起了通化當地許多百姓的不滿,關於他的控訴書如同雪片一般飛至民主政府。因此,孫耕堯的政府活動被停止。

孫耕堯卻並未因此罷手,反而與日寇勾結更深,破壞行動更為隱蔽。他逐漸將破壞工作轉入地下,在三青團的支持下,暗中組織通化的地下分團,並積極培養各種類型的特務,潛入中共黨政機關,滲透一些骨幹成員。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局面出現,是因為孫耕堯的圖謀很大,他來通化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搞破壞,他真正想做的事情,是與日寇勾結,發起大暴動,等待蔣介石派人來通化接收。被一己私利蒙蔽了雙眼的孫耕堯,為了達成目的置民族大義於不顧,甘心淪為日寇的工具。

孫耕堯一邊暗中組織刺殺團,一邊繼續勾結滯留通化的日寇殘軍,勸說他們加入自己的暴動計劃。

1946年,通化的魚又肥又大,老百姓餓著也不肯吃:吃日本人長大的 - 天天要聞

藤田實彥作為日方代表,趁機提出了三點要求:

其一,在通化的日僑要確保有工作可以糊口,不能失業;

其二,確保日僑能夠繼續留在通化,不被遣送回國;

其三,等到國民黨軍隊接收通化後,要保證通化的日僑獲得中國公民同等的待遇。

藤田實彥的目的性非常明確,自知日本戰敗,回國後等待他的將是正義的審判,他一方面希望留在這裡躲避審判,另一方面也幻想著日本20年內再次強大起來,重新發起對中國的侵略。

孫耕堯急於取得戰果向蔣介石邀功,以此升官發財。他明知道藤田實彥的要求不合理,卻仍擺出賣國求榮的姿態,全盤同意了他的要求。

藤田實彥見孫耕堯答應得如此痛快,令他頗有些後悔,他認為孫耕堯仍有退步的空間。藤田實彥因此變本加厲,繼續又提出了日後要在通化建立「中日聯合政府」的無理要求,並由他掌握通化的軍事大權。

藤田實彥的要求實在太可恨,但凡有一點民族尊嚴的人,都會斷然拒絕。但孫耕堯此時已經完全暴露出他的賣國嘴臉,為了得到藤田實彥的支持,竟然答應了下來,並主動提出,日後在「中日聯合政府」建立以後,會將日章旗和青天白日旗一同懸掛,簡直無恥至極。

1946年1月21日,雙方正式就此簽訂了協議,達成了狼狽為奸的共識。雙方簽訂完畢後,上了一條賊船,開始全力著手策劃暴動,將暴動的時間定在了2月3日凌晨。

2月3日這一天,是中國春節之夜,將暴動的日期定在這一天,足可見其險惡用心。而且,日寇殘軍之所以敢如此大膽,與當時通化的複雜情況有很大關係。

其一,孫耕堯與日寇此前布置的滲透工作,當時已經初見成效,除了朝鮮義勇軍南滿支隊沒有被滲透外,其餘機構幾乎都打入了敵特。

這件事說來也有些巧合,當時孫耕堯與日寇並未打算放棄滲透朝鮮義勇軍南滿支隊,甚至打算在暴動前夕,派人滲透朝鮮義勇軍南滿支隊的炊事班,伺機投毒,企圖將朝鮮義勇軍南滿支隊的戰士全部毒害。

但日本女特務收買炊事班炊事員時,滲透失敗,導致投毒計劃擱淺。日寇並未就此死心,此後又找來一位叫中原補子的日本婦女,命她混入炊事班,親自投毒。中原補子不能暴露日本人的身份,又不懂朝鮮語,最終沒能混進炊事班,投毒之事也只能就此擱置了。

朝鮮義勇軍南滿支隊,陰差陽錯之下,躲過了日本特務的滲透,成為蔣日偽謀劃此次暴動的失控點。但除此之外,對於其他軍政機構的滲透工作,他們都已經做得非常到位,為他們敢於採取暴動行動提供了信心。

其二,原本在通化的蘇軍部隊,為了配合朝鮮方面作戰,已經去了朝鮮滿浦。而我軍駐通化一帶的主力部隊,也都主要忙於剿匪工作,並不在通化。

1946年,通化的魚又肥又大,老百姓餓著也不肯吃:吃日本人長大的 - 天天要聞

通化城內兵力空虛,是蔣日匪幫敢於謀劃此次暴動行為的重要原因,他們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加上之前做了充分的準備,才敢定下發動暴亂的日期。

不得不說,蔣日匪幫此次暴動的計劃非常周密,各方勢力在暴動發起後,如何分辨敵我、如何分工、率先控制何地,滲透到各個軍政機構的特務如何配合,全都有詳盡的計劃。總的來說,蔣日匪幫暗中密謀的這次暴動,威脅性和危險性都極高。

好在,敵人謀事不密,2月2日(暴動前一天),有一個敵人按照約定戴上了國民黨臂章,這是敵人事先計劃好的「隊伍辨認標識」。這種東西原本應該在暴動發起後再佩戴,但這人不僅提前佩戴上,還到大街上肆無忌憚地亂逛。

朝鮮義勇軍南滿支隊1營5連的哨兵,注意到了這名敵人的異常舉動,出於職業的敏感,立刻將他攔了下來,盤問他為何無緣無故戴國民黨的臂章。他哪裡敢說實話,卻一時間又沒找到合適的理由,支支吾吾之下,更加引人注意,立刻被哨兵押送到連部。

時任連長的高應錫,聽了哨兵的介紹後,也意識到此人有大問題,決定親自對他進行審問。審問期間,這名敵人開始支支吾吾,不知如何是好。過了一會兒,似乎想到了理由,便對高應錫謊稱自己和朋友在酒館喝酒。

他的謊言太過拙劣,被高應錫當場識破,直接怒斥道:「胡說,喝酒戴臂章幹嘛?」在高應錫凌厲的攻勢下,敵人再也無法隱瞞,他雖然是暴動的參與者,但他沒有信仰,從事的又是反動行為。所以,他決定交代後就將敵人整個的暴動計劃和盤托出了,以爭取立功減輕罪行。

一個在大街上亂晃的人,說出如此大的一個陰謀,這種偶然事件發生的概率到底有多大?他所說的話可信度有多高?如果將他說的事情當真,勢必要引起大規模的行動,萬一他的話有假怎麼辦?

高應錫審問出情報後,其實面對的難題依然很大,但這個難題並未持續多久就迎刃而解了,另一位關鍵人物帶回了準確的消息,證實了敵人在密謀通化暴動的準確性。

這個人名叫沈殿鎧,時任通化支隊後勤兵工部的軍械股長。原本以他的職務,應該並不擅長情報搜集,但在2月2日這天下午,有一個名為劉靖儒的人找到了他。

劉靖儒,綽號劉二虎,是敵人這次暴動計劃中的一個重要頭目。他與沈殿鎧是親屬關係,之所以會在這個關鍵時刻找到沈殿鎧,是因為劉靖儒知道沈殿鎧所管轄的修械所里,有整整八百條槍,他對這批槍垂涎已久,此刻找到沈殿鎧,就是想策反他,拿到他手裡的這批槍。

1946年,通化的魚又肥又大,老百姓餓著也不肯吃:吃日本人長大的 - 天天要聞

2月2日下午,沈殿鎧應劉靖儒的邀約,來到姜基隆的家中,與劉靖儒見面。沈殿鎧一起被邀約的還有一人,名叫楊尚武,是劉靖儒的戰友。

三人在姜基隆家見面時,除了姜基隆外出以外,其餘參與當晚暴動的國民黨方面的重要人員,都聚集到了那裡。劉靖儒與沈殿鎧、楊尚武交談時,孫耕堯這個罪魁禍首就躺在另一間屋子的炕頭上,與他的手下們啃著偷偷買來的6隻燒雞和6隻豬蹄,還美其名曰六六大順。

劉靖儒對沈殿鎧、楊尚武採取了軟硬兼施、威逼利誘的策略,逼他們配合自己的同時,又甩給他們兩個臂章,揚言可以用這兩個臂章保住他們一命。

姜基隆作為此次暴動的總指揮之一,一直與日寇商談至當天晚上6時許,才匆忙拿著行動密令趕回家。姜基隆進入家門後,見到沈殿鎧、楊尚武兩張生面孔,臉色當時就拉了下來,立刻質問這是誰帶來的陌生人。

劉靖儒雖是頭目,但地位要遠比姜基隆,見他怒容滿面,立刻上前陪笑解釋。姜基隆對這兩個人明顯不信任,不願意因此橫生枝節,想找借口將他們暫時軟禁起來,暴動以後再處置。

沈殿鎧久居軍中,洞悉事態的發展,自知此時被軟禁定然不會有好結局,便謊稱自己願意協助他們取來那八百條槍。

沈殿鎧拋出的條件,對劉靖儒、姜基隆具有極大的誘惑,如果真能在暴動前拿到這批槍,不僅可以提升暴動的成功率,還能增加未來向蔣介石討賞的籌碼。權衡之後,姜基隆最終沒有抗住誘惑,決定放沈殿鎧回去取槍。

沈殿鎧因此得以脫身,並套取了蔣日匪幫的口令和標誌,返回兵工部後,立刻將偵知的情況毫無保留地上報給通化支隊司令部。

有了沈殿鎧的印證,蔣日匪幫企圖暴動的陰謀被證實,我軍立刻採取相應的行動。一方面向外界傳遞消息,尋求援助;另一方面積極配發給工人武器,秘密準備戰鬥,並通知所有部門機構,對內部收編的日偽人員進行清理,防止這些人成為敵人內應。這些行動進行得快速、高效、隱蔽,在暴動開始之前,蔣日匪幫並未發覺。

1946年,通化的魚又肥又大,老百姓餓著也不肯吃:吃日本人長大的 - 天天要聞

當晚19時許,參謀長茹夫一率領三十餘名警衛排的人,荷槍實彈,在沈殿鎧的帶領下,包圍了姜基隆家。

沈殿鎧與他們事先有約定,待包圍完成後,按照約定喊出了口令,騙開了房門,跟在沈殿鎧身後的戰士迅速湧入。敵人非常狡猾,見勢頭不對,有人立刻拉滅了電燈,屋子裡瞬間陷入黑暗,敵人企圖製造混亂趁機逃跑。

但茹夫一作戰經驗豐富,在此前早就為每個戰士配備了手電筒,就在敵人拉滅電燈的那一刻,早有準備的戰士們立刻打開手電筒,一道道光束將敵人鎖死,誰都不敢輕舉妄動。

正在打牌的孫耕堯仍抱有僥倖心理,對戰士們狡辯,他們只是在過年期間打牌而已,企圖矇混過關。但他話音剛落,沈殿鎧就走上前,讓孫耕堯抬起頭看看自己是誰?孫耕堯抬頭看到沈殿鎧,自知事情敗露,只好低下了頭。

沈殿鎧被帶到審訊室後,政委吳溉之親自審訊。起初,孫耕堯不知道他們的計劃已經全盤泄露,還打算拖延時間,等暴動開始後再伺機逃跑。吳溉之看穿了他的想法,開門見山地告訴他:「我們已經森嚴壁壘,你們的暴動計劃必然以失敗收場。」

此話一出,孫耕堯明白了暴動計劃徹底泄露,囂張氣焰頓時熄滅,老實交代了他所知道的所有情況。根據孫耕堯交代的線索,茹夫一率領警衛排的人再次出發,但這次行動並不順利,藤田實彥非常狡猾,意識到情況不對勁兒後,立刻銷毀掉所有的秘密文件,隨後逃跑了。

2月3日凌晨4點,我軍已經守好各個關鍵路口,嚴陣以待。就在此時,通化市內的電燈忽然閃爍兩次,隨即全部熄滅。城外的玉皇山上,則出現了三堆火光,在凌晨四點的黑暗中,顯得格外顯眼,這是敵人發動暴動前的暗號。

1946年,通化的魚又肥又大,老百姓餓著也不肯吃:吃日本人長大的 - 天天要聞

敵人謀劃已久的暴動開始以後,頓時喊殺聲震天,攪亂了寧靜的夜。與此同時,敵人隱藏在各地的特務,此刻也都行動起來,與肅奸部隊在看不到硝煙的戰場中進行著生死較量。

時任市縣長的樊鵬飛,他身邊有一位文書叫管恩繼,他的真實身份是三青團地下暗殺團團長。除了他以外,在樊鵬飛還有好幾名已經被策反的人,等暴動開始以後,他們率先動手向樊鵬飛發難,打算將他挾持控制。

好在李劍雲對此早有防備,派了戰士前來查看情況,保護樊鵬飛,正好與三名挾持樊鵬飛的敵人遭遇,立刻出手挑死了敵人,救出了樊鵬飛。

與此同時,在紅十字醫院上演了令人髮指的一幕。醫院內被留用的院長柴田朝江和一百餘名日本醫護人員,在暴動開始以後,完全忘了曾經對他們的寬容和信任,紛紛拿出手術刀、剪刀等利器,對醫院內的傷員進行殺害,就連無法起身的重傷員也不放過,犯下了累累罪行。

諸如此類的敵特行動與反敵特行動在通化的各個地方上演,朝鮮義勇軍南滿支隊分隊長盧昌炳當時守在機場,與衝進機場搶奪飛機的敵人展開了肉搏拼殺。敵人被趕出機場大院後,不肯善罷甘休,不斷向機場發起進攻。

就在雙方僵持階段,外出剿匪的朝鮮義勇軍南滿支隊1營1連連長鄭東華正好趕了回來,與機場內部的警衛部隊里外夾擊,殲滅了這股敵人。

經過2個小時左右的激戰,蔣日匪幫敗下陣來,但有許多的愛國志士和戰士,也在此戰犧牲了。

超過3000名日寇成為俘虜,他們每一個人手上都沾滿了鮮血,欠下了累累血債。朝鮮義勇軍南滿支隊的戰士們,帶著憤怒將他們依次押到通化的城頭。日寇們身著單衣,處於零下三十度的嚴寒中,跪在通化的城頭,垂頭喪氣。

朝鮮義勇軍南滿支隊的戰士們,將這些犯下滔天罪行的罪犯逐一挑死,又將他們的屍體踹下城頭,落在護城河形成的堅冰上。為了處理日寇的這些屍體,戰士們將護城河的冰面鑿開了幾個大窟窿,將日寇的屍體全都塞了進去。

1946年,通化的魚又肥又大,老百姓餓著也不肯吃:吃日本人長大的 - 天天要聞

敵人的這場暴動雖然被鎮壓了,但他們帶給人民的傷痛卻永遠也揮之不去。吃日寇屍體長大的魚雖然又大又肥,但如此令人作惡的魚,又有誰會吃呢?通化的老百姓在缺衣少食的年代,寧可餓著也絕不肯吃!

事後,一場名為「蔣特勾結日偽暴亂罪證展覽」的活動,在通化市的裕豐厚商店開展,將這些人的罪證通通展示出來,並將主犯押到了現場,供百姓參觀。藤田實彥等人,意識到了自己的罪行,不斷地向圍觀群眾鞠躬,開口陳述自己的罪行。

1946年,通化的魚又肥又大,老百姓餓著也不肯吃:吃日本人長大的 - 天天要聞

藤田實彥因羞憤成疾,3月14日病重不治,死亡。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