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深山裡,走出了中國首款白羽雞「芯」

2022年11月03日14:32:13 熱門 1133

在雲南省昆明市東南170公里的紅河州彌勒市朋普鎮,有3600畝的育種基地藏在深山谷底里。即使是當地人,也很難找到這個地方。儘管交通閉塞,但在此地出現的「廣明2號」白羽肉雞品種,影響至華北、東北的肉雞市場。

雲南深山裡,走出了中國首款白羽雞「芯」 - 天天要聞

雲南彌勒標準化白羽肉雞育種場。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供圖

「『廣明2號』等自主品種的出現,代表著中國白羽雞產業不再被『卡脖子』了。」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所長、國家肉雞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文傑近日在「2022年白羽肉雞高產高效技術集成暨現場觀摩會」上說。

中國白羽雞產業從2004年開始100%依賴國外種源進口。2010年,國內一批種企和科研單位開始育種攻關。十年後,「廣明2號」等三大白羽肉雞品種正式通過審定,中國從此有了自主白羽肉雞品種。

種子是農業的晶元,「廣明2號」的出現,中國在白羽肉雞領域有了自己的晶元。不僅如此,中國還有了用於育種的第一張生物晶元——「京芯一號」。

雲南深山裡,走出了中國首款白羽雞「芯」 - 天天要聞

「京芯一號」雞55K SNP育種晶元。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供圖

佔主流市場的白羽肉雞,一度被「卡脖子」

中國人愛吃雞。根據中國畜牧業協會數據,雞肉在國內消費比例僅次於豬肉,2021年雞肉產量占禽肉的66%。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肉雞生產量為1470萬噸,比2020年增長10萬噸,同比增長0.68%。

提起雞肉品種的名字,人們能說出一長串:小柴雞、叫花雞、白切雞、大盤雞。許多人第一時間不會想到「白羽肉雞」這個名字,更想不到,「白羽肉雞」已是中國目前市場的主要消費品種。2021年白羽肉雞出欄量達到58億隻,產肉量占雞肉產量的61%。

但在白羽肉雞這個龐大市場里,種源「卡脖子」現象一度嚴重。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趙桂蘋介紹,黃羽肉雞等中國本土肉雞品種,儘管口感不錯,但生長速度慢,一般需要60—100天才能出欄,而原產於西方的白羽肉雞,40多天就可以出欄,更能滿足市場需求。

雲南深山裡,走出了中國首款白羽雞「芯」 - 天天要聞

8月10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趙桂蘋在基地做「廣明2號」育種歷程的分享交流。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攝

白羽肉雞純系產於西方國家,該肉雞品種具有飼料轉化效率高、產肉率高、集約化生產程度高的優勢。得益於此,快餐店選用白羽肉雞作原料。一些西方國家的快餐店品牌,迅速佔領全球市場。

「從20世紀初,就有西方國家的公司進行白羽肉雞選育工作,已有百年選育歷程,我們對白羽肉雞的育種起步較晚,『廣明2號』育種僅有十年時間。」趙桂蘋說。

雲南深山裡,走出了中國首款白羽雞「芯」 - 天天要聞

8月12日,趙桂蘋在雲南省彌勒市朋普鎮「廣明2號」雞舍里。受訪者供圖

雞苗依賴進口,議價能力喪失

8月10日中午,雲南省彌勒市的太陽炎烈。一處在建的雞舍里,將近70歲的新廣農牧董事長梁尚根戴著安全帽,在廊道里健步如飛,「這雞舍是我參與設計的。應用了正壓通風過濾系統及後端除塵系統,還搭建物聯網。溫控、通風、收蛋,全是自動的。」見圍觀的人有些不明白,梁尚根用濃重廣東口音的普通話說,「要設計出這些雞舍,可用了我們40年工夫啊。」

雲南深山裡,走出了中國首款白羽雞「芯」 - 天天要聞

8月10日,將近70歲的新廣農牧董事長梁尚根,在一處在建中的雞舍。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攝

1976年,「工農兵大學生」梁尚根畢業,而後進入當地農業部門做行政工作。1993年,新廣農牧成立,梁尚根是主要負責人。他向記者回憶道,「新廣農牧自成立之初,就開始做育種這個工作,1993年底,我們就從國外引進了三批白羽肉雞雞苗。」

「當時隱性白羽肉雞雞苗,一套就賣到10美元。十美元是什麼概念?換成人民幣是80塊。而當時廣東省一個普通職工的工資才一個月兩百多。我們原已經覺得很貴了,但到後來,人家又漲到30多美元。議價權全在人家手上,他們想賣多貴就賣多貴。」梁尚根說。

在2021年12月之前,中國在白羽肉雞自主品種方面存在空白。安偉捷和科寶這兩家國際公司,佔據了全球90%以上的市場份額,包括中國約1500億元的白羽肉雞市場。

「正常情況下,我們每年進口的祖代雞,在80萬-120萬套之間,每套的常規價格在300元左右。」趙桂蘋介紹,祖代種雞從雛雞引進到淘汰,只有1年半左右,此後生產性能降低,必須更新換代,所以祖代種雞需要年年引進和更新,「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一直沒有自主品種的種雞,就一直需要進口。」

「廣明2號」誕生在深山,揚名全國

今年四十歲出頭的李鵬,是趙桂蘋第一個招收的碩士研究生。他回憶起老師的工作,「這就像古代科舉考試似的,十年寒窗默默無聞,但一舉成名,天下皆知。」

關心中國白羽肉雞行業發展的人,很難忘記2021年12月3日這一天。當日農業農村部發布第498號公告,18個畜禽新品種(配套系)和18個畜禽遺傳資源業經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鑒定通過。「聖澤901」「廣明2號」「沃德188」等3個快大型白羽肉雞品種名列其中。

「我們等這一天,太久了。中國人一直沒有中國人造的雞,這怎麼可以呢?三大中國自主白羽肉雞品種的出現,是讓中國白羽肉雞產業進入一個新時代。」在山東省從事肉雞經銷十餘年的銷售人員李孝波說。

今年8月,河北玖興農牧發展有限公司為迎接「廣明2號」進廠,特地拉條幅、放鞭炮,舉行了歡迎儀式。「行業里的人,多少為這款民族自產品種,感到振奮。」趙桂蘋說。

梁尚根介紹,如今山東、河北和遼寧的農企,已經完成20萬套種雞引進。而新廣農牧白羽肉雞培育基地可飼養存欄祖代種雞30萬套、父母代種雞70萬套,「到2025年,我們將完成年向社會提供父母代種雞900萬套的目標。」

雲南深山裡,走出了中國首款白羽雞「芯」 - 天天要聞

8月10日,新廣農牧雲南彌勒育種基地一角。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攝

十年育種,資金耗費數億元

在新廣農牧的彌勒市朋普鎮育種基地的辦公樓里,有幾十隻毛茸茸的小雞在紙箱里喳喳叫。「這就是『廣明2號』祖代雞。我們拿出幾十隻,用來觀光。」梁尚根說,一般情況下,祖代雞是不能和外面環境直接接觸的,一旦接觸了,就不再做育種了。

雲南深山裡,走出了中國首款白羽雞「芯」 - 天天要聞

趙桂蘋手中捧著的毛茸茸的小雞正是「廣明2號」祖代雞。受訪者供圖

「廣明2號」育種工作是在2010年啟動的。新廣農牧是國內第一家開展白羽肉雞育種的企業。育種工作艱辛漫長,新廣農牧一位育種場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己在育種場里,反覆進行著雞苗飼養、選育、記錄等工作,手中流轉的小雞,有幾百萬隻了。

趙桂蘋介紹,白羽肉雞品種純系培育難、性能測定難、飼養管理難,「首先要找到那些本身就具備某些性能的雞,比如生長快的,或者抗性好的,然後把這些資源進行雜交,在雜交後代中,再一次選擇具備優良特性的,繼續雜交,這個過程非常漫長,一般來說,在成熟的育種領域,育成一個新的肉雞品種需要5年左右。」

「一萬隻小雞里能夠篩選出三千多隻優質雞苗,但那時我們只能選出一千隻。而且選出來的小雞,其生長速度、產蛋性能、飼料報酬三項指標也低於國外產品。所以,光篩選這一個環節,工作量巨大。」梁尚根說。

「在這座深山裡,『廣明2號』經歷層層波折,才出現了。」8月10日下午,趙桂蘋在彌勒市朋普鎮山頭上望著遠處的實驗室,穿著藍色制服的年輕科研人員匆忙走進走出,「這座基地,已經投資3.5億元了。現在還未收回成本。」

雲南深山裡,走出了中國首款白羽雞「芯」 - 天天要聞

8月12日,在雲南省彌勒市朋普鎮「廣明2號」雞舍里,趙桂蘋(左一)和科研人員。受訪者供圖

自主雞「芯」仍是起點,育種事業永在路上

文傑常說的一句話是「育種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他告訴記者,育種是一個不斷選擇、不斷淘汰、不斷更替的過程,一旦創新停止,很快就會被市場甩在後面,「我們現在正在研發一款有中國本土地方血緣的肉雞品種,旨在更契合中國人的吃雞習慣。」

雲南深山裡,走出了中國首款白羽雞「芯」 - 天天要聞

8月10日,文傑在基地做「廣明2號」育種歷程的分享交流。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攝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以下簡稱「牧醫所」)雞育種團隊是在2014年和新廣農牧建立緊密型科企合作模式,共同開展白羽肉雞新品種培育。從此,「廣明2號」白羽肉雞育種迎來重大突破。2017年,牧醫所將首創的基於「京芯一號」育種晶元的基因組選擇技術體系第一時間應用到「廣明2號」白羽肉雞育種,新廣農牧成為國內首家應用基因晶元育種的種雞企業。

傳統育種技術,需要通過肉眼判斷生產性能,世代間的性能觀測只能等待白羽肉雞產蛋、生長、再次產蛋才能夠篩選出優異生長性能的群體。培育1個世代耗時一年多,育種進程較緩慢。

而有了生物晶元,科研人員就可以在育種素材還是小雞的時候,用數據篩選出性能優異的後代。趙桂蘋介紹,這實現了白羽肉雞遺傳進展為常規育種速度的兩倍,並將選育世代節省了2-3個。

除了牧醫所研究員這一身份,趙桂蘋如今還在新廣農牧負責遺傳育種工作,「『廣明2號』的成功經驗就是,科研機構與企業緊密合作,並採取以企業為主的商業化育種模式,真正實現產學研結合。」

朋普鎮鎮長木善其告訴記者,朋普鎮是一個總人口5萬餘人而農業人口46000多人的鎮子,有現代化企業和一流研究機構的加持,能對當地產業發展起到示範推廣作用,「當然,『廣明2號』全國有名了,我們鎮也能被更多人知曉,對鎮上農產品銷售、休閑旅遊都有益處。」

梁尚根計劃,未來三年,「廣明2號」的市場佔有率、年出欄商品肉雞量穩步提升。「畢竟政府、科研機構都很支持,我們對於未來市場是有充足信心的。」他告訴同事,目前定的目標其實是保守了。

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編輯 唐崢 校對 趙琳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