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20年末,我省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已達5744.6公里。2019年,全省高速公路客車流量超1.7億輛,貨車流量超1.1億輛。
山西的高速公路一直都在飛速發展中,給山西的各個方面都帶來了質的提升,但你知道嗎?其實山西的高速公路是1993年才開始修建的,從無到有,從有到多,從「人字骨架、九橫九環」到「三縱十一橫十一環」,再到「4縱15橫33聯」,山西的高速公路建設突飛猛進,高速公路如彩練舞、合縱連橫,這些巨變映射了山西交通近三十年的大跨越。
山西第一路
「就是賣了省委大樓,也要把太舊高速路修好!」
沒錯,太舊高速公路就是咱們的山西第一路(山西第一條高速公路),那時候的山西,不愧是應了這個名字,山多地少,因此,從山裡走出去,是咱們山西人幾代人的夢想!
上世紀80年代末期,咱們山西人想去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唯一能走的路就只有307國道,因為只有一條路,所以擁堵情況可想而知,經常一堵就是幾十公里,堵個三四天的那都是正常事,因此周邊很多村民都會跑出來做零售,賣吃的喝的,掙錢掙得不亦樂乎~
那時候的山西可是全國能源重化工的大基地,但卻被交通卡了「脖子」。1993年,山西省委、省政府做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決定,那就是打開山西的東大門,修建太原至舊關的高速公路。然而,修建高速的費用是一公里2000多萬元,全長144公里的太舊高速路花費將近30億,而當時的山西省財政收入不過才60億元左右~
1994年,時任山西省委書記的胡富國表達了省委建設太舊高速公路的決心,說了開頭說的那句賣樓修路的名言,說句網路名詞,簡直實慘!
後來通過大家的努力,在東拼西湊之下,資金終於夠了。1993年6月,太舊高速公路破土動工,1996年6月25日全線通車,它的建成是山西公路交通技術結晶的集中體現。
太舊高速公路創造了全國精神文明第一,築路質量第一,建設速度第一。獲得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新聞媒體的讚揚。全國最大的立交樞紐武宿立交樞紐4年工期10個月18天竣工,質量獲得了魯班獎,為世界高速公路建設史上的奇蹟。
高速建成對山西旅遊經濟的影響
俗話說,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悠久的歷史文化留下了眾多的文化遺產,再加上複雜的地形地貌、河流山川形成的自然景觀,使得旅遊資源十分豐富。
但因為交通的不便利,直接勸退了大江南北的遊客!
行路難,行路難,難倒了大家對山西文化的熱忱,難倒了文化歷史悠久的三晉景點……
因此,修建高速公路,是山西發展旅遊業的必然選擇。
2005年,山西省「十一五」規劃將重點把旅遊公路的建設與發展納入其中,同時建成多條旅遊公路,再加上多項世界遺產的申請成功,以高速公路為基礎的山西旅遊公路網,瞬間將全省的各個旅遊景點全部帶活、帶火!山西的旅遊業一改門前冷落鞍馬稀的凄慘局面,變得逐漸火爆起來。
旅遊業是咱們山西的新興產業,隨著高速公路的與日俱增,山西的旅遊業也遍地開花,產業規模不斷擴張,產業貢獻也持續加大,對山西的經濟、文化、社會等等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直白點說,就拿剛過去的清明小長假來說,大家在太原周邊出去玩的時候人多不,是不是人擠人,以前的太原哪會有這種情況~
山西的旅遊經濟發展和高速公路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首先它為旅遊事業中的自駕游起到了一個基礎作用,有路才能開車出去玩;其次高速公路行車速度快、安全交通事故少、公路沿線的綠化和服務業快速發展能夠全方位滿足旅遊的需求;最後,高速公路的建成,讓山西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山西,讓更多的人走進山西,了解山西,從而能夠進一步推動咱們山西的經濟快速發展。
「交通乃文明之舟。」
目前,我省現代綜合交通網路加快形成,連接東西、暢通南北的綜合運輸通道基本貫通,「三縱十二橫」的高速公路路網基本形成,95.7%的縣實現高速公路覆蓋,路網結構不斷完善,規劃的33個出省口已建成27個。
路暢產業興,交通大不同。近30年間,我省高速公路實現了從0到5744.6公里的飛躍,實現了從一條高速公路的通車到「三縱十二橫」高速公路路網基本形成的建設成就,三晉大地上,金色路網托舉起經濟騰飛,交通巨變為百姓帶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