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數年前,美國曾經發布過一項關於運動損傷的調查報告。結果顯示,高爾夫球的受傷比例高居所有運動中的第6位,僅次於冰球、棒球、籃球、橄欖球和足球。在這其中腰部損傷概率最高,其次是肘部。有數據表明,對於業餘球員來說腰部傷病的發病率為35%(職業:63%),而患上高爾夫球肘的概率為33%。
(轉自維實體育)
高爾夫球肘相關簡介
1.定義
高爾夫球肘也稱肱骨內上髁炎或屈肌總腱損傷。為旋前屈肌群肌腱起始部過度疲勞而引起的損傷。當打高爾夫球後擺到最高點時,此部肌肉處於外翻的壓力之下,該壓力貫穿下擺的整個過程中直至撞擊到高爾夫球。疼痛由肘的內上髁引起,並隨著腕部屈曲及前臂旋轉而加重。治療包括休息,冰敷,外用康肘舒絡平痛貼,非甾體抗炎葯和夾板固定。激素局部注射及外科治療很少應用。
2.易發人群
高爾夫球肘主要是由於前臂屈肌起點肱骨內上髁處反覆牽拉累積性損傷所致,與網球肘的發病機理類似,因常見於高爾夫球運動員、學生、礦工,故俗稱高爾夫球肘、學生肘、礦工肘。
3.誤區解讀
雖然身為選手患上高爾夫球肘的機率較高,但喜愛高爾夫球的你卻也很有可能不小心身受其害!尤其許多初學者姿勢不正確,用力錯誤,因為手肘不正確彎起,造成手肘內側肌腱發炎所致。因為揮杆姿勢錯誤,而患得」高爾夫球肘」的是比例最高的。因此千萬別忽略。
對職業的高爾夫選手來說,訓練期每天揮杆超過1000次稀鬆平常,因此運動傷害多起因於過度使用。職業選手和業餘選手受傷的部位不大相同,職業選手以手腕受傷最多,佔26.7%;其次是下背部23.7%、手肘6.6%、膝部3.1%;業餘選手受傷最多的下背部34.5%、手肘33.1%、手腕20.1%、肩11.7%、膝9.3%。
雖然身為選手患上高爾夫球肘的機率較高,但喜愛高爾夫球的你卻也很有可能不小心身受其害!尤其許多初學者姿勢不正確,用力錯誤,因為手肘不正確彎起,造成手肘內側肌腱發炎所致。因為揮杆姿勢錯誤,而患得」高爾夫球肘」的是比例最高的喔!
高爾夫球肘的成因雖然與打高爾夫球運動有關,但事實上,不論參與任何運動或從事任何職業的人,都有機會患上高爾夫球肘。
4.發病癥狀
大多數高爾夫肘的起病都是比較緩慢的,初期肘關節內側出現隱痛,休息幾天能緩解。如果不及時找出原因,及時治療,繼續過量訓練,重複損傷的動作,疼痛就會加重。此時,肘關節內側、肱骨內上髁處會出現持續性的疼痛,嚴重者患肢酸軟無力,無名指、小指有間歇性麻木感,握力變弱,提物、打字、甩手都可引起肱骨內上髁痛。進行檢查時,按壓肱骨內上髁有明顯壓痛,局部皮溫升高,如果令患者用力屈曲腕關節,或用力使前臂旋前時,肱骨內上髁也會出現疼痛。
5.高爾夫球肘急性期
急性期:price——保護,休息,冰敷,加壓,抬高。冰敷可每次15到20分鐘,每日3-4次;停止引起不適的活動。
無禁忌症下口服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如阿司匹林,布洛芬,扶他林(藥膏)等。
1-2周後癥狀應逐漸消失,若兩周後仍無緩解應尋求醫生。
6.非急性期康復訓練方法
如果不幸被醫生確診為高爾夫球肘,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一般來說,外科或康復科醫生會給出恰當的治療方案,筆者在這裡再整理補充一下。(不局限其他康復訓練方法,以下方案為舉例說明,歡迎廣大讀者提供其他有效方案)
1 首先是充分休息,避免引發疼痛的動作。
2 冷敷加理療。除了休息,針對高爾夫球肘,我們會給予一些被動治療。肘關節疼痛的時候,特別是發病早期,冰敷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它可以立竿見影地降低疼痛級別,還可以減少局部的滲出。
3 康復訓練。在傷病早期,適宜的被動治療可以緩解疼痛,縮短病程。到了傷病的中後期,主動的康復訓練則更為重要。時機合適,負荷得當的康復訓練,可以讓患者更早、更好地恢復運動能力或生活能力。醫生會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給出康復訓練的大致方案。以下是康復訓練的一些細節操作。
首先,康復訓練可以從肌肉和肌腱的牽拉開始。經過炎症侵蝕、組織增生的肌腱,就像是銹住的機器一樣,想運作起來,就要先把銹住的部分一點一點地鬆動開,牽拉訓練的目的就是把肌腱從增生的纖維組織中鬆動分離出來。
手臂伸直向前,手心向下,用另一隻手協助將手腕向下彎曲。這個姿勢會把前臂的伸展肌牽拉到最長。將這個姿勢保持5-6秒鐘,然後放鬆。這個牽拉動作重複10-15次為1組,每天抽時間做2-3組。需要注意的是,進行牽拉的時候,手肘感覺到拉扯感是正常的,但是不能引起肘部疼痛,如果感覺到肘部疼痛就說明牽拉幅度過大,這時應該縮小牽拉的幅度,在無痛的範圍內進行牽拉。如果牽拉訓練之後沒有不適感,我們就可以逐漸開始安排胳膊的力量訓練。
4.力量訓練。力量訓練包括三部分:抓握力訓練、屈肌訓練和伸肌訓練。
抓握力訓練
抓握力訓練比較簡單,可以用握力器或者抓握軟球的方法進行訓練,每組重複10-12次。
屈肌訓練
坐姿,手腕放在膝蓋上,手心向上,手握重物(啞鈴或彈力帶等),小臂不動,手腕緩慢向上彎曲,將啞鈴抬高,再緩慢落下。每組重複10-12次。
伸肌訓練
坐姿,手腕放在膝蓋上,手心向下,手握重物,小臂不動,手腕緩慢向上提起,將啞鈴抬高,再緩慢落下,每組重複10-12次
力量訓練的開始階段,用最小的負荷,每種訓練只做1組,如果可以順利完成,沒有疼痛,就增加到2組、3組,然後就保持3組,轉而逐漸增加負重。負重的重量應該以完成動作時肘關節沒有疼痛為標準,重量的增加要循序漸進,不可急功近利。在訓練中可以用護肘、較緊的護腕或繃帶在小臂上端緊貼肘關節處加壓保護,訓練結束後應該冰敷或者冷敷—即使沒有疼痛。
賽樂棒康復訓練
賽樂棒(FlexBar)是以柔性、耐用、天然干橡膠製成的抗阻訓練工具,豎紋狀的表面便於抓握。可以通過彎曲、扭轉、振動賽樂棒來改善握力和上肢的穩定性,是一種簡單、方便、有效的康復訓練法。
A、傷的手臂抓住賽樂棒,屈肘,讓棒平行地面。
B、未受傷的手臂抬高旋轉,掌心朝外。
C、未受傷的手臂掌心朝外抓住棒,手肘朝上。
D、未受傷的手臂發力向下扭轉,受傷的手臂保持穩定。
E、將雙臂向前伸直,同時保持腕部穩定。受傷側的手腕朝向內,未受傷的手腕朝向外。
F、緩緩放鬆受傷的手臂,同時未受傷的手臂保持用力。
7.如何預防
1、 運動前要進行準備活動,拉伸肌肉,運動後要進行整理活動,出現癥狀注意冰敷
2、 合理安排訓練,運動要循序漸進,不要急於求成,超負荷運動
3、運動的同時要進行體能訓練,注重肌肉力量的練習
4、 規範動作,以防止肌腱的損傷
5、 普通人通常由於勞累引起,要限制勞動強度
6、 佩戴護具,沒有受傷時可佩戴一般的護肘,傷後要佩戴有凸起的護具以加強抑制肌腱牽引
7、 肌內效貼扎,增加肌肉附著力,增加肌肉彈性,減緩肌腱處的壓力,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並且可以輔助促進淋巴迴流,促進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