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都高度警惕美軍啟動「末日計劃」的情況,將其作為戰爭準備的跡象。事實上,美國的「網路戰末日計劃」已經悄然啟動,美國所謂進入「珍珠港時刻」,也讓我們想起美前國防部長提出的警惕「網路珍珠港」和「網路911」。
網路戰被美國著名智庫蘭德公司稱為信息時代的核武器!
從目前網路攻擊的實踐來看,網路戰已經是可以爆炸的核武器,美國網路戰略已經從威懾走向行動,去年委內瑞拉電網大面積癱瘓,特朗普對伊朗直接網路宣戰攻擊其軍隊指控系統,五角大樓官員透漏在俄羅斯電網中潛伏可大規模癱瘓的惡意代碼,這一切都說明美軍網路戰即便平時,也是戰時!是否宣戰,都在作戰!
而從目前美國網路戰備來看,網路「珍珠港時刻」的含義,似乎不在防禦,而在進攻!
電力系統是網路戰的主要攻擊目標,烏克蘭電網癱瘓、委內瑞拉全國電網大面積癱瘓都是戰例
一、越依賴、越清楚,也就越恐懼,美國一直嚴防「網路珍珠港」、「網路911」
美國是互聯網的締造者和網路戰的始作俑者,是世界上網路備戰最早,網路實戰最多,網路力量最強的國家。2012年,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警告說,美國可能面臨一場「網路珍珠港」事件,「網路攻擊可破壞載客火車的運行、污染供水或關閉全美大部分的電力供應,堪稱網路版『珍珠港事件』,它會造成大量實體破壞與人員傷亡,使社會運轉陷入癱瘓,讓民眾感到震驚,製造出新的恐懼感。」
事實上,生物病毒和網路安全病毒機理和傳播方式極為相似。2010年的「震網病毒」,讓1000多台可與核泄漏相關聯的離心機癱瘓,展示網路武器的攻擊之准;2017年的勒索軟體「永恆之藍」,凸顯網路武器的殺傷之大;2020年伊始的美伊對抗,宣示網路武器的參戰之勇。從這個意義上講,生物病毒和網路病毒具有極為類似的毀滅性威脅範式,概括起來:一是基於網路快速廣泛傳播,無論是社會網路,還是信息網路。二是能夠大範圍產生網路衝擊波效應。三是信息域、認知域、社會域的多域效果,能掀起海嘯式非線性蝴蝶效應。四是一時很難迅速了解病毒攻擊機理,也即攻擊機理的不可知或後知性。五是造成大面積的恐慌甚至人員傷亡,導致社會混亂、生產停滯乃至國民經濟迅速下滑。
二、深入分析美「網路戰末日計劃」、「持續交戰/前沿防禦」,看清所謂「末日計劃」的攻擊性而非防禦性
被稱為美「網路戰末日計劃」的美國「網路陽光浴委員會」報告指出,對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和經濟體系的重大網路攻擊將造成混亂和持久的破壞,其破壞程度超過加利福尼亞州火災、中西部的洪水和東南部的颶風所造成的破壞。為阻止上述情況發生,報告概述了一項新的網路戰略並提出超過75條行動建議。報告提出五項基礎理念:一是網路空間威懾是可能的;二是網路空間威懾依賴於有彈性的經濟;三是網路空間威懾需要政府進行改革;四是網路空間威懾需要私營領域實體加強安全態勢;五是選舉安全必須成為首要任務。
報告提出名為「分層網路威懾」的新戰略,旨在降低重大網路攻擊的可能性和影響。報告稱,威懾是美國的持久性戰略,「分層網路威懾」戰略大膽且與眾不同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一是該戰略將拒止列為威懾的首要事項,尤其是通過彈性和公私領域合作來增強網路空間防禦和安全;二是該戰略融合了「前置防禦」的理念,以減少非重大網路攻擊頻率和危害,上述網路攻擊不足以觸發包括軍事響應在內的整體報復響應。
另外,最近美網路空間司令最新發表的《美軍構建了一支「持久作戰」的網路戰部隊》一文中指出,全球政治、經濟和軍事競爭日益激烈,現在已成為美國安全與繁榮的主要挑戰。在這些競爭中,爭奪權力的重心已經轉移到了網路空間,從公開衝突轉向了低於武裝攻擊水平的競爭並明確美軍網路戰力量已經從「響應力量」演變為「持久性力量」,將破壞基礎設施和其他資源,並明確在美國的對手所處的位置上大規模地「前出作戰」。
美網路空間司令部司令,《美軍構建了一支「持久作戰」的網路戰部隊》一文作者
三、高度重視美國的珍珠港事件、疫情珍珠港時刻與網路珍珠港的警覺,嚴陣以待美國實施「網路戰末日計劃」的網路戰力量
珍珠港時刻似乎成為美國警惕的專利,從珍珠港事件、疫情珍珠港時刻與網路珍珠港,這種意識都融入了美國的「網路戰末日計劃」。而最關鍵的在於,美國擁有一支全球最強大的網路戰力量。
美國全球作戰的133支網路戰部隊,早就部署到位。美國國防部2016年10月21日發表聲明說,133支網路戰部隊當日達到具備作戰能力的「里程碑」。這些部隊包括13支國家任務部隊、68支網路保護部隊、27支作戰部隊與25支支持部隊。2010年,利用「震網病毒」,癱瘓了伊朗核設施的1000多台離心機;2017年,基於美網軍武器庫中「永恆之藍」的勒索軟體,席捲大半個中國;2019年3月,導致委內瑞拉全國電網大面積癱瘓,造成社會動蕩和人員傷亡的重大事件,也被委總統稱為美精心策劃的網路攻擊;2019年6月,美國「推特總統」特朗普直接對伊朗網路宣戰,明目張胆攻擊伊朗作戰指揮系統。網路戰已經從暗戰成為宣戰,從後台走向前台,從輔戰成為主戰。
四、與我為敵,網路新邊疆和太空高邊疆加速融合,必須高度警惕自頂而下的災難性網路攻擊,嚴密跟蹤美太空司令部成立之後的備戰跡象
3與3日消息,美國空軍計劃對衛星開展模擬攻擊測試。美國空軍參謀長戴維·戈德芬表示:「我們正在做的下一個計劃很大。」 它將覆蓋從埃格林空軍基地到內利斯空軍基地的基地,尤馬試驗場到白沙導彈靶場。美國空軍高級作戰管理系統(ABMS)的下一次演習將著聚焦以下首次任務:通過對美國太空資產的模擬攻擊來支持太空司令部。
不要以為僅僅是傳統導彈靶場,也包括網路導彈。美國《星條旗報》披露,美國太空司令部剛成立,立即馬不停蹄地組織演練未來可能在太空中爆發的戰爭模式。去年9月初舉行的推演,把美軍幾大軍種指揮部、美國和盟國情報機構聯合在一起,重點研究2029年「某個假想敵國家」發起的「多域戰」,即集成傳統的陸戰、海戰、空戰和太空戰、網路攻擊等多領域作戰行動。這個假想敵,實際上就是指中國。目前,網路攻擊不僅可以控制衛星,而且可以將控制後的衛星變為武器,實施攻擊。
五、封殺華為、中國電信,推出《美國5G安全國家戰略》,美對我戰爭已經實質性升級
2020年3月26日,路透社報道,美國白宮正考慮一項新的出口管制措施,修改「外國直接產品規則」,限制包括台積電在內的晶元製造商對華為供貨。這一舉動如果落實,那將在全球開啟一個惡劣的霸道先例。我外交部發言人稱為科技霸凌主義。目前在外交辯論方面,隨著外交部發言人善用推特陣地,有明顯的進步,但在行動干、軍事戰方面,最終是打不了太極拳的,需要有更加有力切實的行動。
2020年3月,白宮發布了《美國5G安全國家戰略》。該戰略闡述了「美國要主導全球5G通信基礎設施的開發、部署和管理」的願景,並提出了四項戰略措施,即:促進國內5G網路的推廣、評估5G基礎設施的風險並確定其核心安全原則、管控5G基礎設施對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構成的風險、促進全球負責任地開發和部署5G基礎設施。該戰略通過渲染外國對手帶來的5G安全威脅,謀求美國在5G技術、標準、市場等領域的主導權,以期統治全球5G生態。
美國「推特總統「特朗普將5G稱為軍備新賽道,他不僅在說,也實際早行動。美國專家撰文指出,美國與中國的戰爭實質上已經升級。這種升級,不僅僅是核心技術的角力,也是社會制度的較量,而一但在美國全盤皆輸之後,戰爭的選項不可不防。
六、強大網路國防力量、重塑網路空間架構,實施網路安全「朱日和演練」,以極限施壓方式檢測封堵「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而來的攻擊通道
在力量建設方面,2017年3月1日,《網路空間國際合作戰略》中明確提出,網路空間國防力量建設是中國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遵循一貫的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方針。中國將發揮軍隊在維護國家網路空間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中的重要作用,加快網路空間力量建設,提高網路空間態勢感知、網路防禦、支援國家網路空間行動和參與國際合作的能力,遏控網路空間重大危機,保障國家網路安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這裡面說的很明白了,關鍵切實更加積極地行動起來,把力量切實建起來、練起來、強起來。
在核心技術突破方面,3月26日,路透社報道,美國白宮正考慮一項新的出口管制措施,修改「外國直接產品規則」,限制包括台積電在內的晶元製造商對華為供貨。可以說,美國對華為新一輪打壓正在路上。對此,倪光南院士認為,這次咱手裡有牌。到底是什麼牌呢?2020年4月初,華為與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以及工信部在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ITU)的會議上共同提議採用一種新的核心網路技術新標準,名為「New IP」。這種重構互聯網的技術方案,可以使目前互聯網的運作方式發生徹底的改變。
在網路攻防能力演練上,演萬變網域、練百戰精兵。中國警察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原校長、黨委書記程琳指導的網路安全」朱日和「基地在成都武侯區落地。網路安全「朱日和」以演萬變網域,練百戰精兵的理念,科學的進行網路安全對抗演訓活動,已經成為應對網路空間持續風險的最優模式!
七、網路安全既是國家安全問題,也是重大民生問題,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我們必須強化七大意識,應對不宣而戰的大規模網路入侵新模式
「網路空間風乍起,於無聲處聽驚雷」。一是網路主權意識。網路主權是維護網路政權的首要目標。「技術催生新空間,網路拓展新疆域」;二是網路發展意識。網路發展是維護網路政權的堅實基礎。「網路蘊含新質力量、數據成為生產要素」。三是網路安全意識。網路安全是維護網路政權的能力保障。「牽一網而促動全局,錯一碼則謬之千里」。四是網路法治意識。網路法治是維護網路政權的核心手段。「開放協作需法治、自由共享要平等」。五是網路文化意識。網路文化是維護網路政權的精神傳承。「網路越千山、文化傳萬代」。六是網路國防意識。網路國防是維護網路政權的力量源泉。「網上有乾坤、鍵盤百萬兵」。七是網路合作意識。網路合作是維護網路政權的重要方式。「命運聚網路,合作謀共贏」。
美國認為正面臨的「災難性網路攻擊」,它所造成的持久損害可能超過許多嚴重火災、洪水和颶風。那我們是否也面臨這種「災難性網路攻擊」?
網路空間新時代,我們必須具備防範「網路珍珠港」的網路攻防能力!
人人都在網防線,個個都是安防員,行動起來,網聚人氣、網聚智慧、網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