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眾黨主席、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拋出興建「金廈大橋」主張,並稱是小三通的延伸,引發熱議,包括社會各界的普遍共鳴與認同,以及台灣執政當局和綠營的批評與反駁。顯然,在當前台灣的政治生態和兩岸關係氛圍下,金廈大橋難以成事,但未來是必然的方向。
香港中評網今天發表快評指出,從近期各種討論中可以了解到,興建金廈大橋是近二三十年來金門人的心聲,得到金門民眾、金門不同黨派政治人物的支持,包括也曾經是民進黨一些政治人物選舉時的政見。正如已退出民進黨的前金門縣議員陳滄江所說,八、九成以上的金門人都支持興建金廈大橋,若民調一定是一面倒,這是跨黨派的共識。
興建金廈大橋並不是柯文哲的創意或政見,但他到金門訪問聽到民間這種心聲,表示認同並提出興建金廈大橋的主張,反映了柯文哲的務實與勇氣,以及對他處理兩岸事務能力的聯想。這在民進黨當局「反中抗中」、國民黨冷淡面對兩岸關係的氛圍下,柯文哲大膽拋出這個議題,獲得不少支持。
快評表示,興建金廈大橋,既不是有無民意支持的問題,也不是有無技術、資金的問題,更與所謂的「國家安全」沒有關係,完全是一個政治問題,包括意識形態和非意識形態問題。
雖然目前兩岸關係形勢嚴峻,未來發展也充滿變數,現在沒有理性討論興建金廈大橋的空間。但是,我們相信,兩岸關係不會一直僵持下去,兩岸的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也是民心所向,興建金廈大橋只是遲早的問題。
另據台灣「中時新聞網」此前報道,柯文哲18日拋出興建金廈大橋的主張,引發各界熱議,有聲音稱這是柯放眼2024台灣地區領導人大位的謀略。中國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游淑慧透露,周二柯得意地跟她說,其實該政見是金門縣長楊鎮浯跟他說的,他只是隨口說出來了而已。原來為政壇投下震撼彈的四個字竟是柯的無心插柳,引發眾人驚呼。
游淑慧23日在政論節目坦言,金廈大橋其實是民進黨2015年提名的金門縣長候選人陳滄江競選時的政見,陳當時把它列為與蔡英文的共同政見。游質疑,再怎麼說這也是民進黨自己提出的政見,現在又怎麼能出來痛罵,重提該政見的人是「吳三桂」呢?(薛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