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可能會摸到爛牌,把手上的爛牌打好,是我們一生唯一能做的事情。
「鴛鴦六七四」,牌九局裡潰爛的四張牌,拿到它,九成九輸錢。「鴛鴦六」,是兩隻花色不一樣的六點。「七四」,是一隻七點和一隻四點。馬家輝以爛牌為喻,寫盡人世的無常,以及江湖兒女乘風破浪的魄力——跟時機賭、跟愛情賭、跟命運賭,甚至與時代對賭,在逆境中守住真情、不負自己。
夜幕下的香港,人們在渴望最後一場放肆的快樂。龍頭老大哨牙炳的「沐龍大典」即將開宴,兄弟、吧女、洋人、港警、政商名流無不到齊。一張張面孔,就像昨日戲台上的一個個角色,推搡著阿炳,從「小炳」到「炳哥」。老婆阿冰,人稱「汕頭九妹」,也曾怪他沒有大志、恨他拈花惹草,有過短暫的迷途背叛,卻終是「鴛鴦同命」,相攜渡過一關又一關。此番大宴,阿炳本想宣布江湖隱退,卻在當天消失得無影無蹤。而答案,就藏在摸到的三把牌里……
作者簡介
馬家輝,1963年生於香港灣仔,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科學碩士、威斯康辛大學社會學博士,知名作家、傳媒人、文化評論學者。
喜愛寫作,酷愛寫作,基本上,只懂寫作。著有隨筆集《江湖有事》《關於歲月的隱秘情事》《死在這裡也不錯》《愛上幾個人渣》《大叔》《小妹》等。
2016年出版首部長篇小說《龍頭鳳尾》,獲得二十多項文學大獎肯定,包括《亞洲周刊》年度十大小說、《南方周末》文化原創榜年度好書虛構類bang首、香港書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五強)、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五強)等。
書友短評節選
許鞍華(編劇):在《鴛鴦六七四》里,意圖、敘事、人物、背景已經混為一體了。給我的印象有點像希臘神話,人物都像有七情六慾的神,鑲嵌在一個魔幻的時代里,造就出一個獨特的、別開一面的世界。這不就做到了我們對文學創作的最高要求嗎?——
沈小山(豆瓣讀者):對比《龍頭鳳尾》,能明顯看到馬家輝的進步。從頭到尾有一種宿命論貫穿其中,每個人都安排了結局,看似粗暴荒誕,卻又合情合理。此書他談的是人性,並非所有江湖兒女都該講道義,他們只是主動或被迫與時代對峙。一切皆是命,又都只是為了活下來。小說背景放在40-60年代的香港,以一城之興衰起伏,稱托一群人之滄桑人世。經過《龍頭鳳尾》的狗尾續貂,馬家輝終於在《鴛鴦六七四》里寫好了大時代之下的小人物群像。更何況,人到中年來讀此書,又是不一樣的況味。「把手上的爛牌打好」,更多時候只是人們一廂情願的阿Q精神吧。
ThrePac(豆瓣讀者):馬家輝江湖小說第二部,故事圍繞《龍頭鳳尾》主角陸南才堂口二把手削牙炳的生平和故事來講,與其說是江湖傳奇小說,不如說是一部愛情小說,阿炳和阿冰在亂世中的感情可以說是這部小說最精彩的部分,馬家輝借用了張愛玲的寫法可謂是巧奪天工,兩人在亂世江湖中的心境變遷和細節回味無窮。「灣仔之狼」這次把故事的年代推到了戰後的60年代,在世代變化中的堂口江湖愛恨情仇依舊是主要故事線,依舊很喜歡。
Morgan(豆瓣讀者):馬家輝在龍頭鳳尾里把陸南才寫得太令人難忘,導致在鴛鴦六七四里我知道他還留下了兒子以後突然覺得這個故事又可以續上了!阿炳的死法在最後我覺得有些倉促,不過轉念一想,真實的人生反而就是這樣,沒有那麼多跌宕起伏。就如高雷明的死和陸南才的死一樣,在江湖,生死就是一瞬間,可能被一顆隨機的炸彈炸死,可能被自己的救命恩人害了,阿炳絕想不到他會死在一生輾轉流連的女人手裡。
作品目錄
面子壞事情不等於壞結局
第一部每恨江湖成契闊,長留篇什繼風詩
第二部鴛鴦樓下萬花新,翡翠宮前百戲陳
第三部當年結義金蘭日,紅花亭上我行先
第四部江湖笑看日初升,夢醒桃花沐飛龍
尾聲
後記終究難忘哨牙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