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全長3公里的明珠湖路成了遊客到訪崇明的熱門打卡點。隨著秋意漸深,栽種在明珠湖路旁的3000餘株北美紅楓漸次變紅,配以絢麗海棠、紅葉石楠、紅花繼木球等喬木植物點綴,宛如彩帶飄落生態綠島,美不勝收。此外,西沙明珠湖景區內的粉黛亂子草、杉樹林也正迎來最佳觀賞季,與北美紅楓等組成了一幅秋日美麗畫卷。
明珠湖路是崇西地區連接西沙明珠湖景區的主要道路,道路兩旁和中間的綠化隔離帶種植著數千株北美紅楓。近些天,申城迎來了秋高氣爽的天氣,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明珠湖路旁紅、黃、綠相間的楓葉猶如打翻了調色盤,隨手一拍就是色彩濃烈的秋日氛圍大片,吸引了不少市民遊客來此留影。

北美紅楓正漸次變紅
崇明的美好秋色遠不止於此。家住徐匯的許女士上周末和一群好友來到西沙明珠湖景區,偶遇大片粉黛亂子草,在此拍了不少照片:身後是藍天白雲綠樹,眼前是姑娘們的笑臉,色調明亮。傍晚,她們還在景區觀賞了明珠湖畔的日落。許女士感嘆:「太美了,這裡真是一座寶藏公園!」
這些美景並非天然而成。西沙明珠湖景區黨支部書記徐忠介紹,許女士和好友們邂逅的這批粉黛亂子草早在4年前就已種下,佔地25畝,總計約30萬株。經過景區數年的精心養護,今年這批粉黛亂子草進入「盛花期」,並在近日迎來最佳觀賞季。

許女士(右三)和好友們打卡西沙明珠湖景區粉黛亂子草花海
除了北美紅楓、粉黛亂子草兩大秋色植物,西沙明珠湖景區內以池杉、中山杉和落羽杉為主的杉樹林也已進入變色季,遊客可乘坐電動船深入紅、黃、綠三色交織的林間感受自然氣息,還能觀察到活躍其中的白鷺、小鷿鷈等。
秋深冬近,徐忠還在計算著第一批候鳥來景區越冬的日子。「最好的觀鳥季節就要到了,除了白鷺和小鷿鷈,鸕鶿和中華秋沙鴨也將相繼飛來。」徐忠說,每年的11月24日至27日,是東亞-澳大利亞遷徙線上的鸕鶿抵達西沙明珠湖景區的時段。為此,明珠湖上專門為這些鸕鶿設置了一批棲木樁,讓它們可以在露出水面的木樁上棲息。去年,曾有數百隻鸕鶿來此落腳,它們的出現也吸引了一批觀鳥和攝影愛好者前來觀測、拍照。

來西沙明珠景區越冬的鸕鶿 資料照片
近年來,經過兩期大規模的生態修復以及平時的精心巡護,西沙明珠湖景區內的生態越來越好,魚、蝦、蟹、螺螄等水生動物,以及鸕鶿、野鴨、鷸、震旦鴉雀等鳥類都是這裡的常客。目前,景區正在此基礎上致力於創建國家5A級景區。
前幾天,景區剛對員工進行了一次規範禮儀服務等方面的培訓,希望在爭創5A景區的過程中持續提高服務水平,以更好地提升遊客體驗度和滿意度。今年,西沙明珠湖景區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提升景區綜合水平。如對明珠湖旁2000畝的林地進行撫育,將枯枝雜葉修剪並粉碎後覆蓋到林地上,促進植物生長;在明珠湖公園入口、停車場、旅遊廁所附近增設一批花境小景,精心養護景區內幾處大草坪,方便遊客露營休閑;一批新增設的座椅和帳篷,也令遊客可以隨時坐下小憩。

景區林地的水鳥
最近,一項針對明珠湖水環境提升和景區旅遊基礎設施改造的項目正在醞釀中,預計最快將於今年底明年初啟動,整個西沙明珠湖景區的林帶色彩也將進一步豐富。「未來的西沙明珠湖景區一年四季將呈現出不同的色彩,春天看二月蘭、白玉蘭、紫玉蘭,夏天看荷花、睡蓮和桃花、梨花,秋天看楓葉、粉黛亂子草和杉樹林,冬天看蘆葦飄絮,美景不斷檔。」徐忠希望,爭創5A的西沙明珠湖景區能以其優越的生態環境成為崇明生態島的標杆,讓更多遊客親身感受到上海生態綠色旅遊的建設成果。
圖片均受訪者提供。
來源:作者:李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