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美國中期選舉僅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此次選舉被視為美國選民為上任近2年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打分的直接機會。近日的多項民調和投注賠率已給出他們的預測,認為最可能出現的結果是特朗普所在的共和黨將丟掉眾議院控制權,但繼續把控參議院,若果真如此,將為特朗普政府推進和實施新政策增加阻力,尤其是備受爭議的經濟貿易政策,同時,顯然也將波及金融市場。
不過,預測僅僅是預測而已,近年來全球各大選舉中飛出的「黑天鵝」不在少數。荷蘭國際集團(ING)在一份最新報告中,分析了美國此次中期選舉可能出現的四種結局,以及各自將對市場產生何種影響。
第一種結局:民主黨重掌眾議院(較大可能)
這是博彩機構和民調專家認為最可能出現的一種情況,即民主黨以微弱優勢贏得眾議院的控制權,但參議院依舊由共和黨把控。特朗普上任後,即便共和黨把持著國會參眾兩院,他已受國會山頗多掣肘,若民主黨掌握眾議院,那麼他將在立法上遭遇更多挑戰。兩黨可能會在基礎設施支出等問題上達成一致,但兩黨之間和內部的分歧在很大程度上依然難以彌合。
報告認為,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可能會更多地將精力集中到行政權力可以推動的政策議程上,例如貿易政策。
由於國會陷入分裂,美國政府繼續擴張財政政策的可能性降低,對債務持續性的擔憂可能會平息。預計美聯儲將繼續「逐步」加息,但可能會遭致更多來自於特朗普的批評。報告認為,中期選舉的這種結局對美國經濟影響相對中性,但美國政府可能面臨再次關門的風險。
就金融市場而言,目前美國市場多頭強勢,擴張財政政策受限可能會觸發美元和美股較為溫和的獲利回吐,但可能不會出現大舉拋售。對美國以外的其他市場,在特朗普政府沒有轉變或軟化保護主義立場的情況下,可能將持續遭遇資金撤離壓力。
第二種結局:共和黨大獲全勝(中等可能)
報告分析,如果共和黨在中期選舉後繼續執掌國會參眾兩院,將為特朗普繼續推進「美國優先」政策打開保護傘,同時讓他在共和黨內得到更強有力的支持,可能導致特朗普政府進一步減稅和放鬆金融監管,而在移民和貿易問題上採取更強硬的立場。
在這種情境下,報告稱,短期內可能會刺激美國股市和內需,但對於美國財政赤字、貿易摩擦、地緣政治環境,甚至美國在全球扮演角色的擔憂將會增加。美聯儲對此可能作出加息反應,隨著美聯儲延續漸進式加息路徑,特朗普與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間的分歧或加劇。同時,美元可能進一步走強到2019年,不過投資者將會越來越擔憂雙赤字,並在財政刺激結束信號稍一露頭時便尋求出售美元,美國政府則將背負著較高的赤字負擔前行。

第三種結局:華盛頓爆發全面「戰爭」(中等可能)
如果民主黨在眾議院和參議院都大獲全勝,那麼民主黨就掌握了阻止特朗普立法議程的主動性,也意味著國會將完全陷入僵局,頻繁的政府關門風險,更加不穩定的政治環境,特朗普將受限於行政權。
報告認為,雖然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經濟增長未必會受到嚴重影響,但政治不穩定性將為風險資產帶來逆風。同時,報告強調一旦「通俄門」調查特別檢察官穆勒找到特朗普相關的進一步證據,那麼民主黨人很可能利用在國會的優勢開啟總統彈劾程序。
報告稱,由於在這種情境下,難以在國會推動議程,特朗普可能進一步利用行政權力在貿易問題上做文章,從而導致經濟增長逆風加劇。而美聯儲可能在貨幣政策正常化道路上更為謹慎,特別是如果出現政府關門或總統遭彈劾的情況。報告認為,美聯儲面對上述這些不利因素,很可能放緩或重新評估未來政策收緊的必要性。在此種情境下,美國資本市場的調整將比前述第一種情況波動更大。
第四種結局:兩黨「交易」(較低可能)
如果民主黨至少贏得眾議院的控制權,還有一種存在較低可能性的情況,即特朗普和共和黨選擇與民主黨暫時將分歧放在一邊,兩黨合作。報告稱,至少從理論上說,進一步擴大財政開支對兩黨都有一定吸引力,在貿易政策上,共和黨軟化此前立場,民主黨也稍作妥協亦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這種情境下,政治風險大幅降低,對美國國內經濟增長而言是利好。在兩黨良性合作下的財政寬鬆可能會引起美聯儲略加快加息節奏,而全球貿易形勢轉好對美國資本市場來說也是個利好。不過對中期財政可持續性的擔憂也會逐漸顯露,從而推高長期國債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