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2012年,不需要你刻意關注體育新聞,只要你偶爾上上網關注時事,林書豪這個名字一定會從某條新聞中出現,他每天都在升溫。
美籍華人林書豪現效力於北京首鋼隊,曾畢業於哈佛大學。
這個傢伙竟然是哈佛畢業的!主修經濟學,副修社會學,成為哈佛大學自1953年後首位進入NBA的球員。他帶領哈佛男籃打進NCAA全國64強。他的母親告訴記者,從小就要求他,如果有哪一科成績不是A就絕對不許打球。這是林書豪的第一個被動「選擇」。
哈佛大學時期的林書豪
新秀賽季在勇士隊的一年時間裡,林書豪遭球隊三次下放三次召回最終被裁。後加盟火箭隊但最終沒有表現再次被裁員。後來林書豪進入了後場受到傷病困擾的尼克斯隊的視線,球隊簽下他作為替補。在2012年1月17日,林書豪被尼克斯隊下放至發展聯盟伊利湖海鷹隊 ,因為表現出眾三天後被召回。這是林書豪的第二個被動「選擇」。
而從美國時間2012年2月4日這一天開始,林書豪開始了自己的「林瘋狂」傳奇,從一個極度邊緣的球員到一個籃球巨星。在替補出場的情況下砍下25分5個籃板以及7次助攻的生涯新高數據,更重要的是,尼克斯隊戰勝了籃網隊,在這之前,尼克斯隊在前15場比賽中已經輸掉了13場 。
「林瘋狂」成為紐約寵兒
誰能夠料到,林書豪在這場比賽的前一夜還是在隊友菲爾茲家中借宿,睡在沙發上,由於不確定自己是否會再次遭到裁員,林書豪甚至不敢在當地尋找一個穩定的住所,甚至想過混跡海外。對陣湖人隊的比賽,林書豪砍下38分超科比成為全場得分最高的球員,並率隊取勝,讓科比記住了這個黃皮膚後衛的名字。此後林書豪頻得高分,上演絕殺,帶領球隊七連勝。
從此之後林書豪身價飆升,連續兩次登上《時代周刊》封面,NIKE迅速為他推出球鞋,甚至連漢堡和冰激凌都要以他的名字來命名,無數的商業活動接踵而至,無數的媒體將他圍得水泄不通,成為報紙頭條都不算什麼,因為天天如此。
林書豪登上《時代周刊》封面
捫心自問,林書豪的故事會在我們身邊重演嗎?我們心裡都有答案,原因很簡單,我們在事情沒有成功之前就試圖用努力來換取一份成功的保證,與其說我們是對成功渴望,不如說我們是渴望保證成功。在我們接受教育開始,所有的好的東西都是「穩」字當先,成績要穩定、事業要穩定、感情要穩定,穩定成了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的重要標準。
也許林書豪當時就面臨著選擇,有著哈佛大學雙文聘,去華爾街還是NBA?很明顯拿著哈佛大學文憑去華爾街的決定絕對是穩中求勝 ,闖蕩NBA的X因素太多了。
今天林書豪的第三個主動選擇已經擺在那裡了。但是如果林書豪選擇了華爾街又會怎樣?很簡單,拿百萬年薪的以籃球為個人愛好的華爾街人。倒也不錯,先不說這樣的話我們不會熟知林書豪,更重要的是,他違背了自己內心的真實心愿。
林書豪成為2012年的媒體聚焦點
人活一遭,穿五尺衣,吃三兩飯,活八十載。二十年讀書,不知天高地厚;二十年吃藥,方嘆人生苦短。調查表明:在我們的生活穩定後,收入的高低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幾乎是微乎其微的。但是,與物化的東西不同,職業道路和生活方式對個人的影響將是持續、長久的。坦白說,喜歡打籃球並以打籃球為職業的林書豪開著大眾時,也要比喜歡打籃球卻在華爾街的林書豪開賓利愉快。
因為不出眾的身體素質被認定無法打好籃球,因亞裔身份被嘲諷,被心儀的斯坦福大學拒絕,成為NBA落選秀,試訓遭忽視,四度被下放至發展聯盟,兩度遭勇士火箭裁員,兩個賽季輾轉四支球隊,而今天的林書豪,選擇從「林瘋狂」成為了NBA總冠軍後衛。
林書豪獲得2018-19賽季NBA總冠軍
我們每天都在做這樣那樣的選擇。如果午飯吃白菜還是蘿蔔算是一種選擇的話,改變一生的其實有且僅有幾個選擇。也許林書豪從沒想做「最對」的選擇,他只是選擇了讓自己最幸福的那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