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的4月,廖漢生接到一個命令,讓他趕緊找人,有必要的話可以出動一個師的兵力。
給他下達這個命令的正是身為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員的賀龍,而他們要找的這個人名叫賀炳炎。
賀炳炎馳騁戰場20載,身負重傷11次,身上疤痕16塊,被人稱為「賀小龍」。
與此同時,他還有著紅軍「趙子龍」的稱號,他的一生可謂是叱吒風雲,屢建奇功。
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讓賀老總對廖漢生髮出如此的命令?
廖漢生是否能找到賀炳炎?
繳獲戰馬讓司令臉色大變
1947年4月的一天,身為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員的賀龍接到了一封電報,電報中的內容彙報了我軍在太行山地區大敗國民黨軍隊的好消息。
(賀龍)
賀老總在聽到這個消息後,立馬喜笑顏開,因為一封封的捷報不僅讓我軍的士氣大振,而且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黨一定能夠戰勝國民黨反動派,實現全國解放。
其中一封電報中還提到了一個事情,那就是在一次戰役中,我軍繳獲了一匹戰馬,賀老總在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心中就有一些不安。
之所以在這封電報里會提到這匹戰馬,主要是因為身為一軍司令的賀老總,他身下的馬已經騎了很多年了,不僅瘦弱而且年齡也比較大了。
但是每次大家一提到要給他換,他都捨不得,其實就是為了能把好的東西留給手下的將士們用。
然而,在得知我軍的戰利品有一匹戰馬的消息後,賀老總立即撥通了電話,而且還特地詢問了一下,這匹馬顏色是不是白色的。
在得到了對方肯定的回答後,賀老總臉上的笑容立馬就消失不見了,一絲擔憂瞬間聚滿眉頭。
在確認這匹馬的右眼睛旁邊還有一塊棕色的胎記後,賀老總就更加坐不住了。
白色戰馬在當時本來就不常見,再加上這匹馬上的各種特徵,可以確認這匹白色的主人不是別人,正是賀炳炎。
在這種情況下,只見馬不見人,賀老總心中有一種不祥的預感,賀炳炎可能有危險了...
派一個師去找人!
隨後,他就給廖漢生下達了一個命令,讓他們趕緊派人去尋找馬的主人賀炳炎,而且一定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如果有必要可以出動一個師的兵力去找。
(廖漢生)
這條命令一下,讓很多人不禁有些好奇,賀炳炎和賀龍老總是什麼關係,賀老總居然不惜派人要用一個師兵力去找他?
因為賀老總不僅愛兵如子、愛才如命,更何況賀炳炎跟隨賀龍南征北戰已經快20餘年,在此期間,他們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情。
賀老總也十分倚重賀炳炎,一旦遇到到險仗、惡仗,不論他的身份是普通士兵還是將士,賀老總總會一聲令下,說:「賀炳炎,上!」
(左一賀炳炎,中間賀龍)
賀炳炎每次作戰都十分勇猛,因此,大家都開玩笑說他是賀龍的「兒子」,名叫「賀小龍」。
賀炳炎在很多險境的情況下從來不畏懼敵人的炮火,總是身先士卒沖在最前面,這樣不僅鼓舞了軍隊士氣,還能夠給敵人以沉重的打擊...
而此時,如果賀炳炎真的出了什麼事情,那麼對於我軍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損失。
另外,如果他一旦落到了敵人的手中,憑他剛正不屈的性格,生命一定會受到很大威脅的。
(中間為賀炳炎)
所以,賀老總命令派出一個師的兵力去尋找賀炳炎的下落,也是可以理解的。
那麼,賀炳炎和賀老總是在什麼時候相識的,他們之間還發生過哪些事情呢?
·窮苦出身,立志要當紅軍
1913年2月,在湖北省宜都縣江家灣村一個貧苦的人家,一個男孩呱呱墜地,他就是賀炳炎。
由於母親去世早,父親為了生計,不得不出門謀一份營生,但家裡的情況依舊沒有什麼改善。
在姐姐被送走當童養媳、哥哥過繼給別人家以後,小小年紀的他也不得不去給地主家放牛幹活。
一個機緣巧合的機會,他投師於武當一清道長門下學習武術,這也為他以後在戰場上殺敵、立下赫赫戰功打下了基礎。
賀炳炎從小就性格剛烈,而且喜歡打抱不平,每次看到有孩子受欺負時,他總是站出來替弱者打抱不平。
他常常給欺負人的一方打得鼻青臉腫,當時江家灣村附近的很多紈絝子弟都得敬他三分。
1929年,賀龍帶領著紅軍隊伍來到了宜都一帶,那時候的賀炳炎剛滿16歲,還是一個沒長大的孩子。
當時,賀龍撞見他的時候,賀炳炎正在和他的父親吵架,原因就是他也要去當紅軍。
但是,他的父親覺得他年齡太小了,說什麼都不同意,手裡還拿著一個扁擔要把他攆走。
賀龍見此情形,就走上前去勸說賀炳炎,等他長大以後再來,因為現在他還太小,根本沒有辦法上戰場跟敵人拼刺刀。
賀炳炎知道當時跟自己說話的就是紅軍最大首領賀龍,賀炳炎絲毫沒有膽怯,還上前跟賀龍表示自己練過武術,有的是力氣,就連賀龍都不一定是他的對手。
(賀龍)
賀龍看著眼前這個性格倔強、不服輸的「小鬼」,彷彿就看到了當年的自己,於是一下子就喜歡上他了。
隨後,賀龍便把賀炳炎留了下來,讓他在警衛班裡跑腿送信,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人稱作「紅軍中的趙子龍」
1929年6月入伍的賀炳炎便開始參加各種戰鬥,他手拿一把大刀,直接沖向敵人的隊伍,左砍一刀右殺一下,連續奪下數名敵人的性命,嚇得敵人都不敢靠前。
同年的7月,他就幹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兒...
當時,賀龍帶領的部隊正在湖北潛江淵博子口與敵人激戰,於是,想派人去給我軍另一支的隊伍送信,讓他們從敵人的側後方對敵人形成包圍之勢,好將敵人一舉殲滅。
這個送信的任務就落在了賀炳炎的頭上,沒過多久,敵人在我軍兩支隊伍的包圍下就繳械投降了,可是直到戰鬥結束都沒看到賀炳炎的人影。
正當賀龍準備派人去尋找時,只見賀炳炎一個人帶著幾十號俘虜回來了。
原來,他在送信回來的路上,看見戰友們都在前線殺敵,他手也痒痒,於是就在腰上別了幾個手榴彈去追趕敵人。
剛出發沒多久,他就和一眾敵人相遇了,他一手裡提著大刀,一手拿著手榴彈的架勢把敵人鎮住了。
可是,有一個敵人突然發現他是一個還沒長大的毛孩子,舉著槍就要朝他射擊,說時遲那時快,賀炳炎趕緊趴下,子彈就這樣從他的腦袋上飛過去了。
這下可徹底把賀炳炎惹怒了,他一刀下去就把那個敵軍解決了。
其中,有幾個敵人見狀撒腿就想跑,賀炳炎扔出一顆手榴彈,直接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這一舉動嚇得所有的敵人趕緊扔下了手裡的武器,連忙說:我們投降。
清點了人數後,賀炳炎壓著47名俘虜歸隊了。
因為這一仗,賀炳炎名聲大噪,他迅速成為了一名基層的指戰員。
很快他又從中隊長、大隊長一直升到騎兵連的連長兼任指導員,仗打得越凶,賀炳炎的名氣越大。
在賀炳炎擔任騎兵大隊長期間,他帶領大家偷襲空城,繳械了一批戰馬,正打算撤退的時候,他發現司務長不見了。
可是,那時候敵軍已經進攻,賀炳炎想都沒想,就騎著馬飛奔在街道中。
他看見了正在買東西的司務長,一把把他摟來放在了馬上。面對敵人的攔截,他揮舞大刀,殺出重圍。
此後,賀炳炎就有了「紅軍中的趙子龍」這個稱號。
深陷包圍圈,被戰友解救
就是因為賀炳炎在每一次的戰鬥中都沒失手過,而且他十分看重自己的坐騎,他表示自己絕對不能輕易與馬分開,所以,這一次的情況著實讓賀老總手裡捏了一把漢。
廖漢生在接到賀老總的命令以後,立馬帶著隊伍出發去找賀炳炎的下落。當他們發現賀炳炎的時候,他已經深陷敵人的包圍圈了。
那麼,賀炳炎當時為什麼會被敵人包圍的?
那天,賀炳炎帶領我軍的一眾將士與敵軍展開了激烈的廝殺,戰鬥持續了很長時間。
當時,賀炳炎與往常一樣身騎戰馬衝鋒陷陣,為了全殲敵人,也為了能儘快結束戰鬥,他一個人孤身騎馬追趕敵人的長官。
可是,在追趕的過程中,由於雙方的火力都比較猛烈,一個炮彈下來就在他身邊炸開了,賀炳炎身下的馬因為受了驚嚇,完全不受控制了,直接將他甩了下去。
這下賀炳炎可是吃了大苦頭,等他稍微反應過來的時候,發現自己的一條腿受了傷,已經不能快速移動了。
大批的敵軍就在這個時候包圍了過來,賀炳炎發現身邊能躲藏的地方並不多,他便拖著受傷的腿,趕緊躲在了一塊大石頭後邊。
敵人很快就對他展開了合圍之勢,賀炳炎依舊沒有放棄,用自己身邊僅有的一把手槍,與敵人開展了殊死的搏鬥。
半個小時過去了,子彈已經快打光了,作為一名黨員幹部賀炳炎絕對不可能給敵人活捉他的機會,他決定將最後的一顆子彈留給自己。
就在敵人包圍上來,賀炳炎準備了解了自己的時候,我軍一個師的兵力及時趕到了,並將敵人一網打盡,賀炳炎也因此得救了。
屢立奇功,被授予上將軍
賀炳炎知道他自己這次大難不死,一定是賀老總派來的救兵。回到部隊後,他趕緊找賀老總去承認錯誤,檢討自己不應該如此的貪功冒進,還請求上級的處分。
賀老總看著安然無恙的賀炳炎什麼話也沒有說,只是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就離開了。
賀炳炎吸取了這次的教訓,他在以後的戰場上再沒有輕易冒進,但是他帶頭上陣殺敵的勁頭卻絲毫都沒有減弱。
1947年的9月,賀炳炎成為了西北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他與政委廖漢生共同參加了很多著名的戰役,而且都取得了重大的勝利。
比如,在宜川瓦子街戰役中,賀炳炎再一次表現出了過人的膽略和指揮才幹。
1948年2月24日,圍攻宜川縣城戰鬥打響,國民黨部隊4個旅的增援部隊已經到達宜川,進至瓦子街地區。
賀炳炎率領的部隊速趕到指定位置對敵實行包圍,可是,與之配合的第二縱隊因為大雪未能趕到。
這時候我軍在戰略上出現一個包圍的缺口,如果沒有將這個缺口堵住,全殲敵人的計劃將會落空。
賀炳炎和廖漢生一排眾議,派自己的部隊將缺口堵住了。戰鬥打響後,敵人所有的兵力和重型武器都朝著缺口打了過來,一時之間這裡成了焦點。
賀炳炎帶領著眾將士打退了敵軍30餘次衝鋒,鮮血染紅了整個陣地。
經過兩天一夜的激戰,我軍終於取得宜瓦戰役的勝利,後來,毛主席也對此戰役也給予高度的評價。
新中國成立後,賀炳炎被授予共和國開國上將軍銜。
當時,賀老總在接受完毛主席親自授予共和國元帥軍銜後,馬不停蹄地趕到賀炳炎所在的成都,親自為賀炳炎進行了授銜授勛。
結語
在20年血與火的戰爭歲月中,賀老總和賀炳炎彼此欣賞,互為依靠,不是父子,勝似父子。
1960年7月,賀炳炎去世後,賀龍元帥含淚親筆題寫輓聯:「卓越功勛傳千秋,革命精神永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