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出生後腿部留下了胎記,奶奶說前世一定是給人打的,所以今生便有此記號。
那麼關於胎記我們又知道多少知識?
胎記主要是黑色胎記和血管瘤,不同的胎記也是不一樣的說法
蒙古斑:一般發於肩膀,臀部和背部,是一出生就會被發現的記號,大多數的寶寶身上均能見到,斑塊呈現暗藍色,皮膚表面沒有其他變化,蒙古斑的色素顏色會隨著寶寶年紀的增長越來越淡,一般寶寶在3~5歲就會自然的消失,所以沒有必要做治療。
先天黑色素斑或者是黑色素痣:一般有兩種情況分別是突出來的肉痣和黑痣也就是最常見的痣。一般屬於良性的細胞痣,不會消失的,有的痣還會長毛,不需要特別治療,但是痣一旦過大影響美觀我們可以切除,也避免發生癌變。
咖啡牛奶斑:斑塊呈現咖啡色,一出生就會有的,而且出生後斑塊的數量會逐漸增加,這些都是良性的也無須治療。
太田母斑:一般長在臉上,眼睛周圍,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斑塊的數量也是會越來越多,又有可能是青少年時期才出現,這個不會自行消失,而且屬於良性胎記,
血管瘤:血管瘤要到寶寶一歲左右才會被發現,逐漸突起,而且會越長越大,基本上會出現在頭部,臉部和頸部,容易對孩子的外觀造成困擾。血管瘤依照深淺和種類可以分為草莓痣和海綿狀血管瘤
隨之年紀的增長,大多數的草莓痣會自行消失,顏色也是會逐漸變淺,形狀變小,所以大多數寶寶會恢復正常,只有少數的到十歲也沒有完全消失。
海綿狀血管瘤是一種比較深的血管瘤,範圍也是會越來越大,很有可能影響孩子的血液循環,是一種比較有危險的血管瘤。這個不僅不會自行消失,我們更不能置之不理。
所以我們要分清孩子胎記是屬於良性的還是惡性的是什麼的重要
但是寶寶胎記會變成惡性的也不多,那麼我們就要清楚哪些胎記會是惡性的
紅色胎記一般不會病變為癌,只要注意生長的部位是否在眼鼻口附近,並影響到寶寶的生理機能,如果有出血、裂開的或者是潰瘍,局部隆起的情況,就要及時其就醫,否則照護方式和照護一般皮膚相同就可以了。
黑色胎記中黑斑是有可能演變為癌細胞的胎記,以及家長要留意海綿狀血管瘤,如果寶寶的胎記剛好在臉上,這樣影響孩子的外觀,會給孩子今後的生活交際上帶來影響,那麼父母最好等大寶寶年紀大點的時候,再去考慮治療
平時我們也要照護好胎記
對於胎記我們不要相信民俗偏方,也不要自己摳破。寶寶有胎記的地方,我們在護理皮膚上要注意保濕,可以多擦一些乳液,也可以用生理鹽水清潔,以免發生感染。雷射後的胎記要注意防晒,並依據醫生的囑咐進行傷口護理和回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