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李修惠 嚴瑤
圖片來源 | 受訪者提供
5月份,上汽在海外各個「戰場」的捷報不斷傳回國內。上千輛MG EZS在比利時港口整裝待發,準備運往各歐洲市場。上汽南美公司正如火如荼地為「銷量王」MG ZS做巡迴營銷活動。中東市場的五月齋月活動廣受歡迎。在澳大利亞,隨著全新MG HS上市,更多經銷商找上門來尋求合作。5月28日,上汽巴基斯坦公司首輛MG HS下線,新工廠在各方配合下,僅用9個月就完成交付。
上汽海外銷量「熱騰騰」的背後,是奮鬥在五湖四海的上汽人用拼勁和韌勁,國內國外接力聯動,發揮上汽在全產業鏈的綜合優勢,開拓海外新市場,持續打響上汽品牌,賦能國內國外雙循環。

在新市場埋下一顆種子
巴基斯坦全年汽車銷量大約為25萬輛,上汽為何會選擇在這個體量不大的市場落子?
「我們找合作方了解當地市場後,覺得大有可為,就向領導建議,為什麼不在當地埋下一顆種子呢?」上汽國際第四黨支部書記沈為民說。就這樣,在對市場有了充分的了解後,上汽的國際化版圖中又多了一個「一帶一路」上的國家。
果不其然,這顆種子的成長速度很快。

考慮到當地消費者對高品質車輛的需求十分旺盛,巴基斯坦團隊先用3000輛澳大利亞版頂配1.5T MG HS到當地「試水」。在當地售價約合25萬元人民幣的MG HS供不應求。從今年1月起至今,上汽巴基斯坦公司已經銷售了9500輛MG HS,預計今年能夠完成2萬輛銷量,在第一年就躍升成為上汽又一個「萬輛級」市場。

巴基斯坦汽車市場正處於「瘋狂擴張」的賣方市場階段,長期被鈴木、豐田與本田三大日本汽車廠商壟斷,街上全是CITY、飛度這樣的老款小型車,產品老舊,質量管控也不如日本本土製造的汽車。沈為民說:「現在進入巴基斯坦,就像當時桑塔納進入中國一樣,設計好看、品質過關的產品在當地簡直備受歡迎。」
為了在產品下線前先鋪設好基本的營銷體系,上汽巴基斯坦公司的張燈和趙傑連春節都沒過,就飛到當地,做提前預熱市場的工作。MG HS上市後,果然被「搶購一空」。有些消費者聽說缺芯風波可能造成延誤交付的消息,特意去展廳表示寧可排隊等車也絕不退款的決心,甚至有人差點為此「大打出手」。

一邊是熱騰騰的銷售勢頭,一邊是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蘇伊士運河事件讓一批生產設備延遲抵達巴基斯坦。為了搶回工程進度,無論是上汽乘用車南京基地的支持團隊,還是合作方巴基斯坦MG JW公司的「巴鐵」兄弟,他們各自放棄「五一」小長假和齋月休假,在酷熱的天氣里和時間賽跑,為的就是趕上首輛MG HS下線的時間節點。

滿足海外車型專屬需求
在尚未成熟的巴基斯坦市場,上汽正在用驚人的速度「圈地跑馬」。而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南美市場打開新局面,品牌形象、技術實力缺一不可。
一款新車要在南美上市,需要經歷的不僅僅是從國內到國外的遙遠路途,在設計製造上還要經歷一道道關卡。
「由於各個國家的標準,以及各地用戶的需求不同,我們通常要在原型車基礎上進行大量的適應性改進工作。」上汽乘用車整車項目經理趙朝陽舉例說,譬如國內都安裝電子手剎,「但有些地區的用戶就喜歡拉手剎的感覺,我們就在自動擋車型上開發機械手剎來滿足客戶需求。」
在智利,汽車品牌的競爭早已可謂白熱化,緊湊級SUV市場中日系、韓系等老牌勁旅都是上汽自主品牌MG的強勁對手。即便如此,MG品牌還是憑藉出色的性能和過硬的品質,收穫了大量訂單和消費者的認可:今年首個季度,MG品牌在當地乘用車市場佔有率躍居到第三位,成為中國品牌中的佼佼者。
海外市場旌旗飄揚,背後離不開上汽乘用車的全力支持。趙朝陽回憶說:「智利是個多山地國家,坡起工況程度遠比國內惡劣。」針對海外車型的專屬性能需求,上汽乘用車迅速成立6人小團隊,通過台架模擬加EP驗證同步進行的方式並行開發。「我們克服了樣件加工、整車耐久試驗周期長等難題,最終在6個月內完成針對多山地國家的車型開發,並使這款出口車的爬坡能力提升20%。」
國內銀色車銷量較低,但南美市場用戶選擇銀色車的人數較多,為滿足市場需求,上汽乘用車在國內主銷車型上開發針對海外市場專屬的刀鋒銀車身顏色,並拉動當地經銷商參與顏色開發與評審。「為了不耽誤海外車型的市場進度,我們把油漆調試周期由原來的一周一輪,壓縮到試噴、評審、調色三天一輪動,最終保證了海外上市前的巡展車型全部以客戶最喜歡的銀色展示給當地消費者。」趙朝陽說。

做好一線的「大後方」
為了全力支持一線而忙碌的,除了上汽乘用車,還有上汽國際這樣的「大後方」。4月底,陳明華在微信朋友圈曬出了和另外5位同事在機場的合照,他們此行的目的地是歐洲。
據了解,此番共有15名上汽國際的員工在接受培訓後,分別奔赴歐洲、巴基斯坦、墨西哥、印尼等海外一線市場。這批人才是各海外公司從今年年初就開始「千呼萬喚」的緊急需求。隨著各個市場的擴張,對人才的需求很是旺盛。
這批員工出發前,上汽國際還召開了一場行前交流會,逐一了解員工的實際需求,並向他們介紹了「華姐24小時熱線」等海外員工關愛保障措施。
除了為一線培養、輸送人才,上汽國際還邀請了三位長期在海外基地工作的外派員工作為專家導師,給巴基斯坦團隊「補補課」,分享在生產、質量管理、財務等方面的海外「實戰」經驗。
上汽巴基斯坦工廠是上汽繼泰國、印度、印尼之後,在海外設立的第四個工廠。上汽國際黨委書記、副總經理趙愛民表示,在海外拓展更多生產基地,尋求新增量是「十四五」期間,上汽海外規劃中的重要一環,這標誌著上汽能夠結合海外不同區域市場的特點,為全球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本地化產品和服務,持續深耕海外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