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人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內地和香港,我的家人在香港,孩子在這裡長大,我覺得自己是中國人,我以香港為家。我長著一張西方人面孔,這裡是一顆中國心」,捂著胸口說話的,正是素有「蘭桂坊之父」之稱的盛智文。
盛智文的故事十分傳奇。幼年喪父,家境並不好的他,18歲時就賺到100萬加元,並來到中國打拚,最終成為百億富豪。他曾用幾十年時間,將蘭桂坊打造成香港地標建築,世界級娛樂勝地,香港電影《喜愛夜蒲》,就是以蘭桂坊為中心,講述男女間的故事。
在中國生活的半個世紀,讓盛智文深深愛上這裡,並最終放棄加拿大籍,成為中國人。值得一提的是,盛智文還曾在李嘉誠陷入爭議時力挺道,「我不信李嘉誠會將資金從香港撤走,他只是在尋找好的投資機會賺錢。」
古天樂與盛智文握手,視覺中國
幼年喪父多次輾轉
18歲賺100萬加元來香港,打造紡織帝國賣出22億
實際上,盛智文並非含著金鑰匙出生。
1950年,盛智文出生於德國,是一位猶太裔人士,但很小就隨父母移居美國紐約發展。在盛智文的記憶里,母親在醫院工作,父親是裁縫,也做過手錶買賣。不幸的是,盛智文的父親很快就去世了。於是,母親帶著他再度背井離鄉,前往加拿大生活,過著艱苦的日子。
童年喪父,對於盛智文而言,並不只有精神上的打擊,由於缺少頂樑柱,為減輕家庭負擔,盛智文不得不開始半工半讀的生活,清晨派報、周末還要到餐館打工。高中畢業後,盛智文開始混跡社會,幸運的是,他成功挖到中國紡織製造業的金礦,兩年就賺下100萬加元,成為18歲的百萬富豪。
19歲時,盛智文做了人生一個重大決定,帶著100萬加元到中國香港打拚。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香港紡織及制衣業的黃金時期,加之低稅制的吸引,嗅到機會的盛智文決定把握這難得的機會。「當我走出機場時,我聞到了海港的氣味,女人身著長衫,幹活的男人光著膀子,大家都在拚命工作」,這是盛智文首次踏足香港時看到的情景。
不過,盛智文後來發現,中國內地的前景更加廣大,於是他再度輾轉到內地拉訂單,找成衣廠下單專攻中高檔時裝,再出口到北美與歐洲。讓盛智文沒有想到的是,他再度被沿途的風光迷住,「到處都在建設,大家充滿動力,我當時就愛上中國了。」
隨著改革的春風吹起來,盛智文還在湖南長沙開設了一個辦公室,並經常在內地與香港間穿梭。當時內地的條件確實很差,「從長沙打電話到香港要提前兩天預約,我們晚上在酒店打乒乓球要點蠟燭,下午五點就停電。」盛智文曾直言。
可即便如此,盛智文也沒有打退堂鼓,他堅信自己的選擇。最終,盛智文的紡織品貿易公司COLBY,成為業內知名品牌,並在2000年被賣出22億港元的高價。要知道,在當年的胡潤中國富豪榜上,排在第10位的科利華軟體集團宋朝弟,身家也不過22億元。
「蘭桂坊之父」誕生
新模式成功後大購業權,曾因太火熱致踩踏21死
盛智文並非完全不會享受的工作狂,而這也成為其打造蘭桂坊的契機。
同樣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擁有不菲身家的盛智文發現,位於香港中環的蘭桂坊,雖然餐廳與酒吧雲集,但沒有什麼特色。於是,他就採用「餐廳+酒吧」的新模式,打造出加利福利亞餐廳,吸引諸多中外客人前來,再度賺得盆滿缽滿。
實際上,蘭桂坊是香港中環的一條L型街道,早在18世紀時,就已經存在。不過,由於當時洋人云集,是大家來找樂子的地方,也被不少當地人稱為「爛鬼坊」。後來,這裡又出現大量撮合姻緣的媒人,因此還被稱為「媒人巷」。
擁有歷史基礎的加持,再加上眼光敏銳的盛智文操控,使得蘭桂坊迅速發展。此後,他抓住商機,逐步收購蘭桂坊的業權,並成立蘭桂坊集團,將這裡打造成香港著名的旅遊景點,以及世界級娛樂勝地,獲得「蘭桂坊之父」的稱號。
不過,太火熱也並非全是好事。1992年12月底,數以萬計的市民和遊客到蘭桂坊,像往常一樣慶祝新年,可在接近元旦倒數時,意外發生了。由於人數過多,蘭桂坊多條街道開始失控,併產生人員推撞和踩踏的情況,最終導致21人死亡,成為香港人民難以忘懷的痛。
當然,盛智文也將「蘭桂坊」這個品牌帶到了內地。
2010年,比香港蘭桂坊大18倍的成都蘭桂坊成立。盛智文表示,「這是全球第二家店,我非常希望蘭桂坊能融入成都的本土文化,所以這裡能看到茶館、川菜和火鍋。成都人很會享受生活,賺12元花10元的消費能力很讓我欣賞。」
蘭桂坊(成都)官網顯示,蘭桂坊集團是一家充滿活力並從事多元化業務的公司,足跡遍及香港、中國大陸及亞洲其他地區主要城市。集團核心經營商業地產併購、設計、開發、營運與管理,同時兼營高級餐廳酒吧、金融投資及電影發行等。
成都蘭桂坊,視覺中國
百億富豪愛享受
曾力挺風波上的李嘉誠,拋加拿大籍成中國人
蘭桂坊的大獲成功,還讓盛智文一度被邀請擔任香港海洋公園主席。
接管海洋公園後,盛智文再度展現出獨特的商人天賦,屢次都打敗迪斯尼樂園,並獲得「米老鼠殺手」的稱號。為提高知名度和遊客量,盛智文不惜親自上陣「扮丑」,水母館開幕,他打扮成水母;鬼節活動,他穿上殭屍裝扮鬼;香港回歸十周年,他更是變成貓熊裝小丑,並在香港引起轟動。
憑藉著蘭桂坊集團等帶來的收入,六十大壽時,其身家就超過10億美元,按當時匯率計算,可達百億人民幣。坐擁百億資產的盛智文,十分享受生活,他在普吉島有頂級度假別墅,兩艘奢華遊艇,還是香港賽馬會會員,擁有幸運勇將、加州神童等知名馬匹。
在中國的半個世紀,讓盛智文深深地愛上了香港。2008年,盛智文決定放棄自己的加拿大國籍,加入中國。「我人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內地和香港,孩子都在這裡長大,我覺得自己是中國人,我以香港為家。我長著一張西方人面孔,這裡是一顆中國心」,盛智文捂著胸口說道。
有趣的是,盛智文這個人還很「怪」,雖從事娛樂場所行業,卻滴酒不沾;曾做過數十年衣物製品,但除少數場合從不穿襪子。就是這樣一個我行我素的「怪人」,曾在李嘉誠陷入「別讓李嘉誠跑了」的爭議時,對其力挺。
2014年,以李嘉誠為代表的商人,將投資從香港轉向海外時,盛智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不信李嘉誠會將資金從香港撤走,他擁有世界級的上市公司,看到海外有機會,為什麼不投資?他只是在尋找好的投資機會賺錢罷了。」
三十年,滄海桑田,當年相鄰的小漁村,如今已頗有超過香港的勢頭。
這一切,盛智文都看在眼裡,他不禁慨嘆道,「香港很多人從沒去過內地,看不到內地奇蹟般的變化。現在內地在很多方面比香港、甚至世界多地都要進步,人們的生活大大改善,香港的未來,在於投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
(作者丨市界 馮晨晨,編輯 | 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