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你不用擔心,很快就會回來的!一定要耐心哦,陽光總在風雨後,這個疫情早晚都會過去的!」
4月17日13:30分,天津路浙江中路路口,一輛大巴車緩緩停下。車上下來兩個穿「大白」服的工作人員,拿著一本名冊仔細核對。路口的另一頭,用木板攔住的老式里弄隙開了一道口子,數名戴著口罩、提著行李箱的居民互相間隔數米排著隊,有條不紊地登記上車。年過六旬的朱蕙娟穿著「大白」服,提著消毒噴霧筒,見到隊伍中有個年紀不大的女子腳步有些猶豫,便對她鼓勵了幾句。
「是朱書記您啊!放心,我知道的。您最近也辛苦了,注意安全!」說完這句話,女子轉身上了車。

這是黃浦區南京東路街道雲中居民區陽性病例轉運現場,朱蕙娟是這個居民區已經退休多年的老書記,也是「全國最美擁軍人物」提名獎獲得者。「連日來,無數社區工作者日夜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見到疫情防控形勢如此嚴峻,我著急啊!」朱蕙娟告訴記者,4月1日凌晨,她毅然回到已經告別多年的居民區,以黨員志願者的身份參與到社區防控工作中。
4月17日下午,雲中居民區一邊在有序轉運陽性病例,另一邊在組織社區居民接受核酸採樣,兩條動線互不交叉且相隔甚遠。和朱蕙娟一樣,雲中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陳峻也穿著「大白」服忙裡忙外,協調各項事宜。記者看到,陳峻的面屏上有消毒噴霧噴過的痕迹,他胸口掛了個透明的塑料袋子,裡面放的是手機和居民區的相關材料。
陳峻告訴記者,近日來,市、區兩級要求採取更加堅決果斷的行動,動員一切力量,調動一切資源,全力以赴攻堅,爭取早日實現社會面清零。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最近雲中居民區的防控手勢進一步強化。「這兩天,我們對社區團購的管控更嚴格了,我們把屬地派出所的要求發到了各個團購群里,明確告知各『團長』不要違規操作,必須嚴格遵守相關管控措施。」至於居民區的生活物資,這兩天都由街道統一配送,目前已累積發放了三批生活物資,包括大米、蔬菜、肉等,確保社區居民的生活能得到保障。
另一方面,整個居民區的每個出入口都有保安和志願者看守,要轉運的陽性病例都由「大白」專程護送,一直送到登上大巴車為止。「最近我們也加強了轉運力度,這兩天一共有4批次共110多人要在指定時間內,經過指定路線在指定地點上車,全程閉環接受轉運。」陳峻告訴記者,根據17日的核酸檢測結果,居民區會將新增的陽性病例再次快速轉運,爭取做到「日清日結」不過夜。「伴隨著陽性病例的迅速轉運和配送物資的有序到位,居民的情緒也比較穩定。」
前幾日,朱蕙娟要穿著厚厚的防護服為居民們發放蔬菜、防疫包等物資。「注意安全,樓道要注意通風,打掃打掃,保持距離」,朱蕙娟將物資交到居民手中,還不忘挨個提醒幾句。「通知居民做核酸、分發抗原檢測試劑、為患病的老人配藥等,這些事情我都做。回來的第一天,一些居民在陽台上看到我,就呼喊著打招呼,我既覺得欣慰,又覺得責任重大!」

朱蕙娟告訴記者,雲中居民區居民楊老伯前些日子不小心在家裡摔了一跤,這些天只能卧病在床。隨著封閉時間延長,對於患有糖尿病、慢阻肺等多種疾病的楊老伯和老伴來說,生活物資和藥品開始短缺,兩人開始有些急躁。「每次上門送東西,我都會隔開一段距離跟他們簡單寒暄幾句,緩解他們的焦慮情緒。」
據了解,雲中居民區有1000多戶近3000名居民,居民區大多都是老式里弄,居住條件比較差,這些都給防疫造成困難。「但我相信,再大的困難也難不倒我們。我是一名黨員,關鍵時刻要和原先一起工作的同事再次並肩『戰鬥』,只要大家共同堅守不放棄,最後一定會取得勝利!」
一邊斬釘截鐵地說著,朱蕙娟一邊轉身,開始對居民區的出入口噴洒消毒噴霧。下午的陽光很明媚,朱蕙娟小小的背影逐漸遠去,消毒水的小水珠彌散在空氣中,慢慢凝結成一道美麗的彩虹。
欄目主編:唐燁
視頻、圖片:胡幸陽 茅冠雋 王閑樂
來源:作者:茅冠雋 胡幸陽 王閑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