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稱兩年後烏克蘭是否存在於世界地圖上是個問題,俄烏衝突迎來關鍵時刻,三種走向值得關注,美國總統拜登承諾再向烏克蘭提供10億美元軍事援助。
最近,有消息稱烏克蘭希望與美國簽署液化天然氣「租借協議」,延期兩年向美方付款。對此,梅德韋傑夫直接在社交媒體上進行扎心發言,反問兩年後烏克蘭是否還作為國家存在於世界上。言下之意就是美國大概率做的是「賠本買賣」,如果烏克蘭作為一個主權國家消失在世界地圖上,那麼現在美方對烏克蘭所做的一切「投資」都是白費。梅德韋傑夫還表示,美國人其實並不在乎,「他們在反俄項目上投入了如此之多,以至於其他一切對他們來說都不算什麼……」言下之意再明顯不過,美國反俄的目的已經達到,烏克蘭的死活美方根本不在乎。由此可見,俄羅斯不僅在與烏克蘭的較量中位居上風,隨著形勢越來越有利於己方,俄羅斯在面對西方時也更加有底氣,尤其是在面對美國時,更加敢講真話。烏克蘭作為美西方的代理人,逃避不了被拋棄的命運,這一點已經越來越接近成為事實。據美國內媒體報道,俄烏衝突正處於可能決定衝突長期走向的關鍵階段,這一關鍵階段也可能迫使西方面臨艱難抉擇。報道稱,西方正在密切關注俄烏衝突可能出現的三種走向。
第一,衝突將演變為一場持續數月乃至數年的僵局,持續衝擊全球經濟。這一判斷是基於俄軍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取得漸進式軍事進展的前提作出的,就目前的情況看,要形成這一局面需要至少滿足兩方面條件:一是烏軍堅持作戰,並持續吸納兵源;二是西方持續為烏克蘭提供援助,為烏軍「輸血」以對抗俄羅斯。兩個條件分別達成就已經很困難,同時滿足條件幾乎是不可能的,要形成這樣的僵局,很有難度。
第二,俄方重新定義特別軍事行動目標,宣布已取得勝利並結束戰鬥。表面上看,這似乎意味著衝突圓滿結束,實際上,這恐怕只是西方一廂情願的想法。鑒於目前優勢明顯,俄羅斯方面順勢收手的可能性很小。就在前不久,俄總統普京還公開提到俄羅斯帝國沙皇彼得一世,並且表示收回和鞏固領土的事業的重任,如今已落到了這一代俄羅斯人的身上。顯然,要俄羅斯在大好形勢面前「止盈」是很難的一件事,除非烏克蘭方面作出實質性誠意表態。
第三,俄軍在烏東地區集結,並以此為基地向烏克蘭更多地區推進。現在看來,這種預測較為符合當前形勢的發展,面對烏政府的反覆無常,俄羅斯方面已經失去了與其周旋的耐心,如果烏方沒有坐下來談判的誠意,俄軍將把握機會把優勢繼續擴大,至於最終會取得什麼成果,外界也需拭目以待。
就在西方揣測衝突走向之際,美烏兩國元首進行了通話。拜登在通話中重申了對烏克蘭的支持,還宣布了一項對烏克蘭的10億美元軍事援助計劃。拜登剛對烏克蘭作出最新承諾,美國防部就迅速跟進,發布了該安全援助計劃的明細。明細顯示,美國將向烏克蘭提供18門帶有戰術車輛的榴彈炮,配36000發155毫米彈藥。此外,「海馬斯」高機動火箭炮系統的彈藥和「回收設備」的戰術車輛、兩個「魚叉」海岸防禦系統以及數千個安全無線電和數千個夜視設備也在最新援助計劃安排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對烏克蘭的援助計劃預算中還包含「培訓、維護、維持、運輸和行政費用」的資金。
這樣看來,美國擺出的援助陣仗倒是夠大,就不知道真正能到烏克蘭手裡的部分能不能突破10%,然而,就算美西方的援助能夠全部兌現,也未必算得上是好事,對烏克蘭而言,選擇一條對國家和國民有利的路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