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疫情面前,人人都是受威脅者,人人亦是抗擊疫情的行動者。
冠狀病毒是一大型的病毒家族,包括03年出現的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就是SARS,以及後期出現的中東呼吸綜合征,也就是MERS,都是新型的冠狀病毒。
新冠病毒的高度傳染性使人們感到緊張不已,疫情墓延及各種前所未有的封城等舉措,給民眾帶來了較大的情緒波動產生,生活也受到了極大困擾。
全球疫情還在惡化
相比之下,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分別是美國、巴西和印度,美國的感染人數最多,達到了429萬人,過去一周始終維持單日新增6萬的水平。巴西緊隨其後是244萬人,印度的感染人數也高達148萬。
美國的感染數量之所以居高不下,是因為過快的重啟了經濟,而且沒有強制佩戴口罩,這就導致一方面民眾像正常時期到處活動,進一步加劇了病毒擴散。另外,人們不強制佩戴口罩,使得病毒感染個體的幾率就更大了。
巴西和印度的感染人數雖然比美國稍微少一些,但整體情況也是不容樂觀,龐大的人口基數、醫療設施配置的不完善、醫療資源的匱乏等因素疊加在一起,使疫情在這些國家絲毫沒有好轉的跡象。
全球新冠疫情大約會以什麼樣的方式結束?分析:可能有三種結局!
一、人類與病毒長期共存
早在2020年2月,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王辰就提出,新冠病毒有可能轉成慢性的、像流感一樣長期在人間存在的疾病。
鍾南山院士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如果新冠病毒對人類健康的影響程度慢慢降低,它與人類的長期共存將成為可能。
因此我們需要客觀看待這樣一種可能性,即新冠流行無法像SARS疫情一樣被快速消滅,反而可能類似一個長期流行的 大號流感。
二、病毒感染到一定程度後自行消亡
無論從疫情發生開始還是到當下,臨床始終認定,人類能實現群體免疫,從而抑制住病毒傳播。
鍾南山院士也曾說過,我國擁有強大的監測系統,能有效發現可疑及確診病例,在短時間內進行救治隔離,所以國內疫情不會出現二次大規模爆發。等到了一定程度自行消亡是目前認定最好的情況。
三、未來新冠疫情成為地方性疾病
世衛組織的邁克爾·瑞安表明:研製新冠疫苗的主要目的是使重症患者和死亡的情況避免出現,從而保護弱勢群體和奮鬥在一線的衛生工作者,降低新冠疫苗對我們的影響。
預計結果是能對新冠病毒達到控制,但如果要完成消滅的工作,那麼就需要更強有力的方法和疫苗接種項目。其實,新冠病毒在未來可能會演變成地方性疾病。
新冠VS人類,誰能獲勝?
病毒是複製機,劫持我們的細胞來複制自己的基因組。有時它們在複製過程中會犯一些小錯誤,多數時候這些錯誤對病毒沒有好處。
但偶爾病毒會中基因彩票:一種帶來優勢的突變,這種更合適的病毒版本在競爭中勝出,從而導致新的變種產生。
冠狀病毒可能會以無數種方式變化,全球龐大的病毒感染人群,新冠病毒的不斷變異,以及一些國家的防疫失敗,都增加了防疫的難度。
但是,隨著全球新冠疫苗接種的不斷推進,以及相關醫療措施的提升,新冠病毒的生存空間會被不斷壓縮,換句話說,人類最終戰勝新冠疫情,只是時間的問題。
免疫系統——是人類最好醫生
美國哈佛大學醫院包格爾教授經過多年臨床研究後指出:人類80%的疾病與免疫功能低下有關,免疫低下是萬病之源。
人類如果沒有免疫系統保護,即使一顆灰塵就足以讓人致命,因此免疫系統——是人類最好醫生。
從中醫的觀點來看,當一個人的陽與陰、氣血充足且達到平衡,就等於是擁有健康的免疫力,一旦免疫力失調,要重新回到精氣神俱佳的狀態,必須費一番功夫,而且拖得越久,調理體質需要的時間就越長,一般所說的補氣或補血,都只是調理體質的第一步。
結語:不管新冠病毒最後以什麼方式結束,我們都不能掉以輕心,只有團結一心,積極防控,才能儘快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國外疫情形勢嚴峻,我國自然也難以放鬆防控,目前最主要的防疫任務就是防控國外輸入病例,唯有全球民眾聯手,我們才能儘快最終奪取抗擊疫情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