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夏天就快要結束了。
前段時間上海經歷了好幾次恐怖的強降雨,都是因為颱風的來襲。
小編的同事單詞君那天就和小編說:
颱風來臨那晚,他剛出地鐵站,就「秒濕」了,並且濕的透透的,穿著牛仔褲的他回到家裡感覺自己重了5公斤(吸了水)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點關於「颱風」的英文表達吧。
01
相信說起「風」,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單詞應該就是"wind"啦。
但是「颱風」英語可不是"tai wind"哦!其實它的表達是:
typhoon 英 [tʌɪˈfuːn] 美 [taɪˈfun]
例句:
Earlier this month, Typhoon Lekima killed nearly 100 people in the same region.
本月早些時候,颱風利奇馬在同一地區奪去了接近100人的生命。
不少小夥伴肯定以為 typhoon 這個詞是中文「颱風」的音譯,其實完全不是!
這個詞最早起源於希臘,是一個希臘神話人物的名字——堤豐(Typhon)
他被稱為「萬妖之王」(the father of all monsters),既能噴火又可以颳風。
這個詞先是傳到了阿拉伯,再是印度,然後才來到中國。
之前的中國人還沒有「颱風」這一說法,只是粵語里人們常把「大風」念成/daaih-fung/,和typhoon 的發音有點類似,於是「中西合璧」成現在颱風的英文。
還有不少小夥伴其實分不清楚"typhoon"、"hurricane"、"cyclone"這三個詞。
光看中文翻譯的話它們分別是「颱風」、「颶風」、「氣旋」,我們好似還是一頭霧水。
小編簡單總結給你三者的區別:
它們三者其實都代表著同一種天氣現象:產生於熱帶海洋上空、逼近陸地的氣旋(也可以叫熱帶風暴)。
但是它們所產生的海域和地區卻大不相同:
1.typhoon
牛津釋義:a tropical storm in the region of the Indian or western Pacific oceans 一般起源於印度洋及西太平洋。
2.hurricane
牛津釋義:a storm with a violent wind, in particular a tropical cyclone in the Caribbean 尤指加勒比海(大西洋)地區的熱帶旋風
3.cyclone
這個詞除了表示「氣旋」這種氣象特徵之外
(一種風系統,向內旋轉到低氣壓區域,學過地理的小夥伴可能比較了解)
還特指產生於印度洋的熱帶旋風。
02
那既然都說到了颱風,我們再來普及一下各個「風級」的英語表達吧~
0級:calm 無風
1級:light air軟風
2級:light breeze 輕風
3級:gentle breeze 微風
4級:moderate breeze 和風
5級:fresh breeze 清風
6級:strong breeze 強風
7級:moderate gale 疾風
8級:fresh gale 大風
9級:strong gale 烈風
10級:whole gale 狂風
11級:storm 暴風
12~17級:typhoon or hurricane颱風或颶風
其中有幾個詞需要我們單獨來看看:
1.breeze 英 [briːz] 美 [briz]
n.微風,2-6級的風
我們平常所說的「清風拂面」的感覺就可以用這個詞來表達。
例句:
The evening breeze ruffled the surface of the pond in the yard.
傍晚的微風將庭院里的水池表面吹起了漣漪。
即使前面加上了一些修飾詞,這種「風」還是相較比較舒緩的。
2.gale 英 [ɡeɪl] 美 [ɡeɪl]
n. 大風;狂風
這個詞就不一樣了,通常是指猛烈地、強力的狂風,幾乎可以影響到人們正常出行的那種。
例句:
The ship was unable to set sail on schedule on account of the gale.
風太大,船無法準時出航。
3.storm
這個詞就更猛烈了,一般用於表示「風暴」。
我們可以將其和各種天氣現象組合起來,
例如:
rainstorm 暴風雨、snowstorm 暴風雪、sandstorm 沙暴 等等,
也可以引用在金融當中:financial storm
都說體重和抗風等級有關係,各位小夥伴的抗風能力怎麼樣呢?
好的!關於風級的表達我們就介紹到這裡!我們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