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前半生孤苦,父母早亡,兄弟離散,他靠著討飯為生,甚至去廟裡當了和尚,就因為能有口飯吃,後來加入了郭子興的義軍,也認識了人生重要的人馬皇后。馬皇后是在他父母去世兄弟離散後第一個誠心誠意對他好的人,用善良和寬容拯救了朱元璋充滿仇恨的靈魂。
馬皇后從小就飽讀詩書,又經過多年闖蕩和磨礪,一些處世之道還是得心應手。並且,馬皇后聰明,又愛好讀書,跟隨朱元璋多年戎馬倥傯的生涯,給朱元璋很大的幫助。
重要一點馬皇后不隨意偏袒娘家人。歷朝歷代,因為外戚專權而禍害朝政的事情不在少數,明朝在這方面把控得不錯,因為馬皇后大公無私。
馬皇后說:「國家的爵祿,宜與賢士大夫共之,不應私給妾家,以往朝代的外戚,因驕逸而致禍的不少。」
馬皇后是非分明,講究策略,以柔克剛,宋濂是明代大儒,成為了太子朱標的老師,後告老還鄉。宋濂的孫子捲入了朱元璋一手製造的胡惟庸案,宋濂受到牽連,眼看要被處死。馬皇后就極力勸說:
「民家為子弟延師,尚以禮全始終,況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
馬皇后這番話,於情於理都無可辯駁,況且宋濂也卻是冤枉的。
因此,直到晚年,馬皇后還勸諫朱元璋:「願陛下求賢納諫,慎終如始」。
朱元璋對馬皇后真心疼愛敬重,可是我們應該知道,馬皇后填補了朱元璋缺少親情愛護的內心,讓他在孤獨的人生當中有了陪伴,這個重要性不言而喻。
呂雉,西漢開國皇帝高祖劉邦的原配夫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掌權的女性統治者,是歷史上有記載以來的第一位皇后、皇太后。
呂雉初嫁給劉邦時,親率子女從事農桑針織,過著自食其力的生活。劉邦率眾起義,呂雉被官府關進大牢,歷經磨難,性格更加堅毅果敢。出獄後隨劉邦轉戰軍中,經歷戰爭風雲,增長了文韜武略。劉邦稱帝後,封呂雉為皇后。
但是呂雉給劉邦戴了綠帽子,因為審食其是劉邦的同鄉,與劉邦交情比較深厚,而且審食其面目清秀,能說會道,所以深得劉邦喜愛,劉邦稱沛公後,托他照顧自己的父親。彭城之戰時,劉邦被項羽擊敗,倉皇出逃。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妻子呂后都被項羽俘虜,同時被俘虜的還有審食其。從此審食其就開始跟隨呂后。兩年的牢獄生活,他們相濡以沫,積累了深厚的感情。審食其因為這個特殊經歷,後來就成了呂后的親信和情人。
劉邦死後,呂雉就對戚夫人和劉如意下手了,替劉盈清除登基道路上的障礙。她開始重用娘家人,打壓劉氏族人,打破了朝廷原有的平衡,呂氏一族獨大,惹怒了士大夫階層、王侯,開啟了漢朝外戚專權的先河,後來這種風氣沒停過。在其他人看來,呂雉可能有想讓呂家人當皇帝的想法。
呂雉還殺了劉邦受寵的戚夫人,劉邦死後,呂后將戚夫人砍斷手腳、毒啞熏聾,製成人彘,還讓漢惠帝劉盈去觀看,結果漢惠帝嚇得直接病倒。《漢書》中描述了很清楚,「帝視而問之,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歲余不能起。」以如此殘忍的方式對待戚夫人,呂后一直被視為蛇蠍女人,手段殘酷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