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松山機場華航櫃檯。(來源:台灣《自由時報》)
海外網2月11日電 據《中時電子報》等台媒報道,台灣華航罷工事件持續發酵,由於雙方對「疲勞航班」認知差異巨大,10日協商曾陷入停滯,直到晚間工會方面才同意重回談判桌,11日下午5點將展開二次協商。
8日清晨6時,台灣華航部分機師展開罷工。9日下午3點,由台交通部門牽頭,華航公司和「機師工會」首度開始勞資談判。
台交通部門10日召開應變會議,表示將持續敦促勞資雙方對話,也將請桃園市政府準備協商或調解程序。桃園市政府勞動局則表示,仍然希望勞資爭議能獲解決,不考慮啟動強制仲裁。
據悉,談判僵持的原因在於雙方對「疲勞航班」認知的不同。「機師工會」要求為長線航班增加人力,8小時以上長程班機派遣3名機師、12小時以上長程班機派遣4名機師。工會方面認為,起飛前的報到準備和飛機降落後整理都屬執勤,應納入工時。除此以外,「機師工會」還提出了包括保障機師工作權、禁止向工會施壓等五大訴求。
台灣交通部門代理負責人王國材則表示,航空器飛航作業管理規定均以飛航時間計算,國際上也未將起飛前的準備等納入執勤時間,更何況班次不同、執勤時間差距很大,希望工會方面做出讓步,將6至8小時的航班一條一條拆開來談。王國材稱,將由自己主持協商,一個月內談成。
據了解,如果勞資雙方遲遲無法談成,交通部門不排除重回由勞動主管機關解決爭議,再重啟勞資調解機制的方案。雙方也可能透過仲裁或法律訴訟解決。
由於華航機師罷工,許多班機相繼被取消,影響大批旅客的正常出行,僅8日上午,就有369人受到影響,上百名乘客開始集結抱怨,憤怒不已,指責華航內部「有問題」「為何要影響旅客權益」等。還有情緒激動的旅客甚至怒拍華航櫃檯,要求對方拿出誠意解決問題。
據此前報道,華航機師突然罷工事出有因。2018年7月,「機師工會」通過罷工投票,取得合法罷工權後,與資方達成1年內完成協商的共識,並宣布暫緩行動。然而,未料勞資爭議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