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屆金像獎頒發出14個終身成就獎:蕭芳芳多才多藝,謝賢老當益壯

2022年10月16日05:20:07 熱門 1492

199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設立了終身成就獎與專業精神獎這兩個非常設獎項。

雖然都是非常設獎項,但終身成就獎的實際頒獎次數要比專業精神獎少很多;而且終身成就獎每次只發一個,專業精神獎有時會有兩個獲獎者。


1991年,第一個專業精神獎頒發給了化妝師彭雁聯,而第一個終身成就獎要等到1995年才頒發。

目前,39屆金像獎一共頒發出了14個終身成就獎,讓我們盤點一下獲獎者們的成就:

39屆金像獎頒發出14個終身成就獎:蕭芳芳多才多藝,謝賢老當益壯 - 天天要聞

1、1995年黃曼梨

​​黃曼梨,原名黃文素,曾用名黃曼麗,1913年出生於香港,1930年考進上海暨南影片公司演員班而入行。

​​她職業生涯參演了300多部影片,有「悲劇聖手」的美譽;1971年開始轉入電視台工作,1987年退休。

​​黃曼梨的最後一部作品是由區丁平執導、林青霞與周潤發主演的電影《夢中人》;最後一部電視劇是梁朝偉版《鹿鼎記》,飾演太皇太后。

90年代初期,她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與老公一起住進了老人院,

​​1995年,周潤發親自將金像獎終身成就獎送到老人院,交到她手中。​

​​1998年,​黃曼梨因病去世。

39屆金像獎頒發出14個終身成就獎:蕭芳芳多才多藝,謝賢老當益壯 - 天天要聞


​2、2001年白雪仙

​​白雪仙,原名陳淑良,1928年5月19日出生於廣州,粵劇表演藝術家。

​她是粵劇名伶小生王白駒榮(陳榮)之女,排行第九,行內愛稱"九姑娘",世人尊稱「仙姐」。


白雪仙與任劍輝合稱為「任白」,是粵劇界舉足輕重的兩位人物​。兩位相差15歲的姐妹一生一旦,配合默契,組建了仙鳳鳴粵劇團。

​她從1947年開始拍電影,作品數量超過200部,其中主演超過了110部,大部分改編自「任白」主演的粵劇。

​1967年,白雪仙組建了了「仙鳳鳴影片公司」,製作的電影《李後主》,創下了創下粵語片最大製作,最長映期和最高收入的紀錄。

​​1969年,她和任劍輝一起退出舞台與影壇。

​​1989年,任劍輝因病去世。


​​1995年,金像獎在頒發了第一個終身成就獎給​黃曼梨的同時,還給任劍輝頒發了「戲曲電影百年殿堂大獎」。

​​2001年,白雪仙在發表獲獎感言時,對任劍輝表示了緬懷:

​「世事真是好奇妙,往往不是來得太遲,就是來得太早。今晚這個獎一半是屬於我的,一半是我替人拿的。正是因為我可以替她拿這半個獎,我覺得好榮幸,同埋我永遠都會銘記。這個獎來得不遲不早,成就了我和她一生在伶影界的事業。」


39屆金像獎頒發出14個終身成就獎:蕭芳芳多才多藝,謝賢老當益壯 - 天天要聞

​3、​2002年張徹

​​張徹,原名張易揚,1924年出生於杭州。

​​他和胡金銓兩人,被認為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電影」新武俠世紀「的兩大旗手。

​​特別是張徹,注重男性陽剛美,開創了硬橋硬馬的風格,捧紅了王羽、狄龍、姜大衛等明星。

​1967年,張徹執導的《獨臂刀》票房達到129萬港幣,成為香港影史首部過百萬的影片。這部片子奠定了他的江湖地位,被稱為「百萬導演」。

​​1968年,他執導了《金燕子》,塑造了華語影史上第一位女扮男裝的女俠形象。

​​1970年與1972年,張徹兩次榮獲亞洲影展最佳導演。

​​金像獎的「最佳動作指導」,就是在他的倡導下設立的。


終身成就獎有「蓋棺定論」的意思,不過一般都會頒發給在世還活著的人。

當時,張徹患有肺炎身體已經不行了,都沒來到頒獎禮現場,由學生薑大衛代讀獲獎感言。

​​​2002年6月,張徹去世,享年78歲。

39屆金像獎頒發出14個終身成就獎:蕭芳芳多才多藝,謝賢老當益壯 - 天天要聞

4、2008年鄒文懷

鄒文懷,1927年出生於香港,嘉禾電影創始人之一、主席兼執行董事。

​1957年,他加盟邵氏影片公司擔任宣傳經理,1960年升為製片經理,之後再升為副總經理兼製作部經理,直到首席執行官,成為邵逸夫左膀右臂

​1970年,由於對邵氏影業薪金制度不滿而離職,與何冠昌梁風共同成立嘉禾公司。

​​1971年,鄒文懷高薪從美國請來李小龍,拍攝了幾部打破影史紀錄的功夫片。

​​李小龍去世後,嘉禾公司一度陷入了困境,鄒文懷又高薪與許氏兄弟簽約,開創喜劇新路線。

​​之後,洪金寶成龍陸續加入,開創了諧趣功夫片。

​​鄒文懷吸引這些人才的法寶就是獨立製片人制度:嘉禾負責出錢,讓他們成立獨立的衛星公司,參與票房分紅。

​到了90年代中後期,香港電影日益式微,嘉禾也大不如前,2003年製作了最後一部《行運超人》後就停產了。

​​2007年,鄒文懷將所有股份出售給橙天娛樂,正式退休。

​​2011年,他又榮獲第5屆亞洲電影大獎終身成就獎。

2018年11月2日,鄒文懷去世,享年91歲。

39屆金像獎頒發出14個終身成就獎:蕭芳芳多才多藝,謝賢老當益壯 - 天天要聞

5、​2009年蕭芳芳

​​蕭芳芳,原名蕭亮,1947年出生於上海;7歲時就以童星身份開始拍戲,曾和少年李小龍合作了電影《孤星血淚》。

​​1955年,她與林黛合作主演了《梅姑》,飾演女主角的童年,就此贏得了第二屆東南亞影展最佳童星獎。

​1​958年,已經息影30年的胡蝶重新復出,與11歲的蕭芳芳合作主演了《苦兒流浪記》。這部電影的主題歌《世上只有媽媽好》,就是由她演唱的。

​童星長大後還能繼續火,這很難得!多才多藝的蕭芳芳不僅做到了,而且更火。

​​70年代,蕭芳芳創建了繽繽影片公司,第一部作品就是自編自導自演的《跳灰》,被稱為香港電影新浪潮的前奏之作

​她在TVB主持搞笑節目《點只咁簡單》,塑造了「林亞珍」這一傻大姐形象, 隨後蕭芳芳自組電影公司將這個人物搬上大銀幕,監製並演出了一系列的「林亞珍」電影。

​​1999年,蕭芳芳憑藉「林亞珍」這一經典角色被TVB評選為「我最難忘的5位女主角」之一。

​她在表演上獲獎無數,其中金馬與金像獎影后各兩次,金馬獎最佳女配一次。

​​蕭芳芳只拍過一部電視劇《秋水長天》,就獲得了金鐘獎視後。

​​值得一提的是,蕭芳芳憑藉《女人四十》包攬幾乎可以獲得的所有影后,包括柏林電影節、金馬獎及香港三大獎。

​​由於失聰,她50歲就息影了。

39屆金像獎頒發出14個終身成就獎:蕭芳芳多才多藝,謝賢老當益壯 - 天天要聞

​6、2010劉家良

​​劉家良,1934年出生於廣州的武術世家,父親劉湛黃飛鴻入室弟子林世榮的親傳弟子。

​​1950年,他隨父投身電影界,當臨時演員、場記、龍虎武師、替身等,參與了數十部由關德興主演的「黃飛鴻」系列電影。

​經過多年的歷練,劉家良與唐佳成為邵氏影業的最佳武術指導,配合導演張徹拍攝出打破票房紀錄的《獨臂刀》。

​​劉家良後來自立門戶,成立了劉家班,開始獨立執導電影,先後捧紅了汪禹、劉家輝等人。

​​他執導的《長輩》使得女弟子惠英紅獲得了首屆金像獎影后。

​​劉家良的代表作是《醉拳Ⅱ》,獲得了金馬獎與金像獎的最佳動作指導;此外,《七劍下天山》也獲得了金馬獎最佳動作指導獎。

​2013年6月25日,劉家良在香港仁安醫院因病逝世,享年79歲。

39屆金像獎頒發出14個終身成就獎:蕭芳芳多才多藝,謝賢老當益壯 - 天天要聞

​7、2011年黎筱娉

​1969年,黎筱娉成立洲立影片發行(香港)有限公司,在引進外語片的同時,也把功夫片推廣到海外。

​​1986年,她成為香港電影協會的創會會員之一併擔任了第一屆主席,促成了香港電影分級制度的出台。

39屆金像獎頒發出14個終身成就獎:蕭芳芳多才多藝,謝賢老當益壯 - 天天要聞

​​8、2012年倪匡

​倪匡,原名倪聰,1935年出生於上海​。


​作為一名作家,倪匡對於電影的貢獻也很大。

​​一方面,他的很多作品被改編成影視劇,例如衛斯理、原振俠、六指琴魔等;​另一方面,倪匡本人也擔任過職業編劇。

​​60年代末,武俠片大行其道之際,倪匡轉而從事劇本創作。十多年間,寫了數百部劇本,代表作有張徹執導的《獨臂刀》、及李小龍主演的《精武門》。

39屆金像獎頒發出14個終身成就獎:蕭芳芳多才多藝,謝賢老當益壯 - 天天要聞

​9、​2013年吳思遠

​吳思遠1944年4月22日出生於上海;1966年進入邵氏影業南國實驗劇團編導科學習,畢業後任邵氏公司場記、副導演。

​​他執導並編劇了不少影片,但出品人及製片人的身份更加引人注意。

​​1973年,吳思遠組建了思遠影業公司,製作了《賭聖》、《黃飛鴻》系列、《青蛇》等多部賣座影片。

​​1996年-2000年,吳思遠出任了香港電影金像獎主席。

​​2002年,他創建了影院管理公司UME,2017年被華人文化集團公司全資收購。

39屆金像獎頒發出14個終身成就獎:蕭芳芳多才多藝,謝賢老當益壯 - 天天要聞

10、​​2014年張鑫炎

​張鑫炎,1934年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1960年起擔任導演。

​早年的代表作有:1966年與傅奇聯合導演的武俠片雲海玉弓緣》及1978年的《巴士奇遇結良緣》。

​​1982年,他執導的故事片《少林寺》上映,在內地創下了1.6億的票房,而當時的票價僅1毛錢。

​此後,張鑫炎又陸續拍攝了《少林小子》、《黃河大俠》、《功夫小子闖情關》等電影作品。

90年代中後期,​​由於電影市場不景氣,他又轉戰電視劇,作品有《太極宗師》、《少林武王》等。

39屆金像獎頒發出14個終身成就獎:蕭芳芳多才多藝,謝賢老當益壯 - 天天要聞

11、​​​2016年李麗華

​​李麗華,1924年出生於上海,主演了140多部影片。

​她出身於京劇梨園世家,父親是著名小生李桂芳,母親是老旦張少泉。

​李麗華自幼拜師於京劇名宿穆鐵芬章遏雲門下,16歲進入影壇,因主演《三笑續集》而成名。


​​1955年,她主演了香港第一部彩色電影《海棠紅》。

​​1957年,李麗華與導演嚴俊結婚,這是她第二段婚姻。同年,夫妻倆組建了金龍影片公司,攝製《游龍戲鳳》等影片。

​​1962與1963年,她分別以《武則天》與《楊貴妃》獲得了戛納影后提名。

​​1966年,她憑藉《故都春夢》獲得了第3屆金馬影后;1969年以《揚子江風雲》再次獲獎。

1993年,李麗華獲第三十屆金馬獎紀念獎;2015年獲得金馬獎終身成就獎。

2017年3月20日,李麗華去世,享年92歲。

39屆金像獎頒發出14個終身成就獎:蕭芳芳多才多藝,謝賢老當益壯 - 天天要聞

​12、​2017年芳艷芬

​​芳艷芬,原名周東仕,又名梁燕芳,1922年出生於廣東恩平東成南坑瓏村。3歲時因家境貧寒,她被父親送給鄰鄉歇馬村梁簪姑撫養。


她自幼學粵劇,10歲進國聲劇院,11歲與紅線女同時進勝壽年劇團,16歲升為省港大班的正印花旦,40年代在廣州大龍鳳劇團以演《白蛇傳》、唱《夜祭雷峰塔》一曲成名。

​芳艷芬在演藝生涯中​創造了「芳腔」唱法,形成了獨特流派。

​​隨著電影興起,粵劇藝術也搬上銀幕,她出演了150多部影片,大部分是女一號。

​​1990年,芳艷芬花費了大量心血將歷年來積累的首本曲目,灌錄成一套唱片——《芳腔新唱》,完成了一項藝術工程,為粵劇藝術的傳承作出了不少貢獻。

39屆金像獎頒發出14個終身成就獎:蕭芳芳多才多藝,謝賢老當益壯 - 天天要聞

13、​2018年楚原

​楚原,原名張寶堅,1934年出生於廣州,曾在中山大學化學系讀了三年,父親張活游是著名粵劇與電影演員。


​​1956年,楚原在父親影響下,投身電影行業,是粵語片時代的中堅力量。

​​他還有個筆名「秦雨」,用作電影編劇的署名。

楚原執導的電影作品超過120部,1972年執導的《愛奴》,開創了奇情武俠片的先河。

​1973年執導的《七十二家房客》取得了創紀錄的562萬票房,使得李小龍未能連續三年蟬聯香港年度票房冠軍。

​​從1976年起,楚原開始將古龍的小說陸陸續續地搬上大銀幕,《流星蝴蝶劍》是古龍第一部被拍成電影的作品。

​隨著香港電影新浪潮的到來,楚原受到了年輕一代導演的衝擊,有幾部戲票房不佳。

​與此同時,邵氏也開始減產,於是他激流勇退,轉型當了一名甘草演員。

​1985年,他憑藉《雪兒》獲得了金像獎最佳男配提名。

​​1998年,他獲得了金像獎專業精神獎。

​​迄今為止,楚原是唯一一個獲得過金像獎專業精神獎與終身成就獎的人。

​他在獲得終身成就獎時自嘲道:

​​終身成就獎,頒給終生沒有成就的楚原,看來是要逼我說一句:受之有愧!

​​2022年2月21日,楚原去世,享年87歲。

39屆金像獎頒發出14個終身成就獎:蕭芳芳多才多藝,謝賢老當益壯 - 天天要聞

​14、​2019年謝賢

​謝賢,原名謝家鈺,1936年8月9日出生於中國香港​,1953年考入演員訓練班而入行。

​​除了演戲,謝賢還組建過「謝氏兄弟影片公司」,擔任過編劇導演。

​由於在職業黃金期,許多獎項還沒誕生,因此他沒獲得過有關表演方面的提名,直到2022年。

​2004年,謝賢被授予金紫荊終身成就獎。

​​2019年,他又被授予了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就在他拿了這個終身成就獎後,終於以《殺出個黃昏》獲得了人生中的第一個表演獎項,香港評論學會影帝;還被提名金像獎影帝。

這個本身就是個奇蹟,因為終身成就獎一般頒發給已退休人士,對他一生的成就做個全面總結。

​​但已經85+的謝賢老當益壯,一直以玩票的良好心態參與各種演藝活動。

​​不管最後結果如何,他已經創下了年齡最大的被提名者的紀錄!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