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立兩國矛盾日益激化,台灣當局呼籲台民眾多購買立陶宛商品以示支持和友好,但沒想到的是立總統率先對華認錯,公開承認不應該將代表處更名,瑙塞達的這一舉動可謂讓台當局既憤怒又尷尬,因為就在前一天他們才剛購買了2萬瓶立陶宛朗姆酒。除此之外,1月9日還發生了三件事值得關注。
第一件事,台藝人發文稱主張台灣地區「回歸」荷蘭。台灣地區歌手謝和弦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台灣最正確的道路就是立即「投奔」荷蘭,這樣就能實現一秒脫亞入歐,擺脫大陸的威脅,同時也能享受西方優厚的待遇。
謝和弦的危險言論一下子惹怒了很多愛國網友,紛紛對他進行批判。荷蘭入侵台灣地區鐵證如山,為當時台灣地區民眾帶來了痛苦和災難,這是我們應該永遠銘記的恥辱歷史。時至今日,荷蘭尚且不願面對當年的侵略事實,謝和弦卻為炒作不惜再度提起這段歷史,還恬不知恥地將荷蘭視為投奔對象,實在令人憤慨。
他的這一荒唐說法,連台媒都看不下去進行了批判,稱這是一個詭異的想法,完全不切合實際。從長遠看,兩岸統一將是必然,這是不可撼動的事實和歷史大勢,一切妄圖割裂國家統一的「台獨分子」都必將遭到嚴懲,賣國求榮者將會被釘在恥辱柱上遺臭萬年。
第二件事,環球網報道伊朗宣布制裁51名美國公民,理由是他們都參與了對蘇萊曼尼的暗殺活動。2年前,美國在伊拉克發起暗殺活動,殺害了伊朗中將蘇萊曼尼,在進行詳盡調查後,伊朗宣布對美國政府首腦特朗普和蓬佩奧實施制裁,稱他們是計劃的策劃者。
2年後的今天,為維護國際法權威,伊朗再度實施制裁,目的非常明顯,就是藉機表達對美國的強硬態度,這將會喚醒伊朗國內一大批熱愛和平、敢於與霸權作鬥爭的愛國人士,共同維護國家主權,同時也有利於伊朗在接下來的「伊核協議」談判中獲得更多籌碼,爭取到更多有利於自己的條件和利益。
第三件事,印度疫情嚴重性即將超過美國。據悉,隨著奧密克戎毒株大爆發,印度單日確診病例已達到近半年的最高峰值,以每日新增10萬以上的高速增加,印度衛生部長就表示,因為龐大人口基數以及難以控制的疫情蔓延態勢,單日新增人數或將很快超越美國的102萬記錄。
即使疫情十分嚴重,卻並未得到印度政府的重視,7日晚間,民眾才開始居家隔離,且當前印度疫苗接種完成率不足50%,這為疫情防控帶來了阻礙。再加上經濟基礎薄弱、衛生條件差、醫療設施奇缺,以印度的人口規模和密度程度,將會再次迎來疫情大爆發。
為了全人類的持續發展,各國必須高度關注印度的疫情,做好充足準備,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予人道主義幫助,因為這不僅是印度的災難,也是世界的災難。畢竟面對疫情,只要有一個國家沒有脫離困境,那全人類就不能說自己絕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