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liner在本周三發布的市場周報中介紹到,自上海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在今年年初(1月7日)達到5110點的歷史高點以來,中國出口的集裝箱即期海運運價一直在穩步下降。
9月初,集裝箱即期運價的下行壓力顯著增加,上海航運交易所公布的即期運價指數從8月26日至上周五(9月9日)下降不低於18.8%。
東西航線上即期運價降幅最大為上海到加利福利亞航線。
ALphaliner解釋道,這條航線去年吸引了大量額外的艙位/運力和許多新的航運公司參與進來,因為該航線去年一度是平均每海里收入最豐厚的貿易路線。
由於從上海到加州的集裝箱即期運價在上周跌至3500美元/FEU以下,這條航線的每海里收入現在已經降至60美分。
圖片來源:信德海事
這一數字相當於自7月初(126美分)以來減少了一半多,當時的該收入對海運公司來說仍然很有吸引力,因為當時只比年初的最高值低大約11美分。
Alphaliner表示,雖然60美分/海里的這樣一個收入水平依然是疫情前——2020年1月時28美分/海里的兩倍,但快速下滑的即期運費將成為這條航線上一些新入局的航運公司以及那些花高價租船投入到這條航線的物流公司最為擔憂的地方。因為這些公司對即期市場的依賴相對更為嚴重。
Alphaliner方面表示,即期運費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貨物需求疲軟。能源成本的顯著上升和高通脹顯然將進一步影響消費者支出。
Alphaliner統計的SCFI指數從5110點的峰值跌至今年7月(7月22日)的不到4000點,花了近7個月的時間。然而僅6周後(9月2日),該指數就跌破了3000點,這也是從2021年4月以來首次跌破3000點。
此外,從遠東到美國東海岸航線的即期運費也有所下降,但是該條航線為自年初以來逐漸下降,在過去幾周沒有出現如同到西海岸的同樣規模的的大幅下降。
遠東到美國東岸航線運費的下跌之所以對市場的影響沒那麼大主要是因為東岸的嚴重的擁堵情況使得船舶實際上要比其船期表顯示的更為繁忙。
圖片來源:信德海事
目前從上海到美國東岸的平均每海里收入從1月份的112美分降至到了目前的73美分。
從上海到紐約(經巴拿馬)每海里的收益等於從上海到鹿特丹每海里的收入,兩者的航行距離也幾乎完全相同。
放大觀察在過去兩周里中國出口集裝箱現貨運費的相對下降幅度時(見上表),很明顯中國- 美國西海岸和中國-中東航線的運費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分別為下降了32、1%和下降了28%。
本篇文章來源於「信德海事」,作者信德海事網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