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間,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收盤上漲12.66%,報收1024.86美元,公司市值首次突破一萬億美元,達到了10267億美元。繼蘋果、亞馬遜、微軟、谷歌和臉書後,特斯拉成為美國股市歷史上第七隻市值超過一萬億美元的股票。
於此同時,隨著特斯拉股價的飆升,馬斯克個人財富一天飆升360億美元至近2890億美元。根據彭博指數,亞馬遜公司的傑夫.貝索斯以1930億美元排名第二。
就在昨天,汽車租賃公司Hertz宣布將訂購10萬輛特斯拉汽車,價值42億美元,這也是目前為止最大的一筆電動汽車採購案。
第三季度特斯拉在中國收入大增78.5%
據乘聯會的數據,9月份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銷量超過5萬輛,創下歷史新高。
特斯拉7月份、8月份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分別為8621輛、12885輛,而9月份猛增至5萬輛,9月的銷量也貢獻了特斯拉三季度中國銷量近七成。
從收入的角度看,特斯拉向SEC遞交的文件顯示,今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在中國市場收入達31.13億美元,同比大增78.5%。前三季度,特斯拉在中國區實現營收90.15億美元,占特斯拉全球收入的25%。去年全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收入為66.62億美元。
全球來看,特斯拉全球汽車產銷量也在持續上升。2021年前三季度,特斯拉總銷量627350輛,其中Model 3和Model Y銷量總計614165輛,同比增長約2.2倍。2021年第三季度,特斯拉交付24.14萬輛車,其中Model 3和Model Y共計23.21萬輛。
值得注意的是,得益於價格相對低但利潤率高的Model 3和Model Y車型銷售佔比提升,雖然造車成本不斷提升,但特斯拉的整車利潤率持續改善,其前三個季度的汽車毛利率卻從去年的26%增至今年的29%。
產業鏈高彈性受益標的有哪些?
在業績維持高速增長的同時,特斯拉的擴產腳步也沒有停下。據特斯拉官方消息,柏林工廠已於10月竣工,將於德國政府審批後正式投產;奧斯汀工廠ModelY產線已試製完畢,兩工廠投產產能逐漸爬坡至50萬/年,中信建投(601066)預計2022年底特斯拉全球年產能將進一步爬升至235萬輛。

目前特斯拉的供應商以中國、北美、日本、中國台灣企業為主,中國本土電池和零部件供應商得益於價格、製造優勢,為Tesla中國工廠提供了持續降價和拓展客戶的空間,以柏林工廠為例,目前其電池和零部件大多依託於中國的出口。
投資建議上,中信建投推薦Tesla-LG/CATL產業鏈高彈性受益標的,持續推薦動力電池龍頭、恩捷股份(002812)、星源材質(300568)、科達利(002850)、貝特瑞、富臨精工(300432)、璞泰來(603659)、拓普集團(601689)(汽車組)、精達股份(600577)(汽車組)、新宙邦(300037)、天賜材料(002709);建議關注華友鈷業(603799)、贛鋒鋰業(002460)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