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世紀偉大的女舞蹈家中,只有少數幾位超越了她們自身,成為舞蹈史上真正史詩級的人物。安娜·巴甫洛娃(將十九世紀俄羅斯芭蕾舞女演員的範式帶到了西方,也給人們帶去了一個願景,一種像西爾芙那種女人的深切渴望——美麗、柔綿、難以捉摸。瑪戈·芳婷給了巴甫洛娃的西爾芙一個女人的身體和一種英國腔。不亞於霍雷肖·納爾遜上將,芳婷是英國人最勇敢的化身。身著她那小巧的芭蕾短裙、萊茵石冠狀頭飾以及粉紅尖頭鞋,當帝國不復存在的時候,芳婷依然是帝國的瑰寶,在《灰姑娘》、《美人魚》以及《瑪格麗特和阿爾芒》等芭蕾舞劇中,她成了編舞弗雷德里克·阿什頓的繆斯。芳婷以完美的線條重新定義了十九世紀的經典之作《天鵝湖》、《睡美人》、《吉賽爾》,展現出一個簡單的姿勢就可以穿透你內心世界的完整形象。
《睡美人》
梅雷迪斯·丹曼在其所著的《瑪戈·芳婷》一書中捕捉到了很少有人知道的一面:女主角背後的心碎。丹曼本人曾是一名職業舞蹈家,也是四部小說的作者,寫了一本關於這位全世界芭蕾舞演員心目中摯愛偶像的權威著作。她也在一頁紙上捕捉到了筆下主人公身上散發出的高貴力量,一個如此專註、如此謙遜、如此頑強、又如此熱愛生活的女人,她的故事以悲劇結尾,達到了和舞台詮釋形象同樣的效果。
1919年5月18日,芳婷出生於薩里郡雷蓋特,父親是一位工程師,他的家族以「中產階級的下層正統觀念和完全沒有例外」而自豪,母親則是巴西-愛爾蘭人。像所有趣味盎然的生活一樣,芳婷的人生故事同樣多姿多彩。
在丹曼的這本書中,這是一位安靜的名叫佩吉的黑髮英國小女孩和一位聰明任性可愛母親希爾達之間的故事。希爾達更喜歡被稱為尼塔。她將自己那剛滿四歲的神奇孩子送去上了第一節芭蕾舞課。七十年來一直養育鼓勵並支持著自己的女兒。佩吉則拒絕任何營養,但卻年復一年地在吐司上烤豆子。儘管有著眾多的戀人,直到26歲時芳婷才從母親保護的屋檐下搬走。美國作家、劇院經理林肯·科爾斯坦曾經說過,對於芭蕾舞女演員的許多傳記來說,有人應該講述「母親」的故事——因為幾乎沒有例外,每一位偉大的舞者身後都有一位令人敬畏的母親,還有一位遙遠或不存在的弗洛伊德式的父親。而劇院則一直是沒有丈夫或父親的女人尋求庇護和成長的地方。
接下來是一群不太可能的夢想家創建英國芭蕾舞團的故事,這些夢想家被俄羅斯芭蕾舞團創始人、決定在英國本土耕耘古典芭蕾舞的謝爾蓋·狄亞基列夫,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幾年中引入歐洲的戲劇化視覺效果所改變。與扮演逗樂小丑的英國芭蕾舞明星羅伯特·赫普曼一起,這一小團體的特色在於擁有敬業的英國舞者;天才作曲家與指揮家康斯坦特·蘭伯特為英國芭蕾舞奠定了音樂基礎;編舞弗雷德里克·阿什頓的動力來自芭蕾舞導演妮內特·德·瓦盧瓦的引導與激勵,這是一位有著鋼鐵般意志和絕對信念的女性。正是瓦盧瓦,1933年將英國芭蕾舞的希望寄托在十四歲的「小胡克漢姆」肩上。(註:芳婷出生時的名字為Margaret Evelyn Hookham,1933年第一場獨舞時用了臨時名字Margot Fontes,1935年她給自己取名Margot Fonteyn,並在餘下的職業生涯中一直使用這一名字)。
年輕的瑪戈·芳婷帶著已向公眾證明的同樣年輕的早熟,在後台開始了自己的生活。十六歲的時候,芳婷失去了童貞,不久之後就誘騙了童男邁克爾·索姆斯,她未來的伴侶之一。然後,她和才華橫溢、令人惱怒的康斯坦特·蘭伯特開始了一段動蕩不安、充滿激情和痛苦的戀情。一個受過教育的男人——他給了自己年輕情婦一本《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儘管多年後,芳婷在演講中將這本書升級為《尤利西斯》)——蘭伯特是一個浪子回頭的機智鬼、一個可怕的酒鬼、一個熱切的情人,而且還是一位已婚者。事實上是已婚、然後離婚,然後與第三個女人再婚,八年來,年輕的芳婷一直在他的控制之下。她花了不止一個深夜在倫敦的后街尋找她醉酒的情人。
左一為康斯坦特·蘭伯特
蘭伯特之後,她與法國芭蕾舞導演羅蘭·佩蒂特以及舞蹈家羅伯特·赫爾普曼有過關係,甚至與英國小說家格雷厄姆·格林也有過「幾天」的接觸,然而她繁忙的巡演日程突然結束了這一切。「我們從來沒有開始過那件事,就像我們幾乎沒有機會繼續那樣,」 在給格林的一封信中芳婷這樣寫道。沿途曾有兩次流產。
在芳婷故事的中心(也是她自己所強調的),是羅伯托·阿里亞斯(稱為蒂托,一位國際法學者以及巴拿馬一個主要政治家的兒子),她在1955年自己三十多歲時與之結婚。他們的婚姻呈現了一幅迷人的畫像——宛如赫伯恩與特拉西、卡拉斯與奧納西斯、杜塞和鄧南遮關係的迴響——一位為一個看起來不那麼有價值的男人提供慰藉與卑屈的舞台女神。但又從什麼時候開始,愛情就遵循了「價值」原則?也許一個才華橫溢、慷慨大方又美麗動人的女人很少會覺得自己被征服,必須製造出自己的屈從感;而一個才華橫溢、自我陶醉的男人恰恰是這種精緻小說的理想陪襯者。或者也許是芭蕾舞女演員,在經歷了多年的墊底生涯之後,根本無法理解卧室里的平等政治。
芳婷第一次愛上阿里亞斯是在劍橋,當時兩人都只有十八歲。他正在上大學,而她則在藝術劇院跳舞。芳婷後來寫道「對一個女人來說,更愛男人而不是男人更愛自己是可怕的」。但在他和第一任妻子(他們還有三個孩子)離婚之後,他們又度過了十八年無婚姻的生活。芳婷-阿里亞斯三十四年的婚姻中,他經常缺位多次不忠,但並沒有試圖隱瞞,並與她無懈可擊的奉獻和最終自己也有了一些不忠行為相抗衡。性感-兒子理論——假設女人在生理上被驅使去愛風流坯子,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兒子對女性的吸引力——來了一個單腳尖旋轉。芳婷的母親說了最後一句話:「蒂托是瑪戈從未有過的孩子」。
1964年,當蒂托差點被一個據說是位綠帽丈夫的政敵謀殺時,這則愛情故事的辛酸達到了頂點。無數的槍傷使他在醫院裡躺了一年半,生命中剩下的四分之一個世紀里無法動彈。從那一天起,芳婷扮演了她一生中也許是最重要的角色,作為癱瘓在床花花公子的聖潔妻子。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裡,她像一位英國「白日美人」,推著蒂托的輪椅,喂他吃東西,招引漂亮女孩和他在一起。
芳婷有時也會經常聲稱厭倦了自己的丈夫,蒂托在觀看她的舞蹈時會哭泣,但在她的更衣室里只會說:「你知道我不喜歡芭蕾。」 正如在皇家舞蹈學院慶典活動上與芳婷合作過的密友科萊特·克拉克所說:「人們說他被槍殺是一場悲劇。這當然不是悲劇,因為她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一個可以照顧、愛戀以及將她性格中不可思議的所有獻身精神和力量都發揮得淋漓盡致的對象」。
但這並不是瑪戈的全部殉道。1961年,就在她作為皇家芭蕾舞團首席芭蕾舞演員的職業生涯開始其不可避免的衰落之際,一位年輕漂亮的俄羅斯舞蹈家乘坐噴氣式飛機向西飛行,不僅再度點燃了自己的職業生涯,還重振了芳婷的事業。魯道夫·努里耶夫(Rudolf Nureyev)比她小十九歲——真的是個「性感兒子」——但這樣的合作夥伴關係很快就演變成傳奇並始終如一。「在《天鵝湖》的結尾處,」 努里耶夫解釋說:「當她穿著白色芭蕾舞裙離開舞台時,我會跟著她去往世界的盡頭。」 我們同樣渴望追隨她而去。
雖然他們的私生活程度還不清楚(他說是的,他們做了;她說不是,他們沒有做;丹曼說是的,他們做了),但毫無疑問,他們在台上和台下都瘋狂地相愛。形影不離的「茶君子」,他們握手、歡愉、像年輕情侶一樣咯咯笑著。人們只能想像,這個充滿激情的男人在芳婷不完美的婚姻中給她帶去的慰藉。有些人不贊成這樣的結盟,但世界上大多數人都將他們的配對視為一種巨大的浪漫和原生力量而欣然接受。「他把她帶了出來,」 德·瓦盧瓦說:「她撫養他長大。」
與努里耶夫一起演的《天鵝湖》
提及晚年的芳婷,努里耶夫說:「那是我的全部。只有她。」 他們令人驚嘆的合作關係以及她再度輝煌的事業——全世界都需要他們——也為蒂托的護理支付了無休止的費用:在泳池裡度過的一個下午就要花費數百英鎊。於是芳婷不停地跳舞彷彿一直穿著那雙「紅舞鞋」。在那些晚年生活里,她展現了作為一名舞蹈演員最深的天賦之一:完全靜止的能力。「這就是順從,是她最大力量的地方,」雄辯的法國芭蕾舞演員維奧萊特·弗迪解釋說:「在音樂中等待。她會用音樂填滿她的耳朵和心房。」在一種完全寧靜的狀態下目睹這樣鎮定而豐盈的生活,是一種與其他任何人都不同的狀態,只留給真正偉大的舞者。
當芳婷離開和蒂托在巴拿馬的家前往南非和皮諾切特政權下的智利巡演時,阿娜貝拉·瓦拉里諾——一位蒂托被槍殺前與之有外遇的社交名流,會像他的影子妻子一樣搬進房子,並在芳婷回來之前再搬出去。1989年蒂托去世的那天,這個隱居的女人吞下了一瓶氯氣自殺。阿里亞斯家族對瑪戈採取了封閉措施,試圖阻止她遭受這最後的悲劇性侮辱。芳婷自己也只能再活兩年,因為已經被發現患上了惡性腫瘤,一條左腳只能拖在身後。但是她拒絕了建議的截肢;她有理由為自己的美腿感到驕傲,比例最完美的女性也不會屈從於不對稱——有些線條是無法逾越的。儘管痛苦不堪依然平靜離去,但她美麗的身體已被癌症扭曲。
最後一個令人酸楚的注釋是:芳婷的骨灰並沒有像許多人想像的那樣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而寧可說是按照她的指示,葬在巴拿馬城外一個保存不良公墓中蒂托墳墓的底部。據丹曼報道,在整個公墓中,她的石頭是最小的。瑪戈·芳婷真的把她的謙遜帶到了墳墓里。
瑪戈·芳婷
英國芭蕾舞演員瑪戈·芳婷(Margot Fonteyn 1919.5.18 – 21 1991.2.21),舞台姓名為瑪格麗特·伊夫林·德·阿里亞斯(Margaret Evelyn de Arias),其整個職業生涯都是皇家芭蕾舞團(以前是薩德勒的威爾斯劇團)的一名舞蹈家,最終被伊麗莎白女王二世任命為該劇團指定首席芭蕾舞演員。四歲時就開始芭蕾訓練,由於父親被調到中國工作,芳婷的學習在英國和中國完成,她在上海師從喬治·岡查羅夫,這有助於她繼續著對俄羅斯芭蕾舞的興趣。十四歲的芳婷重返倫敦,應妮內特·德·瓦盧瓦的邀請進入維克-威爾斯芭蕾舞學校。1935年,芳婷接替艾麗西婭·馬爾科娃成為劇團的首席芭蕾舞演員。維克-威爾斯的編舞弗雷德里克·阿什頓,為芳婷和她二十世紀三十至四十年代的搭檔羅伯特·赫普曼撰寫了很多腳本。
在中國
1946年劇團更名為薩德勒的威爾斯芭蕾舞團,搬進位於考文特花園的皇家歌劇院,芳婷在接下來十年中最頻繁的合作夥伴是邁克爾·索姆斯。在柴可夫斯基《睡美人》中的演出成為了芳婷和劇團的一個特色角色,但她也因阿什頓創作的芭蕾舞而聞名,其中包括《交響曲變奏曲》、《灰姑娘》、《達芙妮和克洛伊》、《昂丁和西爾維亞》。1949年,芳婷帶領劇團巡演了美國,成為國際名流。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芳婷在英國電視轉播的芭蕾舞節目中演出,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早期出現在美國電視綜藝節目「The Ed Sullivan Show」中,從而提升了芭蕾在美國的普及。1955年,芳婷嫁給了巴拿馬政治家羅伯托·阿里亞斯,並出現在NBC電視台現場直播的《睡美人》彩色真人秀節目中。三年之後,芳婷和索姆斯在英國廣播公司《胡桃夾子》電視改編版中雙雙起舞。由於她的國際讚譽度以及許多客座藝術家的要求,皇家芭蕾舞團在1959年允許芳婷成為一名自由職業舞蹈家。
1961年,當芳婷正在考慮退休時,當時在巴黎跳舞的魯道夫·努里耶夫從基洛夫芭蕾舞團叛逃。儘管因十九歲的年齡差異而不願與其合作,但芳婷還是於1962年2月21日,努里耶夫在皇家芭蕾舞團首演時和他一同演出了《吉賽爾》。這對搭檔立即成為國際性的轟動,各自都將對方推向最佳演出狀態。他們最為著名的是在諸如《海盜雙人舞》、《仙女們》、《印度寺院舞蹈女》、《天鵝湖》以及《雷蒙達》等古典作品中的表演,在這些作品中,努里耶夫有時特別調整舞蹈設計來展示他們的才能。這對搭檔首演了阿什頓專門為他們編舞設計的瑪格麗特和阿爾芒,並以扮演肯尼斯·麥克米倫編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片名男女主角而著稱。接下來她的丈夫在一次暗殺企圖中被射殺,成為四肢癱瘓患者,餘生中需要不斷的照顧。儘管一直定期跳舞直到這一個十年結束,但1972年芳婷已進入半退休狀態。1979,芳婷被皇家芭蕾舞團正式宣布為該公司的首席女舞蹈演員。退休後的她回到巴拿馬,以寫書、養牛及照顧自己的丈夫度過餘生。
1991年2月21日,芳婷因卵巢癌在巴拿馬城的一家醫院裡去世,享年71歲,這一天正好是她與努里耶夫首演《吉賽爾》二十九年的紀念日。芳婷和阿里亞斯一起安葬在巴拿馬他們家的附近;1991年7月2日,在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舉行了追思儀式。悲痛欲絕的努里耶夫,正在艾滋病的陰影下處理自己的健康問題,沒能參加任何一項儀式。
1980年,在芳婷的家鄉雷蓋特矗立著一座由英國雕塑家內森·大衛製作的雕像,以向她致敬。受全世界狂熱仰慕者的委託,雕像以她芳婷喜歡的角色「昂丁」描繪了這位卓越的舞蹈家。英國達勒姆大廈主廳、達勒姆大學學生會大樓,均以她的名字命名為芳婷舞廳,達勒姆城堡達勒姆大學學院大廳的門廳也同樣如此。為紀念芳婷,「瑪戈的衣櫥」,一家舞蹈服裝及配飾店,於2005年在亞特蘭大郊區喬治亞州的瑪麗埃塔開張。2007年,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瑪戈·芳婷芭蕾舞學院」在紐約皮克斯基爾創建。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化石類植物威廉姆索尼亞·馬戈蒂亞納以芳婷的名字命名。她是1996年8月發行的一套英國郵票中選出的五位「成就女性」之一。在1998年有關英國大提琴家杜普蕾的電影《她比煙花寂寞》中,芳婷由舞台影視三棲演員奈里·唐·波特客串扮演。2005年,托尼帕爾默為英國獨立電視台製作了一部關於芳婷的紀錄片,名為《瑪戈》。片中包括對舞蹈界的幾位同事、努里耶夫的私人助理以及芳婷妹夫菲比·芳婷的採訪。英國廣播公司製作了一部關於芳婷的電影,基於丹曼所著傳記,於2009年11月30日播出,由英國演員安妮-瑪麗·達夫擔綱主演。2016年,英國傳統信託基金會在芳婷與薩德勒威爾斯芭蕾舞團合作演出時居住的大樓上安裝了一塊藍色的牌匾。
轉載自 搜狐(古典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