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告訴你
手上的錢閑著也是閑著
還不如借出去
如果向你借錢的還是「熟人」
你是不是更加不會防備?
近日,浙江省餘姚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一起詐騙案,
受害人均為60—70歲的老年人,
總計被騙300多萬!
舞蹈老師為賭博大肆舉債

圖為李某實施詐騙的聊天對話
李某自2008年起在餘姚市涉老機構任職,主要教老年人舞蹈。因為李某工作經驗豐富,在同事、學生間的口碑良好。
只是大家不知道的是,表面生活健康的李某已經沉迷網路賭博。越陷越深的李某在花光所有積蓄後,為籌集更多賭資,將目光轉向了自己的學員。
此後,李某借用外貿公司資金周轉、新房裝修、店面續租等借口,向老年學員借款,並保證幾個月就能還款。出於信任,部分老人同意了李某的借款請求,甚至有些都沒有要求李某出具借條。
離職失蹤,欠債難討
初期,李某還會支付利息,因此老人們對李某的說辭也沒有產生懷疑。
2019年12月,李某失蹤,老人們紛紛向機構打聽李某的去向。此時,老人們才發現李某已負債纍纍,而其所說的借款理由多為捏造。大家了解到,有20多名老人被騙了300多萬元,而且大多是60—70歲的老年人,年齡最大的已有78歲,借款金額最高的達185萬!
2020年6月,公安機關在浙江諸暨抓獲李某。
庭審現場

近日,餘姚法院開庭審理李某涉詐騙罪一案。
法院查明,2018年8月至2019年11月期間,被告人李某在明知自身無還款能力的情況下,通過虛構外貿公司資金周轉、房子裝修、店面到期續租等理由,以借款為名,騙取22名被害人314萬元,並將大部分錢款用於網路賭博。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李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公私財物,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法院判處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十年四個月,並處罰金二十萬元;責令被告人退賠違法所得,返還給各被害人。
(文中人物皆為化名)
法官提醒
本案中,被告人作為涉老機構的教師,利用與老年學員之間的特別關聯,通過噓寒問暖、博取同情等手段,使老年人放鬆警惕,騙取他們的血汗錢、養老錢,對他們造成了嚴重經濟損失和心理創傷。
本案的審理,充分保障了被告人及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並注重追贓挽損,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同時,堅持標本兼治,就本案反映出的問題,餘姚法院將向有關部門發出司法建議,著力整治規範養老詐騙的風險隱患,並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切實剷除養老詐騙滋生土壤。
同時,法官特別提醒,這種「借款型」詐騙,通過借款的形式騙取他人財物,實際上對借來的款項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期間借款人還出具借條並償還部分利息,迷惑性較大。老年人有存款積蓄,且防範意識薄弱、維權意識不強,很容易成為犯罪的目標。面對此類詐騙,老年人在借錢時,應當多詢問一下借款用途,多了解一下借款人的財務狀況。子女也應當多關心老人,對老人的日常生活、資金往來多問一句,提高老年人的防騙識騙能力,守護好爸媽的「錢袋子」。
原標題:《20餘名老人被騙300多萬!詐騙手法曝光!》
綜合 最高人民法院、餘姚市人民法院
來源: 中國新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