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在最新報告中提及,今年冬季美國民眾的取暖成本或會達到25年新高。數據顯示,今年冬季美國家庭平均電費支出將為1359美元,而部分依賴於取暖油的家庭平均支出則為2354美元。
而由於通脹導致其他日常支出也在持續增加,這意味著在今年整個冬季時間,美國消費者面臨的家庭成本壓力或將飆升。而美媒報道也指出,除了擔心家庭取暖的壓力之外,部分地區的民眾還缺少存款來應對這個問題。
早前8月份,英媒就援引美國機構的統計表示,在能源價格上漲和通脹壓力的影響下,美國有近2000萬家庭無法按時支付家庭能源賬單。報告顯示,當時美國家庭拖欠的相關費用已近160億美元,為2020年的一倍之多。
此外,報告數據指出,美國低收入家庭的能源使用費,將在2022年上升至3957美元,較2021年上漲558美元,而相比2019年則大幅增加近57.6%。而當時報告也預計,美國汽油價格下降不會持續太久,年底或將出現反彈。
對於飽受高通脹壓力的美國民眾來說,如果能源價格繼續飆升的話,他們對現任政府也將不會繼續支持。早前有報道顯示,隨著工會拒絕白宮促成的臨時勞工協議,美國30年來最大規模的鐵路罷工,又處於風險醞釀階段了。
10月12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就表示,在食品和能源價格飆升的基礎情況下,社會出現動蕩的風險正在增加。而事實上,來自「盟友」民眾的抗議,已經開始在歐洲「遍地開花」了,那接下來,美國又當如何呢?
文|鄭鴻傑 題|黃梓昕 審|曾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