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多渠道發現培養、選拔樹立先進典型,宣傳展示檢察形象。雲南省檢察院在全省檢察機關組織開展「檢察之星」先進事迹宣傳推介活動,自2018年6月起,我們不斷在微信平台展示「檢察之星」的風采。
今天,向大家展示2019年4月「檢察之星」保山市檢察院公訴處處長趙文曉。


趙文曉,女,漢族,1981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2005年1月參加工作,現任保山市檢察院公訴處處長。因工作成績突出,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兩次,被評為「保山市優秀公訴人」、「全省十佳公訴人」、「全省優秀公訴人才」、「全省優秀檢察人員」。
公訴人之路
無悔的選擇

「選擇成為一名公訴人,是我這輩子最正確的決定,我會一路走下去」,趙文曉常常這樣說道,然而公訴人之路從來都是一條充滿艱辛與挑戰的道路。
公訴人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趙文曉一干就是14年。她所在的保山市院公訴團隊以全市六分之一的警力完成了全市近三分之一的公訴業務量,趙文曉個人辦理的案件數達到了600餘件1000餘人,無超期辦案、無無罪判決、無違法違紀。她經常白天去看守所提審、法院出庭,晚上加班閱卷。夜晚,她的窗燈是檢察院辦公大樓里常年不滅的星火;周末,她也經常沒時間陪伴家人而是在辦公室與卷宗為伴。這些沉甸甸的案件數,成了她蛻變道路上的一塊塊基石。
公正為民
檢驗工作的標準

「在工作崗位認真履職,盡全力辦好每一個案件,讓群眾感受到司法的公正和溫暖」,趙文曉始終秉承這樣的辦案理念。
2011年,她辦理了保山首例集資詐騙案。案件涉及被害人700多名,財產損失數千萬。被害人絕大多數是頭髮花白的老人,一輩子積蓄被騙光,法律成了他們最後的期盼。「不能讓這些老人老無所依」,趙文曉連續加班一個月,耐心接聽被害人諮詢電話700多個,向偵查機關提出補充偵查建議20多條,製作審結報告近200頁,快速向法院提起了公訴,被告人認罪但卻辯解無償還能力,趙文曉又配合偵查機關查實了主犯有公司及上千畝核桃林,並積極報請保山市委政法委牽頭成立了財產清算小組,通過拍賣主犯資產最終賠償了被害人的經濟損失。
權力的保管員

作為一名80後公訴人,趙文曉一直奮戰在辦案一線,面對各種誘惑和說情,她常說:「權力是人民和法律賦予的,我只是權力的保管員。」
她的哥哥走私紅豆杉,途中被人贓俱獲。親人以為家裡有人在辦案部門,出點錢說句好話就能把人撈出來。當家裡人找到她幫忙開脫時,她斷然拒絕,直到哥哥最後被判刑她都未用手中權力求過半句情。家裡人為了此事,都說她鐵石心腸,不通人情,至今不願與她往來。趙文曉內心雖很難過,但始終堅信自己對得起良心,沒有給胸前的檢徽抹黑。
永遠的未檢情懷

2012年,趙文曉開始負責全市的未檢工作,她帶領未檢團隊在全省檢察系統中實現了多個「第一」,第一家在全省檢察機關率先探索建立了「司法機關+高校+專業社工機構」工作模式,第一批在全省實現機構人員獨立,第一批實現「捕訴監防」一體化工作模式,辦理了全省第一例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案。
在未檢部門工作時,她帶著母親的溫潤,和不同的孩子相遇,在她眼裡,沒有不良的少年,只有不幸的孩子,他們需要被疼愛、被引導、被保護、被尊重,每個孩子都是最美的花朵,他們應該迎著陽光綻放。2014年,她辦理了一起夫殺妻案,母親當場死亡,父親被判死緩,家中兩名未成年的幼女在一夜之間失去所有生活依靠,並且目睹了案發過程而留下了嚴重的心裡創傷。面對羈押在看守所里的父親的哀求,趙文曉說:「你放心,孩子的事解決不好,這個案子不算完」。一次又一次的看望,一次又一次的心裡疏導,兩個孩子慢慢的願意說話了,「阿姨,我們想念媽媽。」趙文曉忍著眼淚告訴孩子:「從今天起,我就是你們的親人,你們想念爸爸媽媽了,就給我打電話,只是因為爸爸也會犯錯,等爸爸改正了錯誤就會回來,媽媽雖然不在了,但會一直在天堂里看著你們,保護著你們」。為了解決孩子的生計,趙文曉數次與民政部門溝通,為兩個孩子破例辦理了孤兒證,聯繫了愛心企業對孩子長期幫扶,保障了他們成年之前的生活,如今兩個孩子的生活已經走上正軌,趙文曉說:「家庭的殘破,親情的缺失是法律難以彌補的空缺,挽救心靈,點亮希望,還需要我們做出更多努力。」

雲南省檢察院新媒體出品
本期編輯丨田顥
策劃 | 王翠雲 何贇
監製 | 肖鳳珍
來源 | 省檢察院政治部組織處
聯繫(投稿)郵箱 | [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