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隔離牆
漂泊在外1900年,終於艱難復國
以色列,位於地中海的東南方向,北靠黎巴嫩,東瀕敘利亞和約旦、西南則靠近埃及,國土面積為2.5萬平方公里,只比北京大一點。
公元前11世紀,大衛王統一了猶太各部落,創立了以色列王國,定都耶路撒冷。他的兒子所羅門繼承了王位後,在聖殿山上興建了「第一聖殿」。
公元前586年,巴比倫軍隊攻佔耶路撒冷,「第一聖殿」慘遭焚毀,數萬名猶太人被俘虜,史稱「巴比倫之囚。」公元前538年,波斯王國消滅巴比倫王國,猶太人被放回故里。
哭牆
公元70年,羅馬軍團攻陷耶路撒冷,對猶太人進行了血腥的屠殺,倖存下來的猶太人也都被驅逐出了巴勒斯坦地區。
公元七世紀,阿拉伯人佔領了巴勒斯坦,成為該地區的主要居民,該地區在1517年成為奧斯曼帝國的一個省份。
18世紀,猶太人開始從奧斯曼帝國和阿拉伯人手中購買土地並在此地定居,隨著猶太人的增多,他們與阿拉伯人之間的關係也日益緊張。
1917年,英國佔領巴勒斯坦,並發表《貝爾福宣言》稱「將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國家」。
一戰後,猶太人掀起了回歸浪潮,此後,巴勒斯坦暴動不斷,阿拉伯人希望完全停止猶太人的移民。
二戰期間,數百萬的猶太人慘遭德國法西斯的殺害,進一步推動了猶太人的回歸。他們希望能有一個保護自己民族的國家。二戰結束後,巴勒斯坦地區已經有60萬猶太人。
1947年,鑒於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暴力衝突不斷升級,英國政府決定將這個「燙手山芋」丟給聯合國。11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巴勒斯坦地區分為兩個國家,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別擁有大約55%和45%的領土,耶路撒冷則在聯合國的管理下,以避免衝突。
分治方案一經推出,就被阿拉伯國家聯盟斷然拒絕,阿拉伯國家聯盟立刻對以色列的猶太平民展開了為期三天的暴力襲擊,猶太人的民兵部隊展開還擊,繼而引發了1948你那的以色列獨立戰爭。
中東小霸王:「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猶太人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種族主義血淚最深的國家,以色列給了這些曾經流離失所的人一個共同的家。第四任以色列總理「鐵娘子」梅厄夫人曾說:
「以色列存在於世,就是要保護猶太人,使他們免受敵人的欺凌和虐殺。」
1948年剛剛建國時,以色列四周接壤的全部國家,就聯合宣布要將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發誓要將猶太人趕下地中海。埃及、伊拉克、約旦、敘利亞和黎巴嫩同時向以色列宣戰,在經過數個月的戰鬥後,雙方在1949年達成停火協議。
1967年5月,埃及驅逐了在加沙地帶的聯合國維和部隊,封鎖了以色列戰略要地,並在以色列邊界部署大量戰車和戰機。6月5日,以色列以埃及挑釁為由對埃及發起了攻擊。
在這場六日戰爭中,以色列擊敗了所有阿拉伯鄰國的軍隊,並且在空軍戰場上獲得完全的勝利,佔領了整個巴勒斯坦地區,成為名副其實的「中東小霸王」。很多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迫流落到周圍阿拉伯國家和世界各地,淪為難民。
1988年,巴以簽署和平協議,提出了巴勒斯坦自治計劃。1995年後,根據巴以簽署的各項協議,巴自治區逐漸擴大。但巴以在耶路撒冷的歸屬、猶太人定居點和巴以邊界劃定等問題上始終沒有達成一致,衝突仍在繼續。
猶太人在歷經千百年的漂泊遷徙後,終於有了自己的家園,他們砥礪奮發,讓以色列一躍成為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建國已七十餘年,以色列如今已成為中東地區最強大、現代化程度、經濟發展程度最高的國家。與周圍的阿拉伯國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只要給我們一碗水,一顆種子,這個民族就能生存」
從各個方面的硬條件來看,以色列的生存環境都實在不算好,周圍阿拉伯敵對國環繞,有近一半的國土是沙漠,淡水資源和耕地非常匱乏。
在這個人口不足一千萬、資源貧乏的彈丸小國,卻誕生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科學家。如今的以色列在航天技術、通訊、晶元、發動機、計算機等方面領先世界。
他們發明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滴灌技術。在周圍國家都因自然條件惡劣無法達成糧食自給的情況下,以色列卻每年對外出口大量穀物,自來水也達到了直飲水的標準。
在中東這片荒漠上,有的國家因為豐富的油氣資源成了暴發戶,有的國家因為內部原因仍飽受戰爭的摧殘,只有以色列的發展是一步一個腳印的,他們成功的背後,是重視教育。
教育、教育、教育
有一項調查顯示:以色列人是全世界藏書和讀書最多的人群,他們也是唯一一個將學習作為信仰的民族。他們「敬師如敬上帝」,他們認為沒有創新的學習只是一種模仿,學習應該是以思考為基礎,勇於懷疑,敢於質疑權威,擁有獨立意識。
他們認為:「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努力學習和工作是為了賺更多的錢,而猶太人如此努力工作學習,是為了他們的下一代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以此建設他們的祖國。」
因為特殊的國情和地理位置,以色列長期處於全民備戰的狀態。每個年滿18歲的以色列人無論男女,都要去部隊服役兩到三年。他們在服兵役結束後,大多數人會選擇去上大學。據統計,以色列45%的公民都接受了大學教育,位列全世界最高。
如今的以色列更是國際學術界的翹楚。全國僅有8所大學和27所專科學校,卻有4所位於全球150所頂級大學之列,7所位於亞太地區100所頂級大學之列。
尖端的教育水平和國民對知識的熱愛,催生了以色列科技的爆破式發展。這裡被稱為矽谷的「後花園」,是晶元巨頭英特爾的「心臟」;全球銷量最高的25種藥品中,有7種是在魏茨曼學院研發的;軍事方面更是傲視群雄,以色列自主研發的「鋼鐵穹頂」防空系統,成功攔截率高達95%。
以色列,這個夾在地中海和中東諸國之間的小國,不應該被固化成幾個辭彙,它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獄,只是一個雖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和紛爭,也帶著一種剛出生的蓬勃朝氣的國家。
文|深挖D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