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是美西方醞釀、蓄謀已久的代理人戰爭,俄烏打了226天,現在烏克蘭人口已經不到戰前一半。
烏克蘭戰前原有人口為4000萬人,俄烏戰爭爆發後,許多人都逃往歐洲,還有一部分人逃往了俄羅斯,其難民人數約為1330萬人,戰爭打了200多天後死傷接近70萬人,烏東四州盧甘斯克、頓涅茨克、扎波羅熱、赫爾松總人口接近800萬人,現在已屬於俄羅斯公民。
其中還有100萬人服務于軍隊,那麼平民百姓僅剩1700萬人。如果戰爭持續下去,烏克蘭真的要亡國了,最可怕的就是美國的租借法案,法理上講餘下的1700人都要給美國無償打工還債。
雖然說美政府債務史上首次突破31萬億美元。同時美國拜登政府表示將繼續提供烏克蘭援助,美國覺得債大不壓身,印鈔機開動就是。
另外美國近期再向烏克蘭提供6.25億美元援助可不是白給的,和美國在俄烏衝突總收益相比,美國援助烏克蘭花費的那點美元,就是毛毛雨,不要說6.25億美元,就是625億美元,美國也不虧。
美國不但借歐洲能源危機大賺一筆,制裁還讓美國拿下歐洲這個長期飯票。光是這一點,就盆滿缽滿。
其次是販賣武器裝備上單是波蘭的武器訂單,美國就能吃撐。再加上歐洲其他國家,美國當然還是一個賺翻。
最後是歐洲資本和工業,俄烏危機「恰逢」美國加息,歐洲資本,德國工業,紛紛逃往美國,美國還能虧什麼。
美國更不在會乎現在烏克蘭還剩下多少人,俄烏這場仗,美國需要烏克蘭繼續打下去,現在的美國對烏克蘭,必定是要錢給錢、要槍給槍。
畢竟誰也不會嫌自己賺取的利益太多,烏克蘭不打,美國還賺什麼?烏克蘭撐不下去,美國又怎能發財,哪怕烏克蘭就剩下一個人,美國也會要求打下去,作為代理人,烏克蘭永遠沒有話語權。
就像美國陸軍前副參謀長傑克基恩說的那樣,在烏克蘭進行戰爭投資非常划算,因為在俄烏戰爭中,死去的是烏克蘭人而不是美國人,美國只出了點錢,性價比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