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6日下午,宜賓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發布《關於調整敘州區部分風險地區風險等級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公告》對敘州區部分風險地區進行風險等級調整。那麼,高中低風險區劃定標準是什麼?解除標準又是什麼呢?下面小編帶您詳細了解↓↓
宜賓這些地方風險等級降低
《公告》中
高風險區調整為中風險區有
南岸街道長江大道中段26號(老派出所宿舍)、南岸街道宜都花園、南岸街道長江大道西段13號絲麗雅生活小區、趙場街道錦繡龍城,中風險區採取「人不出區、錯峰取物」等防控措施。
中風險區調整為低風險區有
南岸街道長江大道中段26號所在的下渡口社區
截至9月16日23時,宜賓市無新增高、中、低風險區。全市現有風險區56個,其中:高風險區39個,中風險區14個,低風險區3個。
答案來了
劃定標準
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動頻繁且疫情傳播風險較高的工作地和活動地等區域,劃為高風險區。原則上以居住小區(村)為單位劃定,根據流調研判結果可調整風險區域範圍。
防控措施
採取封控措施;足不出戶、上門服務。
解除標準(高風險→低風險)
連續7天無新增感染者,且第七天風險區域內所有人員完成一輪核酸篩查均為陰性,降為中風險區;連續3天無新增感染者降為低風險區。
外溢風險人員管控措施
流入地對有高風險地區7天旅居史的人員採取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對高風險區外溢人員,採取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第1、2、3、5和7天各開展一次核酸檢測(管理期限自離開風險區域算起)。
中風險區
劃定標準
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停留和活動一定時間,且可能具有疫情傳播風險的工作地和活動地等區域,劃為中風險區,風險區域範圍根據流調研判結果劃定。
防控措施
採取管控措施:足不出區、錯峰取物。
解除標準(中風險→低風險)
連續7天無新增感染者,且第七天風險區域內所有人員完成一輪核酸篩查均為陰性,降為低風險區。
外溢風險人員管控措施
流入地對有中高風險地區7天旅居史的人員,採取7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在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第1、4、7天各開展一次核酸檢測;如不具備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條件,採取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管理期限自離開風險區域算起)。
低風險區
劃定標準
中、高風險區所在縣(市、區、旗)的其他地區為低風險區。
防控措施
採取防範措施:個人防護、避免聚集。
解除標準(解除標準(低風險→常態化防控))
所在縣(市、區、旗)無中高風險區,低風險區調整為常態化防控。
外溢風險人員管控措施
流入地對有低風險地區7天旅居史的人員,3天內完成兩次核酸檢測(三天兩檢)。
註:
管控措施適用於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員流動,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轄區中、高風險區外溢人員管理由各地制定並對外發布。
來源丨綜合宜人宜賓APP、中國政府網
編輯丨牟曦
編審丨楊湖平
監製丨鄧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