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近日報道稱,在兩岸局勢升級後,大陸方面對台部分商品實施了制裁措施,並且對台商立下規矩,稱所有涉台的商品必須明確標註「中國」,否則無法過關。在當前台海緊張的局勢之下,結合大陸方強硬的態度,不少外企和台商紛紛開始遵守規定,蘋果公司也不例外。
(蘋果CEO庫克要求台灣地區供應商將貨物標明「中國台灣」)
立下規矩:涉台商品一律要標註「中國」
在佩洛西竄訪台灣地區後,解放軍圍繞台島展開一系列軍演活動,大陸各部門也對台部分商品實施了制裁措施,據統計,當前近七成的台灣商品現在被禁止向大陸出口。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大陸海關將嚴格執行一項早已制定的規則,那就是所有涉台商品,或是在台灣地區製造的零部件,都必須將原產地標明為「中國台灣」或「中國台北」。否則,將無法通過海關。此舉讓不少外企和台商察覺到了危機,美國蘋果公司也迅速做出反應,為外企做了一個好榜樣。
近日,有消息稱,蘋果公司已經向台灣地區的供應商提出指示,要求所有運往大陸的貨物明確標註「中國台灣」字樣,以免被大陸海關扣押。相關人士表示,如若被發現違反這一規定,不僅會面臨最高4000元的罰款,還會對公司的經營造成影響。
(從台灣地區出口到大陸的鳳梨)
大陸曾有各種惠台政策,台商敬酒不吃吃罰酒
中國大陸一直以來都是蘋果公司最重要的市場之一,且關係一直都不錯。所以,在此次台海局勢升級後,蘋果公司也沒有理由冒著喪失中國市場的風險,與中方做對抗。
事實上,大陸相關部門早在1999年就已經提出這樣的規定了,但是出於對兩岸關係以及讓利於台灣同胞等一系列考量,並未對其進行嚴格實施。這就導致一些台商在盡享大陸的惠台政策後,轉身就對台灣分裂分子表示支持,甚至對大陸冷嘲熱諷,實屬是敬酒不吃吃罰酒了。
大陸在過去給予了台灣地區一系列的優惠政策,這些政策也大程度地促進了台灣地區經濟的發展,從兩岸經貿數據可以看出,大陸不僅連續多年是台灣地區最大的出口市場,還是台灣地區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地。
大陸是台灣地區最可靠的腹地,這一最淺顯易懂的道理,卻被台灣地區一些企業和政客視而不見,甚至故意抹黑。
(台灣地區一家百年糕點店由於新政策遭受打擊)
大陸為台商外企指明道路
在大陸相關部門發表對台部分商品的制裁措施後,台灣地區知情人士表示,這些措施已經對許多台商造成嚴重打擊,在新規之下,台灣地區一家百年糕點不能再將其商品出口大陸,損失已達1億新台幣。「台經院」一名研究員表示,如果大陸後續將禁止項目擴大,那麼將對島內更多產業造成巨大打擊。
事實上,中方此舉並非是要完全消滅台商的生存空間。而是在對一個中國原則強硬表態的同時,為台商及外企在敏感局勢下發出提醒信號,為其在敏感問題上指明道路,希望在此後大陸企業與外企、台商的合作當中,避免再次在原則和立場上出現問題。
台灣地區不少民眾也已經開始對其產業前途表示擔憂。一些網友表示「沒有了大陸方面的政策幫助,台灣產業馬上就會陷入衰退」,甚至有網友稱「台灣地區下半年經濟是好不起來的」。
(編輯:沁芸 審核:咕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