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人們的健康意識在不斷提高,對於家庭成員特別是兒童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兒童在入學前學校都會加強體檢程序。
之前在門診就來了一位家長帶著家裡的小孩進到診室就說:「醫生,今天入學體檢發現我家孩子的轉氨酶有點高,體檢醫生就讓到醫院再做一些肝臟的相關檢查。」聽完她媽媽的講述,我再看看小孩,發現這個小孩不太高,但是體重指數看著卻要比同齡孩子高出不少。
最後經小美媽媽說她才10歲,家裡人都很寵她,她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平時的大魚大肉、零食都沒斷過,才導致她的體重像現在這樣。然後我先給小美做了一個查體,查體發現肝臟在肋骨下可以觸及大概2cm左右範圍,接著我就讓她們去做了進一步的肝臟相關檢查,檢查結果顯示中度脂肪肝。
但是影像學檢查顯示小美肝臟已經超過成人肝臟的大小,並且因為她體型較胖,為了進一步明確原因,我建議其做了肝穿刺,最後肝穿刺結果指出小美為重度肝硬化。
當聽到這個檢查結果時,她媽媽都不敢相信並且激動地說:「怎麼可能啊,我家孩子還這麼小咋會是肝硬化呢?肝硬化不都是大人才會有的嗎?醫生你再好好看看。」
我一邊安慰她一邊說:「這個檢查結果確診就是這樣,可能跟小美的平時生活習慣有關,現在最關鍵的是要明確病因趕緊治療。」
因為小美年紀較小,最後經會診先採用藥物治療。一年之後,小美的重度肝硬化病情明顯減輕,體重也有所下降,再堅持治療相信小美的病情就會完全治癒。
相信很多人都和小美媽媽一樣對兒童患肝硬化疾病表示不可思議,認為肝硬化都是長期吸煙、喝酒、肥胖的成年人才會得的疾病。但事實並非如此,今天通過這篇文章希望大家對兒童肝硬化知識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一、兒童肝硬化知識,你了解多少?
肝硬化是各種慢性、進展性肝病的晚期階段,表現為肝實質的瀰漫性纖維化、再生結節並最終導致假小葉的形成。肝硬化是全球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給國家和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
成年人肝硬化的病因及臨床特徵已經被廣泛熟知,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脂肪性肝病等是最常見的病因。兒童肝硬化發病率較成人少見,並且因兒童處於獨特的生長發育狀態,其營養狀況更容易受到慢性疾病的影響。因此小兒肝硬化的表現與影響因素也與成人有所不同。
小兒肝硬化的臨床表現中,最常見的表現與成人相同都會出現皮膚黏膜、鞏膜黃染,也就是臨床上所說的黃疸。這是因為發生肝硬化後肝臟內的結構會發生相應改變,進而導致膽管內的膽汁迴流,引起血液中膽紅素升高,最終會造成黃疸的後果。
其次,小兒肝硬化患者在早期還會出現厭食、食欲不振、噁心、腹脹等消化道癥狀。這是因為肝硬化時小兒肝功能處於失代償時期,會導致肝臟內膽汁分泌增多,進而使胃腸道出現水腫,降低胃腸消化能力,最終出現厭食、噁心等現象。
所以當兒童出現厭食、食欲不振、皮膚變黃等表現時,家長就要引起重視儘快就醫,明確病因。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療,可能會引起一系列嚴重的併發症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
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是導致靜脈曲張出血的主要原因,因為肝臟處於失代償期時,靜脈血管內的血液不斷增加,但是因肝臟能力減弱,血液淤積流不出去就會導致血管內壓力不斷上升,當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發生破裂出血,臨床上常表現為嘔血和黑便。
自發性腹膜炎也是小兒肝硬化較常見的感染性併發症之一,它並不是腹腔內臟器直接感染引發的急性細菌性腹膜炎症。而是因為發生肝硬化時患兒腹腔內的腹水大量增加,細菌也因此不斷生長繁殖,浸透腹腔黏膜在腹腔內大量侵蝕,進而導致發生腹腔感染,最終出現自發性腹腔炎。
綜上所述,就是小兒肝硬化的一些基本知識。但是小兒肝硬化的發生在很大程度上與生活習慣和方式有一定關係,一些家長認為好的事情可能在一定方面是導致兒童發生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二、這3種「好習慣」,是導致孩子肝硬化的兇手
小孩可以說是每個家庭中得到關注最多的一個成員,小孩一哭一鬧可能就有四到六個人哄著抱著,並且家長認為的所有好東西都會給到小孩。但是你知道嗎,一些可能家長以為的「好習慣」,是導致孩子發生肝硬化的兇手。
家長朋友們對於小孩寵愛最常見的表達方式就是「你想吃什麼,你說我都給你買,小孩子多吃點才好長得快、長得好。」因此各種高熱量、高脂肪的炸雞、漢堡等受小朋友喜愛的食物就會被家長全數買來給小朋友食用。
但是這些高熱量、高脂肪食物對於正在生長發育的小孩來說是不能被完全吸收、代謝的,還可能會導致營養過剩,對小孩肝臟帶來負擔,長此以往就會使肝臟功能出現問題,引起肝臟疾病的發生。此外還會造成脂肪堆積引發肥胖,擾亂小孩內分泌系統並導致孩子性早熟。
其次就是每個家庭可能都會遇到的問題,小孩子到了飯點不好好吃飯,有些家長為了哄著就說「給你看電視,你快吃飯。」
這樣確實會讓小孩乖乖吃飯,但邊看電視邊吃飯會導致小孩吃飯不專註,可能出現吃飯過多或飲食不均衡等問題容易引發肥胖。再加上飯後一直在看電視,運動量減少,最終加重肝臟代謝脂肪負擔,降低肝臟正常功能,引發肝臟疾病。
最後,天氣轉涼或者降溫時家長總是擔心小孩會冷,就立馬拿出保暖內衣給小孩穿上,有時覺得還不夠就又加上一層又一層的衣物。事實上這樣的過度保暖,會降低小孩的抵抗力。
因為小孩的新陳代謝能力比大人強,小孩在活動運動時汗液也較多,這時的厚衣物就會導致汗液散發不出,並且還可能使汗液滲透打濕衣物,最終引發感冒。小孩長期感冒抵抗力自然會下降,長此以往細菌病毒不斷入侵,就會增加兒童發生機體疾病的幾率。
綜上所述,就是會導致小孩發生肝硬化疾病的三種「好習慣」。在生活中大家一定要注意避免這些習慣,讓自己家小孩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那除了上述講到的三個習慣,肝硬化的預防還有下邊幾種方式。
三、肝硬化的預防,你知道嗎?
對於小兒肝硬化的預防要做到管住嘴、邁開腿。
家長對於小孩的飲食也要做到清淡,減少油炸、辛辣刺激和食鹽的攝入。因為這些食物中都是高熱量、高脂肪會導致脂肪淤積排不出去,加重肝臟負荷,使肝臟發生病變的幾率增加。並且辛辣刺激的食物還會導致已經發生肝硬化患者的胃黏膜受損、胃潰瘍出現,加重患者消化道出血風險。
還要注意多攝入新鮮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適當補充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核桃、花生等。這些食物都可以補充機體所需的礦物質及微量元素,增強機體代謝能力及抵抗力,降低疾病發生風險。
邁開腿就是要多運動,加強機體代謝能力,讓體內多餘脂肪排出,降低脂肪肝、肝硬化的發生率。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讓小孩參與到搞衛生的過程中,這樣不僅能達到運動的作用,還將增強小孩的家庭責任感。
對於運動的類型不在於非要選擇什麼樣的運動,只要小孩長期堅持就可以。最容易實施的就是上學時家長與孩子選擇騎自行車、走路等都會有效達到運動的目的。此外,要減少小孩看電視、打遊戲的靜坐時間。
最後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告訴小孩肥胖危害,讓他們了解相關後果,這樣會增強他們鍛煉的積極性。大家如果對小兒肝硬化還有其他想要了解的,都可以與我溝通交流哦。
參考文獻:
[1]馬軍梅.肝硬化患者如何預防營養不良[J].現代養生,2021,21(19):37.
[2]尚佳,李威.肝硬化併發症的診斷[J].診斷學理論與實踐,2015,14(04)
[3]王中林,朱啟鎔.小兒肝硬化[J].臨床肝膽病雜誌,2005(04):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