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度的足球狂歡已然落幕,
看了那麼多場球賽,
你看懂足球轉播了嗎?

從1978年中央電視台轉播世界盃開始,中國觀眾感受到了足球的無限魅力,無數孩子因此愛上足球,甚至改變了他們的一生。
要給觀眾呈現一場完整、生動、詳實的足球比賽,需要多機位、各級導播實時切換才能實現。本屆俄羅斯世界盃的賽場最多共設立了37個機位,創歷史之最。
先給大家看一張FIFA官方機點陣圖。

圖中黑色機位為高清攝像機,紅色機位為慢動作攝像機,藍色機位為超級慢動作攝像機,紫色機位為UHD超高清攝像機,黃色機位為「視頻助理裁判」(VAR)專用的越位攝像機。
球門正後方的兩台超級慢動作攝像機(藍色機位)也是VAR專用的,小組賽中不設置這兩個機位,在淘汰賽階段才會啟用。

用於電視轉播的特殊機位包括球門後的兩台搖臂,一側的兩台斯坦尼康,和球場上空的三維索道攝像系統。

此外,還會動用圖中沒有顯示的直升機航拍機位提供額外的視角。
再來感受一下每種機位的拍攝效果。
主機位是使用頻率最高的機位,攝像師做跟隨足球的跟鏡頭操作。

球員特寫機位,一般重要球員都會有攝像機全程跟蹤拍攝,捕捉每一個表情。

各種焦躁的教練、換人、邊線發球、邊線上慶祝進球的鏡頭都由斯坦尼康手負責。

大搖臂機位一般位於球門的後方,一般足球直衝球網的鏡頭都是搖臂拍的,還包括門將發球、禁區內的拼殺都是這個機位最有感染力。

小航拍,俯視拍攝。用處非常大,既能拍大場景,又角度獨特。

禁區內進球慢速回放

越位回放

高速跟隨鏡頭

進球瞬間清晰捕捉觀眾反應的機位

球場邊有專門的收音麥克風,使轉播更加有現場感。
細心的球迷在看球時可能發現,球場邊為什麼會有很多毛茸茸的東西?這些就是收音麥克風,它們能在嘈雜的比賽環境中收錄高質量音效。

比賽的導播也相當重要。
轉播畫面需要在不同鏡頭之間實時切換,以保證觀眾能夠在完整觀賽的同時,看到盡量多的細節。
姆巴佩接隊友傳球後外道超車進入禁區,畫面迅速從全景切到他帶球前突的特寫:

格列茲曼點球射門,球竄入對方球門左下角,畫面從球門上角鏡頭慢速回放給觀眾更震撼的體驗:

埃爾南德斯送出助攻,姆巴佩在大禁區外右腳射門,球竄入對方球門左下角。進球後畫面切到他奔跑慶祝的特寫畫面:

必不可少的還有足球解說員。
早有黃健翔「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今有詹俊「烽火連四月,三分值千金」,「家有魯小胖,福氣又安康」。解說員們分析解說比賽局勢,也用熱愛和激情感染著球迷觀眾。

正是攝影師、導播、解說員的通力合作,才保證了球迷們能收看到高水平的比賽轉播,這些幕後默默付出的人,值得我們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