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1900字,閱讀需要7分鐘
作者:尤里今天不復仇,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伊朗的國防工業,在困境中前行。技術含金量很高的海軍造艦工業,日前迎來一次「大豐收」,伊朗媒體披露,伊朗海軍日前在主要海軍基地阿巴斯港舉行隆重儀式,包括伊朗首艘掃雷艦「沙辛」號(M111)在內的2艘新的國產戰艦服役,而另一艘新艦,就是該國迄今為止建造的最新、最大的水面主戰艦艇——第4艘「波浪」級驅逐艦(實際上是護衛艦)。
當天,在阿巴斯港,第4艘「波浪」級(有時候翻譯成Moudge級)「德納」(Dena,舷號75)正式服役。作為一種1500噸級的輕型護衛艦,伊朗稱「波浪」級為驅逐艦,可見在該國海軍陣中,的確是起到和驅逐艦同等地位,和前3艘艦一樣,「德納」也是用山來命名的,伊朗扎格羅斯山脈系統的德納山。
圖片:「德納」號,主桅上的三坐標雷達顯眼
「波浪」級是第一種伊朗自行設計、建造的千噸以上護衛艦,它其實是以上世紀70年代他們從英國VT造船廠購買的「阿爾瓦德」級輕型護衛艦為藍本設計的,兩者整體構型類似,但由於伊朗造不出對航空發動機工業要求極高的艦用燃氣輪機,「波浪」級採用了全柴聯合動力(CODAD),而「阿爾瓦德」級採用了柴燃交替動力(CODAG),伊朗從英國購買的4艘「阿爾瓦德」級,其中的4號艦「薩漢德」號在1988年4月18日的美伊波斯灣海戰中被擊沉。
圖片:阿爾萬德號71年服役,現在捨不得退役
從各方面來看,伊朗建造「波浪」級,很類似於我國在上世紀60、70年代建造65型「江南」級和053H「江湖」級護衛艦,在此之前,我們是在蘇聯的幫助下建造了4艘6601型(50型里加級)成都級護衛艦,和只有「上游一號」反艦導彈的「江湖」級一樣,「波浪」級也是解決伊朗海軍護衛艦老舊的問題,「先解決有無」,並不是那麼完美。
圖片:3號艦薩漢德號目前正在遠航
儘管如此,「波浪」級的建造,對於伊朗的造船、電子、武器工業來說依然是有很大的困難。首制艦「賈馬蘭」號(舷號76,因此它早期稱作「賈馬蘭」級)2001年就開工了,但到2007年11月才下水、2010年2月服役,而2號艦「達馬萬德」號(77)在2015年服役,卻在裏海遭遇風暴後沉沒,現在正在重建,3號艦「薩漢德」號(74)在2018年12月服役,它繼承了當年被擊沉的老「薩漢德」號的艦名和舷號,應該說,20年造4艘,伊朗的工業基礎比我們在上世紀70年代還是差一些。
圖片:2號艦「達馬萬德」號居然在裏海沉了
整體上,「波浪」級是一種側重對海、兼顧防空的護衛艦。它主要武器是艦體後部的4枚反艦導彈發射箱,早期搭載的是「努爾」(C802仿製型),射程為120公里,岸艦型曾擊傷以色列的薩爾5型護衛艦,現在換成了射程增至300公里的「卡德爾」,因此在對海作戰方面,符合現代標準,該型艦艦艏還有一門「黎明」(Fajr)27艦炮,系伊朗仿製的義大利奧拓梅奧拉76mm中口徑艦炮。
圖片:尾部有直升機平台,無機庫
由於伊朗面臨美國強大的空中優勢,因此「波浪」級最具亮點的地方是防空能力。
在它的艦橋前,有2組雙聯裝的「梅赫拉布」(Mehrab)艦空導彈發射箱,它採用箱式傾斜發射,導彈本身其實是「獵人-2(Sayyad-2)地空導彈的艦載型,而其源頭,恰好是美國海軍的標準SM-1中程艦空導彈,但它是否使用標準SM-1的半主動雷達制導還是採用類似「霍克」地空導彈比較低檔的無線電指令制導,如果能達到標準SM-1的水平,「梅赫拉布」導彈射程可達45公里左右。
圖片:「德納」展示梅赫拉布艦空導彈
但由於伊朗缺乏研製帶有甲板下彈庫的單臂旋轉式發射架,以及更高水平的導彈垂直發射系統(VLS)的能力,這種「波斯版標準」採用了不倫不類的箱式傾斜發射,因此只有4枚備彈量,導彈射角也受限,頗有「土法上馬」的樣子。
圖片:服役現場
在這一次,「德納」號的主桅上有一種旋轉式的三坐標雷達,是伊朗研發的最高水平艦載對空對海雷達,這一點,又彷彿看到了上世紀70年代,我國造艦工業部門的科研工作者,於053K型防空護衛艦研發過程中,在「紅旗-61」艦空導彈和配套的381型三坐標雷達(實際上是無源相控陣體制的)上屢敗屢戰的影子,053K型艦獨苗老的「鷹潭」艦,70年代就服役,因為配套不齊,直到88年參加赤瓜礁海戰時,才勉強能用艦空導彈了。
圖片:遠征大西洋的「薩漢德」號
而最近,「德納」號的姐妹艦「薩漢德」號,正掩護10萬噸級的前沿基地船「馬克蘭」號橫跨大西洋,駛向美國後院——委內瑞拉,與此同時,伊朗海軍唯一一艘綜合補給艦「哈格」號卻在6月1日莫名其妙在本土阿曼灣起火沉沒,伊朗的海軍工業,不得不在悲喜交加中前進,發展格外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