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突然的是,外圍股市大跌了,而且,還是連續2個交易日大跌,特別是美股,道瓊斯指數這兩個交易日累計跌幅高達3%以上,納斯達克,標普500指數跌幅也都不小。
而且,隨著美股的大跌,歐洲股市也表現出了一片慘淡的現象,也基本上處於集體性的下跌行情當中,包括亞太股市也不太理想,又是一次聯動性的集體大跌行情的出現。
這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美股的下跌所產生的聯動效應,為何美股又開始作妖了呢?
主要還是美聯儲多次傳遞出「不會很快放緩加息的腳步」,還有「一定要抑制通貨膨脹到2%的目標,」以及「明年也不會降息」等等一系列的信息,這對於美股的衝擊可不小。
所以,讓市場再一次風聲鶴唳了起來,而且,9月份美國的非農數據強於預期,經濟數據明顯開始有所好轉,因此,不少投資者開始對加息的預期有所擔憂。
此時,更關鍵的是,歐佩克還宣布要大幅度的減產,從而達到提振油價的目的,那麼,這麼給美國的物價增加不少的壓力啊,在這裡因素的主導之下,突然,美股又大跌了。
而一部分的華爾街分析師認為:「現在的美聯儲並不會幫助金融市場,而是會繼續追求物價的穩定,在問題沒有出現之前,美聯儲大概率是不會做出什麼改變的。」
在這種背景之下,美股又大跌了,特別是標普500當中的11個板塊竟然全面大跌,這其中就涉及到了電信,房地產,金融,醫療等等,可謂是慘不忍睹的行情啊。
那麼,這對於A股會產生什麼影響呢?
可以看到的是,在A股休市這段時間裡,其實,美股總體還是處於上漲的,本周道瓊斯指數上漲了1.99%,納斯達克指數本周上漲了0.73%,標普500指數本周上漲了1.51%。
從美股的走勢上來看的話,對下周A股的產生或許會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雖然本周四和本周五美股的確大幅度的調整,但是,美股在A股休市的時候,依舊還是上漲居多。
那麼,為何還會說更壞的還沒來?
主要是在於美股技術面上出現的利空信號實在是太明顯了,可以看到的是,自從美股走出了下跌的行情以後,已經連續3次在月線附近出現大跌的行情了。
以標普500為例子,第一次是在今年的8月26日,第二次是在今年的9月12日,第三次就是在10月6日,這三次反彈的高點都是在月線附近,觸碰到月線以後就立刻開啟了大跌的行情。
包括,道瓊斯和納斯達克指數都是這麼一種情況,而且,這是一種很標準的五浪下跌的行情,現在美股三大指數只是剛剛展開第五浪的下跌,甚至第四浪的低點都還沒跌破。
所以說,更壞的還沒來,因為,美股這一波下跌只是剛剛展開而已,並沒有結束,而且,美聯儲的加息決定很大,在這種背景之下, 美股的熊市行情已經開啟了。
因此,A股也會受到聯動影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上證指數3000點下方的整體性風險其實很小了,因為,上證指數在最近的幾年走勢當中,大部分都運行在3000點的上方。
這是一條明顯的分界線。
目前,上證指數很靠近3000點,或許會跌破3000點,但是,也會因此形成一個底部,而且,現在的A股對美股下跌所帶來的聯動性已經顯得較為堅挺,這也是較好的表現了。
從技術面上而言,A股三大指數都存在著修復行情,背離,乖離率,缺口,以及各種指標都需要上漲進行修復,因此,對於A股其實不用過於的悲觀。
雖然美股更壞的還沒來,但是,A股最壞的已經過去了,接下來即使會下跌,但是,跌幅也肯定會很有限。
」